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品種 » 省審品種 > 山東 » 正文

2007年山東審定小麥品種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03-27  作者:中國種業商務網  瀏覽次數:1372
 

1. 洲元9369

審定編號:魯農審2007040號

育種者:山東洲元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PH82-2-2為母本,866-34為父本雜交,系統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匍匐。兩年區域試驗結果平均:生育期241天,比濰麥8號早熟1天;株高72.4厘米,株型緊湊,葉片上舉,較抗倒伏,熟相好;畝最大分蘗95.1萬,有效穗35.7萬,分蘗成穗率37.5%;穗型長方,穗粒數48.3粒,千粒重35.4克,容重799.6克/升;長芒、白殼、白粒,籽粒飽滿、硬質。2007年中國農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鑒定結果:中抗條銹病、白粉病、赤霉病和紋枯病,高感稈銹病。2006-2007年生產試驗統一取樣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泰安)測試:籽粒蛋白質14.9%、濕面筋32.5%、沉淀值34.4ml、吸水率64.1ml/100g、穩定時間8.6min,面粉白度75.1,主要品質指標達到強筋品種標準。

產量表現:該品種參加了2004-2006年山東省小麥品種高肥組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544.20公斤,比對照品種濰麥8號增產0.54%,2006-2007年高肥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48.75公斤,比對照品種濰麥8號增產4.84%。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播期10月5-15日,適宜基本苗每畝8-12萬。

審定意見:在全省高肥水地塊作為強筋專用小麥品種種植利用。

2. 聊麥19(原代號聊9638)

審定編號:魯農審2007041號

育種者:聊城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品種來源:陜160為母本,魯麥22號為父本雜交,系統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匍匐。兩年區域試驗結果平均:生育期238天,與濟麥19相當;株高78.9厘米,株型緊湊,葉片窄長,葉色淡綠,抗倒性中等,熟相中等;畝最大分蘗111.4萬,有效穗40.7萬,分蘗成穗率36.6%;穗型紡錘,穗粒數33.5粒,千粒重40.6克,容重782.3克/升;長芒、白殼、白粒,籽粒較飽滿、硬質。2007年中國農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鑒定結果:高抗條銹、稈銹病,中抗白粉病,中感紋枯病,高感赤霉病。2006-2007年生產試驗統一取樣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泰安)測試:籽粒蛋白質14.8%、濕面筋35.8%、沉淀值28.5ml、吸水率64.2 ml/100g、穩定時間4.7min,面粉白度72.1。

產量表現:該品種參加了2004-2006年山東省小麥品種中高肥A組區域試驗,2004-2005年平均畝產526.62公斤,比對照品種魯麥14號增產8.26%;2005-2006年平均畝產528.66公斤,比對照品種濟麥19增產4.69%。2006-2007年中高肥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86.61公斤,比對照品種濟麥19增產6.56%。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播期10月5-15日,適宜基本苗每畝12-15萬。

審定意見:在全省中高肥水地塊種植利用。

3. 煙農5158(原代號煙5158)

審定編號:魯農審2007042號

育種者:煙臺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品種來源:煙航選2號為母本,煙農15號為父本雜交,經空間誘變處理,系統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匍匐。兩年區域試驗結果平均:生育期237天,與濟麥19相當;株高77.0厘米,株型較緊湊,葉色深綠,葉片上舉,較抗倒伏,熟相好;畝最大分蘗101.9萬,有效穗40.4萬,分蘗成穗率39.7%;穗型紡錘,穗粒數36.4粒,千粒重40.4克,容重797.0克/升;長芒、白殼、白粒,籽粒較飽滿、粉質。2007年中國農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鑒定結果:高抗稈銹病,中抗紋枯病,中感條銹病、白粉病,高感赤霉病。2006-2007年生產試驗統一取樣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泰安)測試:籽粒蛋白質13.5%、濕面筋30.6%、沉淀值24.7ml、吸水率58.7ml/100g、穩定時間5.7min,面粉白度80.1。

產量表現:該品種參加了2004-2006年山東省小麥品種中高肥B組區域試驗,2004-2005年平均畝產537.98公斤,比對照品種魯麥14號增產11.62%;2005-2006年平均畝產510.21公斤,比對照品種濟麥19增產0.54%。2006-2007年中高肥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89.74公斤,比對照品種濟麥19增產7.25%。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播期10月5-10日,適宜基本苗每畝8-12萬。

審定意見:在全省中高肥水地塊種植利用。

4. 藁優9415

審定編號:魯農審2007043號

引種者:泰安市五岳泰山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從河北省藁城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引進。8515為母本,安農8455為父本雜交,系統選育而成。2003年9月通過河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匍匐。引種試驗結果平均:生育期233天,比濟麥19晚熟2天;株高82.1厘米,葉片深綠色,較抗倒伏,熟相中等;畝最大分蘗88.8萬,有效穗40.5萬,分蘗成穗率45.6%;穗型紡錘,穗粒數38.4粒,千粒重34.9克,容重793.3克/升;長芒、白殼、白粒,籽粒飽滿、硬質。2002、2003年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性鑒定結果:條銹病2-3級,葉銹病3-4級,白粉病3級。在山東省引種試驗中多數試點白粉病發病4級。2006-2007年引種試驗統一取樣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泰安)測試:籽粒蛋白質14.8%、濕面筋34.7%、沉淀值49.5ml、吸水率63.8ml/100g、穩定時間10.4min,面粉白度74.1,主要品質指標達到強筋品種標準。

產量表現:2001-2003年河北省冀中南優質組冬小麥區域試驗結果,平均畝產432.39公斤。2006-2007年山東省引種試驗(中高肥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77.73公斤,比對照品種濟麥19增產4.62%。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播期10月1-10日,適宜基本苗每畝15萬。注意防治白粉病。

