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冀棉616(審定編號:冀審棉2007001號)
<1> 品種來源
選育單位: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棉花研究所
親本組合:冀棉20號(原冀492)×596系
轉基因生物名稱:冀棉616
育成年份:2003年
報審單位: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棉花研究所
審定時間:2007年3月審定通過
<2> 主要特征特性
植株塔型。株高92.9cm,生育期133天左右。單株果枝數12.8個,第一果枝節位6.7,單株成鈴14.8個,鈴重6.4g,籽指10.7g。衣分39.8%。霜前花率90.0%。該品種為轉基因抗蟲品種,抗棉鈴蟲、紅鈴蟲等鱗翅目害蟲。
抗病性: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鑒定結果,2004年高抗枯萎病,抗黃萎病。2005年抗枯萎病,抗黃萎病。
纖維品質:2006年農業部棉花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結果,上半部平均長度31.2mm,整齊度指數84.9,馬克隆值4.9,比強度29.5cN/tex,伸長率6.1%,反射率73.4%,黃度7.9,紡紗均勻指數144。
<3> 產量表現
2004~2005年冀中南春播常規棉組區域試驗結果,平均畝產皮棉分別為101.1 kg、102.4 kg,比對照DP99B分別增產28.6%、16.7%。霜前皮棉分別為88.4 kg、95.4 kg,比對照DP99B分別增產26.3%、17.3%;2006年同組生產試驗結果,平均畝產皮棉102.8 kg,比對照DP99B增產24.8%。霜前皮棉97.4 kg,比對照DP99B增產25.9%。
<4> 栽培技術要點
播種期4月中下旬。種植密度3000~3200株/畝。足墑播種,施足底肥,在初花期、盛花期及時澆水、施肥。及時防治棉蚜、紅蜘蛛、棉盲蝽等害蟲。
<5> 推廣意見
建議在河北省中南部棉區春播種植。
2、欣抗棉318(審定編號:冀審棉2007002號)
<1> 品種來源
選育單位:石家莊市民豐種子有限公司
親本組合:JZ3316×中7886
轉基因生物名稱:冀中318
育成年份:2003年
報審單位:石家莊市民豐種子有限公司
審定時間:2007年3月審定通過
<2> 主要特征特性
植株塔型、稍松散。株高91.1cm,生育期131天。單株果枝數12.8個,第一果枝節位6.6,單株成鈴15.8個,鈴重5.8g,籽指10.3g。衣分39.4%。霜前花率93.5%。該品種為轉基因抗蟲雜交種,抗棉鈴蟲、紅鈴蟲等鱗翅目害蟲。
抗病性: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鑒定結果,2004年抗枯萎病,耐黃萎病。2005年高抗枯萎病,耐黃萎病。
纖維品質:2006年農業部棉花品質監督檢測中心檢測結果,上半部平均長度30.5mm,整齊度指數86.0,馬克隆值4.8,比強度28.5cN/tex,伸長率6.4%,反射率71.4%,黃度8.2,紡紗均勻指數145。
<3> 產量表現
2004~2005年冀中南春播常規棉組區域試驗結果,平均畝產皮棉分別為93.6 kg、101.7 kg,比對照DP99B分別增產23.9%、15.5%。霜前皮棉分別為87.6 kg、95.1 kg,比對照DP99B分別增產31.5%、19.6%;2006年同組生產試驗結果,平均畝產皮棉100.4 kg,比對照DP99B增產21.8%。霜前皮棉96.3 kg,比對照DP99B增產24.4%。
