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品種 » 省審品種 > 山西 » 正文

2008年山西審定瓜菜品種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03-18  作者:中國種業商務網  瀏覽次數:879
 

西瓜

1. 春世紀

審定編號:晉審西瓜2008001

申報單位:新疆西域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選育單位:新疆西域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BS206×BS509-2。母本BS206是用自交系BS275與從南韓引進的自交系KS-116進行雜交,經7代自交系選獲得的優良的自交系;父本BS509-2是從田間發現的一個變異株經多代系選的一個自交系。

特征特性:果實橢圓形,果形指數1.41,果皮綠底上覆10余條墨綠條帶,果肉紅色,質地脆、甜、汁多、爽口,中心糖含量11.8%,邊糖含量9.5%左右,纖維中等。平均單瓜重5.0kg左右,平均皮厚1.01cm左右。

早熟品種,全生育期85~90天,果實發育期27~29天。植株長勢中等,整齊度較好。果皮韌性較強,較耐貯運。

產量表現:2006~2007年參加山西省西瓜早熟組露地試驗,2006年平均畝產2439.3kg,比對照抗病早冠龍增產8.4%;2007年平均畝產3496.2kg,比對照抗病早冠龍減產1.2%。兩年平均畝產2967.7kg,比對照抗病早冠龍增產3.6%。

栽培要點:每畝留苗800~860株,行株距以1.8m×0.4m為宜;采用雙蔓整枝,留主蔓上第2~3朵雌花座瓜為宜,瓜座穩后,不再整枝;加強肥水管理,適時采收。

適宜區域:山西省西瓜早熟區。

2. 農豐4號

審定編號:晉審西瓜2008002

申報單位:山西省農業生物技術研究中心

選育單位:山西省農業生物技術研究中心、山西省農科院綜考所

品種來源:2001P6×99F09。母本2001P6自交系是從美國引進材料中經多代選育的優良自交系;父本99F09自交系是從F1經多代分離、單株自交選育穩定后的優良自交系。

特征特性:果實橢圓形,皮色黃綠底上覆墨綠色條帶,果肉紅色,質地脆,纖維中,風味好;中心含糖量高達12%以上,中邊糖梯度小,單瓜重5~6kg。

中早熟品種,全生育期100天左右,果實發育期29天。植株生長勢較強,整齊度較好,易坐果。

產量表現:2006~2007年參加山西省西瓜早熟組露地試驗,2006年平均畝產2419.8kg,比對照抗病早冠龍增產7.5%;2007年平均畝產3676.8kg,比對照抗病早冠龍增產3.9%。兩年平均畝產3048.3kg,比對照抗病早冠龍增產5.7%。

栽培要點:施足基肥,畝施農家肥3000kg,氮磷鉀復合肥80kg;每畝留苗800~1000株,采用2~3蔓整枝,留主蔓第2~3朵雌花坐瓜,每株留瓜一個;結果后加強肥水管理,果實進入采收期切忌大水漫灌。

適宜區域山西省西瓜中晚熟區。

番  茄

1. 晉番茄6號

審定編號:晉審菜(認)2008001

申報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

選育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

品種來源:D65-62×N98-3,原名“保豐1號”。母本D65-62是用一個自育大紅果類型的多抗性穩定品系96-30進行等離子種子輻射處理,第二代出現了變異株96-30-12,經5代系譜選擇和2代混合選擇育成穩定品系96-30-12-165-73-138-65-62,簡記作D65-62,;父本N98-3是用自育大果型耐貯優良番茄品系28-33作父本同自育紅果品系98-114-46雜交,經6代系譜選擇和1代混合選擇,育成了大果型的耐貯優良番茄品系71-16-104-59-98-3,簡記作“N98-3”。

特征特性:普通葉型,葉量中等,第6~7節著生第一花序,果實近圓形,成熟果大紅色,無綠色果肩,果面光滑,果臍小,單果重180~250g。

中早熟品種,無限生長類型。植株生長勢較強,不易發生畸形果、裂果,果實硬度較好,較耐貯運,品質風味好。

抗性鑒定: 山西省農科院植保所對保豐1號人工接種煙草花葉病毒TMV0、1、1.2株系和黃瓜花葉病毒CMV進行抗性鑒定,以中雜8號為抗病對照、加八為感病對照,保豐1號表現為高抗TMV,中抗CMV。

品質分析:山西省農科院中心化驗室對保豐1號進行品質分析,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3%,還原糖3.19%,有機酸0.61%,VC含量mg/100g鮮重。

