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京審麥2008001
品種名稱:京冬23號(區試代號:京農04-133)
選育單位:北京雜交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品種來源:(原冬6/92R149)γ250-1-6-4-1
特征特性:冬性;節水區試全生育期247.8天,成熟期與對照京冬8號相近;幼苗匍匐,葉色濃綠,分蘗力中等,成穗率較高;穗紡錘型,長芒、白殼、白粒,籽粒半角質;產量要素中穗粒數偏低,節水區試平均畝穗數40.9萬、穗粒數27.5粒、千粒重41.7克;區試株高70厘米左右,抗倒性較好;延慶抗寒鑒定越冬死莖率平均14.5%,抗寒性較好;經中國農科院植保所接種鑒定,條銹病免疫、抗/慢葉銹病、感白粉病,高感稈銹病;2007年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中心測定,容重762g/L,蛋白質(干基)15.81%,濕面筋(14%濕基)36.6%,沉降值29.9ml,吸水率 58.6%,形成時間3.4min ,穩定時間2.7min,拉伸面積44cm2,延伸性169mm,最大抗延阻力174 E.U。
產量表現:節水栽培產量較高,兩年節水區試(全生育期只澆一次凍水)平均畝產323.3公斤,比對照京冬8號增產4.5%;2006年畝產348.9公斤,比對照增產7.9%;2007年畝產297.7公斤,比對照增產0.7%;2007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328.7公斤,比對照京冬8號增產6.9%。
栽培技術要點:節水栽培和灌溉條件較差地塊種植播期以9月25日至10月1日為宜,基本苗20-30萬/畝,10月1以后播種隨播期推遲適當增加基本苗,每晚播1天增加1萬基本苗;高肥水地塊播期以10月1日至10月5日為宜,基本苗20-30萬/畝,10月5以后播種隨播期推遲適當增加基本苗,每晚播1天增加1萬基本苗。
施足底肥,每畝20公斤二銨,10公斤尿素。冬前澆足凍水,起身前后注意控制肥水,重施拔節肥水,每畝10公斤尿素。有條件的地塊,及時澆好揚花水或灌漿水,提高千粒重,獲得更高的產量。適時滅草,及時防治蚜蟲和白粉病。
適宜種植地區:適宜在北京中上肥力地塊節水栽培種植。
京審麥2008002 中麥12
審定編號:京審麥2008002
品種名稱:中麥12
選育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京411/煙中144
特征特性:冬性;節水區試熟期與京冬8號相近,高肥區試較對照京411晚熟2天;幼苗直立,生長健壯,分蘗力較強,成穗率較高;穗紡錘型,長芒,白殼,白粒,籽粒角質;產量要素中畝穗數和穗粒數較多,千粒重偏低,高肥區試畝穗數46.18萬、穗粒數35.9粒、千粒重37.4克,節水區試畝穗數40.0 5萬、穗粒數33.4粒、千粒重37.6克;植株較矮,節水區試株高65厘米左右,高肥區試70厘米左右,抗倒性好;抗寒性較好,延慶抗寒性鑒定平均越冬死莖率10.7%;經中國農科院植保所接種鑒定,抗、慢條銹病,慢葉銹病,感白粉病和稈銹病;2007年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測定,其容重778g/L,粗蛋白(干基)16.77%,濕面筋39.1%,沉降值33.5ml,吸水率61.0%,形成時間3.7min,穩定時間4.4min,拉伸面積56cm2,最大抗延阻力200E.U。
產量表現:該品種對肥水要求不嚴格,水地和節水栽培均可種植。兩年高肥區試平均畝產394.9公斤,比對照京411減產0.7%;兩年節水區試(全生育期只澆一次凍水)平均畝產336.8公斤,比對照京冬8號增產8.8%;2007年節水生產試驗畝產330.3公斤,比對照京冬8號增產7.4%,高肥生產試驗畝產410.3公斤,比對照京411增產1.3%。