審定意見:在全省中高肥水地塊作為強筋專用小麥品種訂單生產利用。

5. 魯原301

審定編號:魯農審2007044號

育種者: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原子能農業應用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940004(濟南16誘變材料)為母本, 121為父本雜交,系統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匍匐,抗凍性一般。兩年區域試驗結果平均:生育期241天,比魯麥14號晚熟3天;株高83.1厘米,株型中等,葉色深綠,抗倒伏,熟相中等;畝最大分蘗89.7萬,有效穗29.6萬,分蘗成穗率33.0%,分蘗力成穗率較低;穗粒數40.9粒,千粒重47.6克,容重757.3克/升;穗型長方,長芒、白殼、白粒,半硬質,籽粒飽滿度中等。2006年中國農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鑒定結果:中感條銹、紋枯病,中抗至中感葉銹病,感白粉病和赤霉病。2006-2007年生產試驗統一取樣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泰安)測試:籽粒蛋白質14.6%、濕面筋33.7%、沉淀值18.6ml、吸水率59.9ml/100g、穩定時間3.0min、面粉白度77.4。

產量表現:該品種參加了2003-2005年山東省小麥品種中高肥A組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536.50公斤,比對照品種魯麥14號增產7.94%;2005-2006年高肥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20.45公斤,比對照品種濰麥8號減產1.50%, 2006-2007年中高肥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82.34公斤,比對照品種濟麥19增產5.63%。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播期10月8-15日,適宜基本苗每畝15-18萬。

審定意見:在魯中、魯南中高肥水地塊種植利用。

6. 煙農5286(原代號煙5286)

審定編號:魯農審2007045號

育種者:煙臺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品種來源:魯麥14號為母本,945015為父本雜交,系統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匍匐。兩年區域試驗結果平均:生育期238天,與魯麥14號相當;株高75.9厘米,株型較緊湊,葉色深綠,葉片上沖,抗倒性一般,熟相較好;畝最大分蘗101.6萬,有效穗39.1萬,分蘗成穗率38.5%;穗粒數34.7粒,千粒重41.1克,容重796.3克/升;穗型紡錘,長芒、白殼、白粒,硬質,籽粒較飽滿。2006年中國農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鑒定結果:中抗至抗葉銹病,中抗至中感條銹病,感白粉病、赤霉病和紋枯病。2005-2006年生產試驗統一取樣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泰安)測試:籽粒蛋白質13.2%、濕面筋35.2%、沉淀值36.1ml、吸水率63.3ml/100g、穩定時間4.6min、面粉白度75.9。

產量表現:該品種參加了2003-2005年山東省小麥品種中高肥A組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535.23公斤,比對照品種魯麥14號增產7.41%;2005-2006年中高肥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05.08公斤,比對照品種濟麥19增產1.60%;2006-2007年中高肥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80.51公斤,比對照品種濟麥19增產5.23%。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播期10月5-15日,適宜基本苗每畝12-15萬。

審定意見:在全省中高肥水地塊種植利用。

7. 青麥6號(原代號萊農0301)

審定編號:魯農審2007046號

育種者:青島農業大學(原萊陽農學院)

品種來源:萊州137為母本,978009為父本雜交,系統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匍匐。兩年區域試驗結果平均:生育期233天,比魯麥21號早熟1天;株高76.1厘米,株型較緊湊,較抗倒伏,熟相好;畝最大分蘗89.5萬,畝有效穗36.5萬,分蘗成穗率40.7%;穗粒數35.5粒,千粒重39.8克,容重796.7克/升;穗型長方,長芒、白殼、白粒,硬質,籽粒飽滿。抗旱性較好。2007年中國農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鑒定結果:中抗白粉病,中感紋枯病和稈銹病,高感條銹病和赤霉病。2006-2007年生產試驗統一取樣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泰安)測試:籽粒蛋白質12.7%、濕面筋28.7%、沉淀值23.7ml、吸水率60.2ml/100g、穩定時間6.3min、面粉白度72.6。

產量表現:該品種參加了2005-2007年山東省小麥品種旱地組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427.93公斤,比對照品種魯麥21號增產6.81%。2006-2007年旱地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396.46公斤,比對照品種魯麥21號增產6.53%。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播期10月上旬,適宜基本苗每畝15萬。

 審定意見:在全省旱肥地塊種植利用。

8. 山農16(原代號旱豐3號)

審定編號:魯農審2007047號

育種者:山東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泰安市五岳泰山種業有限公司、德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品種來源:濟南13號為母本,旱635為父本雜交,系統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匍匐。兩年區域試驗結果平均:生育期238天,與魯麥21號相當;株高72.4厘米,株型較緊湊,較抗倒伏,熟相好;畝最大分蘗108.6萬,畝有效穗39.3萬,分蘗成穗率36.2%;穗粒數35.2粒,千粒重38.7克,容重767.9克/升;穗型紡錘,長芒、白殼、白粒,硬質,籽粒較飽滿。抗旱性較好。2007年中國農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鑒定結果:慢條銹病,高抗稈銹和紋枯病,中感白粉病,高感赤霉病。2006-2007年生產試驗統一取樣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泰安)測試:籽粒蛋白質12.2%、濕面筋29.1%、沉淀值22.7ml、吸水率60.5ml/100g、穩定時間3.4min、面粉白度75.4。

產量表現:該品種參加了2004-2006年山東省小麥品種旱地組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448.31公斤,比對照品種魯麥21號增產2.96%。2006-2007年旱地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399.49公斤,比對照品種魯麥21號增產7.34%。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播期10月上旬,適宜基本苗每畝15萬。

 審定意見:在全省旱肥地塊種植利用。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品種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