產量表現:2006~2007年參加山西省早春保護地番茄試驗,2006年平均畝產6981.0kg,比對照中雜12號增產13.5%;2007年平均畝產6622.0kg,比對照中雜12號增產11.5%;兩年平均畝產6801.5kg,比對照中雜12號增產12.5%。

栽培要點:苗齡一般60天左右為宜,苗期溫度高時,苗齡適當縮短,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及商品果上市早晚來確定定植時間。一般采用單干整枝方式,最好采用地膜覆蓋栽培;日光溫室栽培畝留苗2200~2800株;第一穗果坐穩后一定要加強肥水管理。若冬春栽培,在開花初期可用20ppm的 2,4-D或30~35ppm 的2.5%番茄靈沾花,也可以用其他保果激素處理,可防止落花落果。注意施足底肥,適當追肥。

適宜區域:山西省食用紅果地區保護地。

2.艷紅2號

審定編號:晉審菜(認)2008002

申報單位:山西強盛種業有限公司

選育單位:山西強盛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HFFZ201-11×HFFZ201-22。

特征特性:葉色濃綠,果實高圓形,成熟果大紅色,果面光滑,果個較大,平均單果重300g左右。

中晚熟品種,無限生長類型。植株長勢較強,易坐果,無畸形果和裂果。果實硬度較高,果肉厚,較耐貯運。

產量表現:2006~2007年參加山西省早春露地番茄試驗,2006年平均畝產4907.3kg,比對照晉抗1號增產7.2%;2007年平均畝產4611.6kg,比對照晉抗1號增產2.3%。兩年平均畝產4759.5kg,比對照晉抗1號增產4.8%。

栽培要點:適時播種,培育適齡壯苗,苗期不宜過分控水、控肥;合理密植,每畝留苗3000~3500株;配合施肥,畝施農家肥3000kg。注意氮、磷、鉀配合比例;澆水應掌握見干見濕,嚴防積水。隨著澆水進行施肥,每水必施。

適宜區域:山西省食用紅果地區露地。

辣  椒 

1.農大503

審定編號:晉審菜(認)2008003

申報單位:中國農業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蔬菜系

選育單位:中國農業大學農學與生物技術學院蔬菜系

品種來源:100006A×100158C。母本是經有性雜交育成的早熟牛角形自交系,并進一步與不育源進行飽和回交育成的雄性不育系100006A;父本100158C是由湖南地方品種中選育出的羊角形自交系。

特征特性:株高60~67cm,株型較開展,開展度63cm左右。第一雌花節位9節左右。果實羊角形,果色淺綠,果面較光滑,果長15~20cm,橫徑3cm左右,單果重35~50g。

中早熟品種,植株長勢中等,連續座果性好,微辣,綜合抗病性較強。

產量表現:2006~2007年參加山西省早春露地辣椒試驗,2006年平均畝產1755.3kg,比對照保椒增產3.7%;2007年平均畝產3009.0kg,比對照保椒增產17.6%。兩年平均畝產2382.4kg,比對照保椒增產10.6%。

栽培要點:露地栽培于2月上中旬播種,4月中下旬定植。行距50cm,株距30cm,每穴2株。坐果后加強肥水管理,促進果實充分發育。生產中及時防治疫病、蚜蟲、茶黃螨、棉鈴蟲等病蟲害。

適宜區域:山西各地露地。

2.晉黎306

審定編號:晉審菜(認)2008004

申報單位:山西晉黎來蔬菜種子有限公司

選育單位:山西晉黎來蔬菜種子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P-13-2-5×H-5-2-4。母本P-13-2-5是1997年從壽光長羊角中發現的變異株經3代單株提純而成的優良自交系;父本H-5-2-4是1999年從保加利亞尖椒中系統選育而成的自交系。

特征特性:株型較開展,葉色深綠,第一雌花節位8~9節。果實長羊角形,果色淺綠略黃,果形順直整齊,果表光滑平整,果長25~28cm,果實橫徑4~4.5cm,皮厚0.4cm左右,單果重70~80g。

早熟品種,植株生長勢較強,座果性好,果實膨大速度快。味較辣,口感脆嫩,品質好。

產量表現:2006~2007年參加山西省早春露地辣椒試驗,2006年平均畝產1838.8kg,比對照保椒增產8.6%;2007年平均畝產3201.5kg,比對照保椒增產25.1%。兩年平均畝產2520.2kg,比對照保椒增產16.8%。