<4> 栽培技術要點
播種期4月18~25日。一般種植密度3000~4500株/畝,高水肥地塊可以加大行距,種植密度2500株/畝。足墑播種,施足底肥,在初花期、盛花期適時澆水、追肥。綜合防治棉蚜、紅蜘蛛、盲蝽象等害蟲。全程化控注意掌握少量多次。
<5> 推廣意見
建議在河北省中南部棉區春播種植。
3、石抗39(審定編號:冀審棉2007003號)
<1>品種來源
選育單位:石家莊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親本組合:【86-1×『(吉扎45×瑟伯氏棉)F2×ASJ-2』F3】×中381導入Bt+CpTI抗蟲基因
轉基因生物名稱:sGK13(冀石39)
育成年份:2003年
報審單位:石家莊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審定時間:2007年3月審定通過
<2>主要特征特性
株型稍松散。生育期131天。株高95.3cm,單株果枝數12.7個,第一果枝節位6.7,單株成鈴15.9個,鈴重6.1g,籽指10.4g。衣分40.5%。霜前花率92.0%。該品種為轉基因抗蟲品種,抗棉鈴蟲、紅鈴蟲等鱗翅目害蟲。
抗病性: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鑒定結果,2004年抗枯萎病,耐黃萎病。2005年抗枯萎病,耐黃萎病。
纖維品質:2006年農業部棉花品質監督檢測中心檢測結果,上半部平均長度29.8mm,整齊度指數85.3,馬克隆值4.7,比強度29.5cN/tex,伸長率6.4%,反射率73.1%,黃度7.9,紡紗均勻指數145。
<3>產量表現
2004~2005年冀中南春播常規棉組區域試驗結果,平均畝產皮棉分別為101.4kg、101.2 kg,比對照DP99B分別增產29.0%、14.8%。霜前皮棉分別為91.4 kg、95.2kg,比對照DP99B分別增產30.6%、16.9%;2006年同組生產試驗結果,平均畝產皮棉99.8kg,比對照DP99B增產21.1%。霜前皮棉94.8kg,比對照DP99B增產22.4%。
<4>栽培技術要點
播種期4月15~20日。種植密度,高水肥地塊2500~3000株/畝,中等肥力地塊3000~3500株/畝,瘠薄地4000~4500株/畝。足墑播種,施足底肥,在初花期、盛花期適時澆水、防早衰追施蓋頂肥。綜合防治棉蚜、紅蜘蛛、盲蝽象等害蟲。在蕾期、初花期、花鈴期各化控一次。
<5>推廣意見
建議在河北省中南部棉區春播種植。
4、衡棉4號(審定編號:冀審棉2007004號)
<1> 品種來源
選育單位: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
親本組合:(省1322×冀棉27)×GK12
轉基因生物名稱:衡棉4號
育成年份:2003年
報審單位: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
審定時間:2007年3月審定通過
<2> 主要特征特性
植株塔型。株高89.5cm,生育期130天。單株果枝數12.9個,第一果枝節位6.1,單株成鈴15.0個,鈴重6.1g,衣分39.7%,籽指10.6g。霜前花率94.7%。該品種為轉基因抗蟲品種,抗棉鈴蟲、紅鈴蟲等鱗翅目害蟲。
抗病性: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保所抗病鑒定結果,2004年高抗枯萎病,耐黃萎病。2005年抗枯萎病,耐黃萎病。
纖維品質:2006年農業部棉花品質監督檢測中心檢測結果,上半部平均長度30.4mm,整齊度指數85.1,馬克隆值4.5,比強度28.2cN/tex,伸長率6.6%,反射率74.5%,黃度7.2,紡紗均勻指數145。
