(1)審定編號:甘審薯2007001
品種名稱:富薯1號
選育單位:甘肅富農高科技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2001年從以色列市場購買的商品薯,經過田間試驗,實生苗培育、后代選擇、品比鑒定篩選育成。原代號:甘農大富薯。
特征特性:株型半直立,分枝中等,生長勢強,葉片肥大,葉色淡綠。株高40-60cm,莖粗1.40 cm左右。花冠白色,天然結實少,漿果有種子。匍匐莖短,結薯集中,單株結薯4-6個,大中薯率85%左右。薯形為橢圓形,芽眼淺且平,薯形好(hao)。白皮淺黃肉。干物質含量(liang)(liang)22.0%,淀粉含量(liang)(liang)151.2 g/kg,粗蛋白含量(liang)(liang)25.43 g/kg ,Vc含量(liang)(liang)192.1mg/kg,還原糖為3.29 g/kg。食味中(zhong)上,炸(zha)片(pian)色澤(ze)評價(jia)良好(hao)。塊莖休眠期(qi)中(zhong)等(deng),耐貯藏。生(sheng)育日數(出(chu)苗(miao)至成熟)87天左右,早(zao)熟。中(zhong)抗晚疫(yi)病(bing),對卷葉病(bing)毒病(bing)具有較好(hao)的(de)田(tian)間抗性。
產量表現:在2004-2006年省馬鈴薯品(pin)種區試(shi)中,平(ping)均折(zhe)合畝產901.5公斤,比(bi)統一對照(zhao)渭薯1號減(jian)產19.6%,比(bi)當地(di)對照(zhao)減(jian)產40.8%。
栽培要點:①播前選擇無病、無傷的幼壯薯作種薯,切種薯時應隨時進行切刀消毒。播期為4月中旬。播種量175~200kg/畝。一般行距70cm,株距為20~25cm,水地密度4000株/畝,旱地密度4500株/畝。②一般培土3-4次。第一次培土,在團棵后5-7天,應培土5cm左右,若干旱,應先澆水后培土。第二次培土5-7cm,并結合灌水進行。以后每10-15天培土1次。旱時先灌水,最后一次培土8-10cm。③生育期發現病株,隨時拔除。播前用藥劑進行土壤處理,防治地下害蟲。④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田間植株莖葉枯黃90%以上時收獲,防止機械損傷,在陰涼通風處放置1~2d后入窖,堆高不超過1m,窖溫控制在4℃為宜。
適宜范圍:適宜于臨夏、宕昌等地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