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晉審豆2008003
申報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
選育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
品種來源:以日本“黃粒NP(原)-5”為母本,極早生枝豆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原名“忻毛豆2號”。
特征特性:株高37.0cm左右,葉色淺綠,葉卵圓形,分支4.8個,單株結莢數32.6個。莢大,莢長5.45cm,莢寬1.4cm,百粒干重31.2g,百粒鮮重81.0g。結莢數多,三粒莢數明顯多于對照。成熟后粒色淺黃、光滑,速凍、真空加工后豆莢、粒色鮮嫩,風味獨特,香酥綿甜,口感良好。
該品種屬有限結莢習性,早熟性好,為鮮食類型。在忻州種植采莢期80天左右,全生育期105~110天。
品質分析:2007年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分析:粗蛋白48.49%,粗脂肪16.51%。
產量表現: 2006~2007年參加山西省菜用大豆直接生產試驗,2006年平均鮮莢畝產量1215kg,比對照晉豆(鮮食)33號增產11.5%;2007年平均鮮莢畝產量915.8kg,比對照晉豆(鮮食)33號增產16.4%。兩年平均鮮莢畝產量1065.4kg,比對照晉豆(鮮食)33號增產13.5%。
栽培要點:播期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為宜,若采用地膜覆蓋栽培可適當提早播種,避免重茬種植。畝留苗1.2~1.5萬株,畝播種量6~7kg左右。行距35~40cm,株距8~12cm左右。畝施尿素15kg,氯化鉀10kg,磷酸二銨10kg作基肥,每畝追施尿素10 kg左右。及時中耕除草,注意防旱排澇,防治病蟲害。在豆莢鼓起飽滿鮮嫩時即可采收鮮豆莢,在全株豆莢有一半變黃時為成熟期即可收獲。
適宜區域:山西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