<3> 產量表現
2004~2005年冀中南春播常規棉組區域試驗結果,平均畝產皮棉分別為93.5 kg、97.6kg,比對照DP99B分別增產21.1%、11.3%。霜前皮棉分別為88.1 kg、92.5kg,比對照DP99B分別增產28.1%、13.7%;2006年同組生產試驗結果,平均畝產皮棉97.7kg,比對照DP99B增產18.5%。霜前皮棉92.9kg,比對照DP99B增產20.1%。
<4> 栽培技術要點
4月中下旬播種,地膜覆蓋。播前每畝以48%氟樂靈乳油125~150ml兌水30kg均勻噴施地表,后期以拿撲凈100ml兌水30kg在禾本科雜草2~3葉期補噴。種植密度,高水肥地塊3000株/畝,中等肥力地塊3500~4000株/畝,旱薄地5000株/畝。足墑播種,施足底肥。追肥重施花鈴肥,視長勢補施蓋頂肥。整枝2~3次,7月中旬打頂。及時防治棉蚜、紅蜘蛛、薊馬、盲蝽象等害蟲。
<5> 推廣意見
建議在河北省中南部棉區春播種植。
5 、銀棉1號 (審定編號:冀審棉2007005號)
<1> 品種來源
選育單位:北京銀土地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高碑店分公司
親本組合:sGK321后代系統選育
轉基因生物名稱: sGK10(國豐1779)
育成年份:2002年
報審單位:北京銀土地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高碑店分公司
審定時間:2007年3月審定通過
<2> 主要特征特性
植株高大、松散。株高92.5cm,生育期128天。單株果枝數12.2個,第一果枝節位7.2,單株成鈴14.9個,鈴重6.1g,衣分41.1%,籽指11.0g。霜前花率95.0%。該品種為轉基因抗蟲品種,抗棉鈴蟲、紅鈴蟲等鱗翅目害蟲。
抗病性: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保所抗病鑒定結果,2005年抗枯萎病病,感黃萎病。2006年高抗枯萎病,耐黃萎病。
纖維品質:2006年農業部棉花品質監督檢測中心檢測結果,上半部平均長度31.2mm,整齊度指數86.2,馬克隆值4.6,比強度29.1cN/tex,伸長率6.1%,反射率74.3%,黃度7.5,紡紗均勻指數153。
<3> 產量表現
2005~2006年冀中南春播抗蟲棉組區域試驗結果,平均畝產皮棉分別為98.8kg、99.0 kg,比對照DP99B分別增產12.2%、17.5%。霜前皮棉分別為92.7 kg 、95.0kg,比對照DP99B分別增產14.3%、20.6%;2006年同組生產試驗結果,平均畝產皮棉97.6kg,比對照DP99B增產18.4%。霜前皮棉92.6kg,比對照DP99B增產19.7%。
<4> 栽培技術要點
4月中下旬播種,地膜覆蓋,覆膜前噴灑除草劑。足墑播種,施足底肥。種植密度,一般中等地力2000~2500株/畝。追肥重施花鈴肥,后期配合補施葉面肥。及時化控防旺長,前期對縮節胺不敏感,化控可以適當增加用量。注意防治棉蚜、紅蜘蛛、盲蝽象等棉田害蟲。本品種不適宜在黃萎病重病區種植。
<5> 推廣意見
建議在河北省中南部棉區春播、輕病地種植。
6 、滄198(審定編號:冀審棉2007006號)
<1> 品種來源
選育單位:滄州市農林科學院
親本組合: 8820【(7315×PD2164)×陜276】×SGK199
轉基因生物名稱:sGK25(滄198)
育成年份:2003年
報審單位:滄州市農林科學院
審定時間:2007年3月審定通過
<2> 主要特征特性
生育期133天。株高93.4cm,單株果枝數12.8個,第一果枝節位6.7,單株成鈴15.0個,鈴重5.7g,衣分40.5%,籽指11.1g。霜前花率91.4%。該品種為轉基因抗蟲品種,抗棉鈴蟲、紅鈴蟲等鱗翅目害蟲。
