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隴春27號
選育單位:甘肅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以8858-2為母本、隴春8號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原代號隴春27-4。
特征特性:幼苗直立,春性,苗綠色, 葉片窄長披垂, 茸毛多。平均株高75厘米。穗紡錘形,長芒、白殼, 紅粒,半角質。分蘗力強, 耐瘠薄。生育期105.4天。黑胚率0.8%。穗粒數27.59-35.64,千粒重39.02克。基本苗23.99萬/畝,有效穗數22.23萬/畝,熟相好,口緊,不易落粒。中抗至中感條銹病,慢葉銹。含粗蛋白17.07%,濕面筋33.5%,沉降值38.0毫升, 形成時間3.0分鐘, 穩定時間1.9分鐘。
產量表現: 2006-2007兩年參加國家旱地小麥西北組區試,兩年平均畝產191.35公斤,較對照定西35增產14.14%。2008年參加國家旱地小麥西北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227.67公斤,較對照定西35增產12.71%。
栽培要點:1、一般在3月中旬播種,當氣溫穩定通過0℃,表土日消夜凍時搶墑播種。在川旱地和梯田地畝保苗20萬?30萬株。山坡地畝保苗15萬?20萬株。2、為防止后期脫肥,同時改善籽粒品質可進行葉面噴肥。3、生育期要注意防治蚜蟲和白粉病。4、蠟熟末期及時收獲,以防后期雨水多出現穗發芽。
適宜范圍:適宜在甘肅的定西、愉中、臨夏、會寧,青海的互助、大通和寧夏的固原、西吉及河北的壩上等生態條件類似的區域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