栽培技術要點:施足底肥,一般畝施二銨30公斤,尿素10公斤,旋耕前施入土壤中。適期播種,北京地區適宜播期為9月30日前后,基本苗節水條件下以23萬為宜,肥水條件好的地塊以18-20萬為宜。早春注意摟麥松土,以保墑增溫,促進麥苗早發快長。在水源不足的條件下,冬季澆足凍水,春季不澆水或澆1次拔節水,生育中后期如有脫肥現象,可在雨天少量追肥或在灌漿期結合防治蚜蟲進行葉面追肥。有條件的地塊,澆拔節水和灌漿水,以提高穗粒數和千粒重。生產上注意防治白粉病。
適宜種植地區:適宜在北京及生態條件相似地區種植。
京審麥2008003 農大多系1號
審定編號:京審麥2008003
品種名稱:農大多系1號
選育單位:中國農業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
品種來源:3個抗白粉病F4代近等基因系混合
特征特性:冬性;中早熟,熟期與京411相近,后期落黃好;幼苗半匍匐,分蘗力、成穗率中等;穗紡錘形,長芒、白殼、白粒,子粒角質,飽滿度好;產量要素比較協調,區試平均畝穗數42.7萬、穗粒數31.3粒、千粒重41.7克;區試株高90厘米左右,莖稈偏高,個別試點有輕微倒伏現象;抗寒性好,延慶抗寒性鑒定平均越冬死莖率7.4%;經中國農科院植保所接種鑒定,中抗至抗條銹病和葉銹病、中感白粉病、高感稈銹病;2007年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測定,容重804g/L,蛋白質(干基)15.48%,濕面筋(14%濕基)35.2%,沉降值19.6mL,吸水率59.8%,形成時間2.0 min,穩定時間1.4min,拉伸面積25cm2,最大抗延阻力110E.U。
產量表現:豐產性較好,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420.0公斤,比對照京411增產5.6%;2006年畝產406.7公斤,比對照增產2.7%,不顯著;2007年畝產433.2公斤,比對照增產8.5%,極顯著。2007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39.1公斤,比對照京411增產8.3%。
栽培技術要點:適期播種(9月30日-10月7日),畝基本苗20萬左右為宜,播前施足底肥;鑒于該品種植株偏高,早春注意鎮壓,起身期適當控制肥水,達到控制基部節間伸長防止倒伏的目的;適時澆凍水和撥節水,結合撥節水,追施尿素;注意澆好孕穗、灌漿水,以提高穗粒數和千粒重。
適宜種植地區:北京及生態條件相似地區中上等肥力地塊種植。
京審麥2008004 紫糯麥1號
審定編號:京審麥2008004
品種名稱:紫糯麥1號(區試代號:農大3163)
選育單位:中國農業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
品種來源:農大3659/農大糯麥1號
特征特性:冬性,成熟期與對照京9428相近,比京411晚1天左右;幼苗半匍匐,分蘗力、成穗率中等;穗紡錘型,長芒、白殼、紫粒,籽粒短圓形,角質;區試株高75厘米左右,抗倒性較好;抗寒性較好,延慶抗寒性鑒定平均越冬死莖率14.3%;經中國農科院植保所接種鑒定,中感至感條銹病和葉銹病,感白粉病和稈銹病;后期落黃好;品質性狀特異,為紫糯品種,Ca含量比對照京9428提高32.9%,支鏈淀粉含量92%。
產量表現:產量水平與京9428相當,兩年區試平均畝產353.4公斤,比對照京9428減產1.4%;2006年畝產326.7公斤,比對照減產2.3%,不顯著;2007年畝產380.2公斤,比對照減產0.6%,不顯著;2007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02.3公斤,比對照京9428增產5.2%。
栽培技術要點:北京地區9月25-10月5日期間播種,基本苗18-20萬/畝為宜,10月5日之后每晚播一天增加1萬基本苗;該品種苗期生長量較小,在返青總莖數70-80萬的壯苗田,墑情充足的情況下返青期可以不施肥水;起身后生長發育較快,拔節期應重施肥水;視天氣情況澆好孕穗、灌漿水。
適宜種植地區:北京及生態條件相似地區中上等肥力地塊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