抗病性: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保所抗病鑒定結果,2004年抗枯萎病病,耐黃萎病。2005年抗枯萎病,感黃萎病。
纖維品質:2006年農業部棉花品質監督檢測中心檢測結果,上半部平均長度31.6mm,整齊度指數86.6,馬克隆值4.5,比強度32.0cN/tex,伸長率6.3%,反射率74.6%,黃度6.8,紡紗均勻指數164。
<3> 產量表現
2004~2005年冀中南春播常規棉組區域試驗結果,平均畝產皮棉分別為85.4 kg、95.2kg,比對照分別增產12.3%、8.5%。霜前皮棉分別為76.7 kg、88.8kg,比對照分別增產14.1%、9.2%;2006年同組生產試驗結果,平均畝產皮棉95.5kg,比對照增產15.8%。霜前皮棉89.6kg,比對照增產15.8%。
<4> 栽培技術要點
4月中下旬播種,地膜覆蓋,覆膜前噴灑除草劑。足墑播種,施足底肥,施硫酸鉀復合肥(N15P15K15)40~50kg/畝。種植密度,一般中等地力3000~3500株/畝。中后期補施葉面肥或光合增效劑,保葉增鈴。保留葉枝3~4個,葉枝打頂時間7月1~5日,主莖打頂時間7月20日左右(主莖12果枝),打頂前一般不化控。8月上旬精細整枝一次即可。注意防治棉蚜、紅蜘蛛、盲蝽象等棉田害蟲。
<5> 推廣意見
建議在河北省中南部棉區春播、輕病地種植。
7、GK164(審定編號:冀審棉2007007號)
<1> 品種來源
選育單位:中國農業大學
親本組合:冀1041×(GK12×SGK-321)
轉基因生物名稱:GK164(瑞棉164)
育成年份:2003年
報審單位:中國農業大學
審定時間:2007年3月審定通過
<2> 主要特征特性
植株筒型。株高88.7cm,生育期133天。單株果枝數12.2個,第一果枝節位6.9,單株成鈴15.6個,鈴重5.8g,衣分39.8%,籽指10.8g。霜前花率93.3%。該品種為轉基因抗蟲品種,抗棉鈴蟲、紅鈴蟲等鱗翅目害蟲。
抗病性:2004年高抗枯萎病,感黃萎病。2005年高抗枯萎病,感黃萎病。
纖維品質:2006年農業部棉花品質監督檢測中心檢測結果,上半部平均長度32.7mm,整齊度指數86.1,馬克隆值4.5,比強度31.9cN/tex,伸長率6.1%,反射率74.2%,黃度6.7,紡紗均勻指數164。
<3> 產量表現
2004~2005年冀中南春播常規棉組區域試驗結果,平均畝產皮棉86.7 kg、97.7kg,比對照DP99B分別增產14%、11.4%。霜前皮棉分別為80.8kg、91.7kg,比對照DP99B分別增產20.1%、12.8%;2006年同組生產試驗結果,平均畝產皮棉94.6kg,比對照DP99B增產14.7%。霜前皮棉87.5kg,比對照DP99B增產13.1%。
<4> 栽培技術要點
地膜覆蓋4月中下旬播種,覆膜前噴灑除草劑。足墑播種,施足底肥,底施純氮肥5kg/畝、五氧化二磷9kg/畝、氧化鉀9kg/畝。種植密度,高水肥地塊2500株/畝,中等肥力地3000株/畝,旱薄地4000株/畝。初花期及時澆水追肥,一般追施純氮5kg/畝。縮節胺浸種,現蕾后用縮節胺調控植株。注意防治棉鈴蟲以外的棉田其他害蟲。本品種不適宜在黃萎病重病區種植。
<5> 推廣意見
建議在河北省中南部棉區春播、輕病地種植。
8、紅雜111(審定編號:冀審棉2007008號)
<1> 品種來源
選育單位:王忠義
親本組合:光籽-21×紅選90
轉基因生物名稱:壯壯棉4號(紅雜111)
育成年份:2003年
報審單位:王忠義
審定時間:2007年3月審定通過
<2> 主要特征特性
