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育單位:吉林省農業科學院作物所
二、品種來源:1997年以(龍輻3號×豐強7號)F1作母本,小冰麥33作 父本進行雜交,后代采用系譜法選育而成。
三、特征特性:
1、種子性狀:紅色角質粒,呈橢圓形,千粒重45.0克,每升容重770-790克。
2、植株性狀:幼苗直立,分蘗力中等。株高90厘米左右。 葉片深綠色,莖稈落黃好。
3、品質分析:粗蛋白質17.09%、濕面筋34.3%、沉降值55.9毫升、吸水率61.7%、形成時間8.8分鐘、穩定時間17.0分鐘、公差指數(FU)13、斷裂時間20.8分鐘、弱化度(FU)3 0、評價值77分。
4、抗逆性:稈銹病免疫、高抗葉銹病,中抗白粉病,赤霉病感染較輕,輕度感染散黑穗病。對輕度土壤干旱和高溫有一定的忍耐能力。
5、生育日數:中熟品種。出苗至成熟85-87天。
四、產量結果:2005-2006年區域試驗平均公頃產量為4302.9公斤,比對 照豐 強7號增產8.91%;2006年生產試驗平均公頃產量為4388.0公斤,比對照豐強7號增產9.87%。
五、栽培要點:
1、播種:3月末至4月初播種。
2、密度:一般公頃保苗400-450萬株。
3、施肥:每公頃施二銨150公斤(或成分含量等同的復合肥)+尿素50公斤做種肥,可 根據苗期長相情況進行追肥。
4、防蟲:生育后期要防治粘蟲,成熟時及時收獲。
六、適應區域:吉林省中、西部洼地、二洼地及沿江河低洼易澇地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