植株筒型。株高87.3cm,生育期130天。單株果枝數12.2個,第一果枝節位6.8,單株成鈴14.5個,鈴重5.6g,衣分41.4%,籽指9.9g。霜前花率93.2%。該品種為轉基因抗蟲雜交種,抗棉鈴蟲、紅鈴蟲等鱗翅目害蟲;紅色莖葉,對部分棉田害蟲有驅避效果。
抗病性:2004年耐枯萎病,耐黃萎病。2005年抗枯萎病,耐黃萎病。
纖維品質:2006年農業部棉花品質監督檢測中心檢測結果,上半部平均長度30.6mm,整齊度指數86.6,馬克隆值4.8,比強度28.1cN/tex,伸長率6.6%,反射率75.7%,黃度7.8,紡紗均勻指數149。
<3> 產量表現
2004~2005年冀中南春播常規棉組區域試驗結果,平均畝產皮棉分別為80.9 kg、93.7kg,比對照DP99B分別增產6.5%、6.4%。霜前皮棉分別為76.0 kg、87.1kg,比對照DP99B分別增產13%、9.6%;2006年同組生產試驗結果,平均畝產皮棉81.6kg,比對照DP99B減產1.0%。霜前皮棉77.8kg,比對照DP99B增產0.6%。
<4> 栽培技術要點
種植密度3000~3500株/畝。增施鉀肥,底施鉀肥20kg/畝左右;重施花鈴肥,花鈴期追施尿素20kg/畝。干旱年份注意中后期澆水保鈴重。注意防治棉鈴蟲以外的棉田其他害蟲。
<5> 推廣意見
建議在河北省中南部棉區春播種植。
9、邯棉103(審定編號:冀審棉2007009號)
<1> 品種來源
選育單位:邯鄲市農業科學院
親本組合:邯333×GK12
轉基因生物名稱:邯103
育成年份:2002年
報審單位:邯鄲市農業科學院
審定時間:2007年3月審定通過
<2> 主要特征特性
株型中松。株高82.9cm,生育期133.5天。單株果枝數12.45個,第一果枝節位6.1,單株成鈴14.6個,鈴重5.7g,籽指11.35g。衣分39.25%。霜前花率92%。該品種為轉基因抗蟲棉品種,抗棉鈴蟲、紅鈴蟲等鱗翅目害蟲。
抗病性: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保所抗病鑒定結果,2003年高抗枯萎病,耐黃萎病。2004年高抗枯萎病,耐黃萎病。
纖維品質:2005年農業部棉花品質監督檢測中心檢測結果,上半部平均長度29.0mm,整齊度指數82.8,馬克隆值4.5,比強度29.3cN/tex,伸長率6.9%,反射率75.7%,黃度7.4,紡紗均勻指數135。
<3> 產量表現
2003~2004年冀中南春播常規棉組區域試驗結果,平均畝產皮棉分別為86.8kg、85.2 kg,比對照(2003年為新棉33B、2004年為DP99B)分別增產12.7%、10.4%。霜前皮棉79.2kg、79.0 kg,比對照(2003年為新棉33B、2004年為DP99B)分別增產14.6%、14.8%;2005年同組生產試驗結果,畝產皮棉89.6kg,比對照DP99B增產12.0%,霜前皮棉85.5kg,比對照DP99B增產14.7%。
<4> 栽培技術要點
播種期4月15~20日,地膜覆蓋可適當提前。種植密度,高水肥地塊3000株/畝,中等肥力地塊3500株/畝,瘠薄地4000株/畝。在初花期、盛花期適時澆水,早施、重施花鈴肥,后期追施蓋頂肥配合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及含有微量元素的葉面肥。7月20日前后打頂,瘠薄地適當提前。綜合防治棉蚜、紅蜘蛛、盲蝽象等害蟲。
<5> 推廣意見
建議在河北省中南部棉區春播種植。
10、邯685(審定編號:冀審棉2007010號)
<1> 品種來源
選育單位:邯鄲市農業科學院
親本組合:邯鄲284×邯97HS-62(GK12選系)
轉基因生物名稱:邯685
育成年份:2002年
報審單位:邯鄲市農業科學院
審定時間:2007年3月審定通過
<2> 主要特征特性
植株筒型。株高85.45cm,生育期 140天。單株果枝數11.05個,第一果枝節位6.6,單株成鈴14.7個,鈴重5.8g,籽指10.75g。衣分40%。霜前花率82.25%。該品種為轉基因抗蟲棉品種,抗棉鈴蟲、紅鈴蟲等鱗翅目害蟲。
抗病性:2003年抗枯萎病,耐黃萎病。2004年高抗枯萎病,耐黃萎病。
纖維品質:2005年農業部棉花品質監督檢測中心檢測結果,上半部平均長度29.0mm,整齊度指數83.5,馬克隆值4.5,比強度29.9cN/tex,伸長率6.9%,反射率73.6%,黃度8.0,紡紗均勻指數139。
<3> 產量表現
2003~2004年冀東早熟棉組區域試驗結果,平均畝產皮棉分別為99.5 kg、88.2kg,比對照(2003年為新棉33B、2004年為DP99B)分別增產16.1%、0.9%。霜前皮棉分別為77.4kg、78.5 kg,比對照(2003年為新棉33B、2004年為DP99B)分別增產28.4%、5.3%。2005年同組生產試驗結果,畝產皮棉100.1kg,比對照DP99B增產13.6%。霜前皮棉95.6kg,比對照DP99B增產19.8%。
<4> 栽培技術要點
播種期4月25~30日,地膜覆蓋可適當提前。種植密度,高水肥地塊3000株/畝,中等肥力地3500株/畝,瘠薄地4000株/畝。足墑播種,施足底肥,在初花期、盛花期適時澆水、早施重施花鈴肥,后期追施蓋頂肥配合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及含有微量元素葉面肥。7月20日前后打頂,瘠薄地適當提前。綜合防治棉蚜、紅蜘蛛、盲蝽象等害蟲。
<5>推廣意見
建議在河北省冀東早熟棉區春播種植。
11、邯6208(審定編號:冀審棉2007011號)
<1> 品種來源
選育單位:邯鄲市農業科學院
親本組合:邯抗388×邯4608
轉基因生物名稱:邯6208
育成年份:2002年
報審單位:邯鄲市農業科學院
審定時間:2007年3月審定通過
<2> 主要特征特性
植株塔型。株高89.5cm,生育期 131.5天。單株果枝數12.45個,第一果枝節位6.1,單株成鈴13.9個,鈴重5.8g,籽指10.65g。衣分41.2%。霜前花率92.5%。該品種為轉基因抗蟲棉品種,抗棉鈴蟲、紅鈴蟲等鱗翅目害蟲。
抗病性: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保所抗病鑒定結果,2003年抗枯萎病,耐黃萎病。2004年高抗枯萎病,耐黃萎病。
纖維品質:2005年農業部棉花品質監督檢測中心檢測結果,上半部平均長度28.5mm,整齊度指數83.1,馬克隆值5.0,比強度28.3cN/tex,伸長率6.9%,反射率75.2%,黃度7.8,紡紗均勻指數127。
<3> 產量表現
2003~2004年冀中南春播棉組區域試驗結果,平均畝產皮棉分別為88.8 kg、93.1kg,比對照(2003年為新棉33B、2004年為DP99B)分別增產15.4%、20.6%。霜前皮棉分別為80.8 kg 、87kg,比對照(2003年為新棉33B、2004年為DP99B)分別增產16.9%、26.5%;2005年同組生產試驗結果,畝產皮棉90.5kg,比對照DP99B增產13.2%。霜前皮棉86.5kg,比對照DP99B增產16.1%。
<4> 栽培技術要點
地膜覆蓋4月15~25日播種,裸地平播4月25~30日播種。種植密度,高水肥地塊3000~3500株/畝,中等肥力地3500~4000株/畝。足墑播種,施足底肥,在初花期、盛花期適時澆水并重施花鈴肥,后期酌情追施蓋頂肥。化控掌握前輕后重、少量多次原則。綜合防治棉蚜、紅蜘蛛、盲蝽象等害蟲。
<5> 推廣意見
建議在河北省中南部棉區春播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