栽培要點:地膜覆蓋,高壟種植;每畝種植3600~4000株;加強水肥管理,忌干旱。

適宜區域:山西各地露地。

3.盛椒11號

審定編號:晉審菜(認)2008005

申報單位:山西強盛種業有限公司

選育單位:山西強盛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HF201-91×HF201-95。母本HF201-91是從日本雜交種中分離出,經系統定向選育而成的高代自交系。父本HF201-95是從國內牛角椒中分離選育而成的高代自交系。

特征特性:株型較開展,株高65cm左右,第一雌花節位6~9節,果實羊角形,果皮翠綠有光澤,果皮硬度中等,果實長約24~28cm,肩寬3.5cm,單果重80g左右。

中早熟品種,生長期60天左右。植株生長勢強,易座果,果實商品率高,辣度適中,風味好。

產量表現:2006~2007年參加山西省早春露地辣椒試驗,2006年平均畝產1784.5kg,比對照保椒增產5.4%;2007年平均畝產2784.5kg,比對照保椒增產8.8%。兩年平均畝產2284.5kg,比對照保椒增產7.1%。

栽培要點:播種前應用0.1%磷酸三鈉或高錳酸鉀進行種子消毒,早春種植苗齡約70天;雙株定植畝栽3500~4000穴;注意有機肥和氮、磷、鉀比例配合;適時澆水,澆水均勻,以促為主,搶早栽培須在第一批果座穩后肥水早促。

適宜區域:山西各地露地栽培。

4.品椒8號

審定編號:晉審菜(認)2008006

申報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農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

選育單位:山西省農科院農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山西永濟農作物新品種新技術研究中心

品種來源:農家種×大金條。

特征特性:株型開展度較小,葉色深綠。果型順直,果面光滑,果實長11~14cm,果實橫徑2.0~2.2cm,青果深綠色,成熟果鮮紅色。

植株生長勢強,座果率較高,成熟果紅色素含量較高,微辣,適合鮮食、加工或干制。

產量表現:2006~2007年參加山西省早春露地辣椒試驗,2006年平均畝產1395.7kg,比對照益都紅增產14.3%;2007年平均畝產1631.2kg,比對照益都紅增產6.4%。兩年平均畝產1513.5kg,比對照益都紅增產10.4%。

栽培要點:晉中地區2月中旬育苗,苗齡80~90天。定植前選擇地勢平坦、肥水較高、水源條件好的地塊,避免重茬。適宜地膜覆蓋,株、行距50×60cm,單株栽培。該品種怕澇、耐旱,要求小水勤澆,連陰雨時要及時排水防澇。

適宜區域:山西各地露地。

黃  瓜

1.中農20號

審定編號:晉審菜(認)2008007

申報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選育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種來源:02484 × 02465。母本02484是從94年引進的國內雜交種中經多代自交分離和定向培育而成的早熟、優質、豐產自交系;父本02465是從國內雜交種冀育8號中經連續多代在露地高溫條件下自交純化選育而成的優質、抗病、耐熱自交系。原名“04C8”。

特征特性:早春栽培第一雌花始于主蔓第5~7節,腰瓜長約35cm,瓜把長小于瓜長的1/8,瓜粗3.4cm左右,瓜色深綠,刺瘤密,白刺,瘤小,無棱,微紋。

植株長勢強,分枝中等。主蔓結瓜為主,連續座果能力強。口感脆甜,商品瓜率高,豐產優勢明顯。

抗性鑒定:農業部蔬菜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苗期人工接種鑒定:高抗ZYMV(病情指數1.8)、WMV(0.0),抗角斑病(34.0)、霜霉病(病情指數29.3)、白粉病(34.7),中抗枯萎病(35.3)、CMV(26.3)。

品質分析:農業部蔬菜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品質分析結果:Vc含量10.1mg/100g,干物質4.00%,總糖1.86%,可溶性固形物3.6%。

產量表現:2006~2007年參加山西省早春露地黃瓜試驗,2006年平均畝產4291.8kg,比對照津春4號增產10.0%;2007年平均畝產4452.2kg,比對照津春4號增產11.0%。兩年平均畝產4372.0kg,比對照津春4號增產10.5%。

栽培要點:華北地區春露地3月中旬播種,4月中下旬定植,5月底始收。畝栽3500株左右。施足底肥,勤追肥,及時采收。打掉主蔓第5節以下側枝,上部側枝留一瓜二葉后掐尖,注意防治蚜蟲、螨及潛葉蠅。夏秋季栽培為提高早熟性,可在苗期噴施100~150ppm乙烯利或增瓜靈1~2次,育苗每畝用種量150g左右。

適宜區域:山西各地春、夏秋露地。

2.中農106號

審定編號:晉審菜(認)2008008

申報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選育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種來源:04796×02465。母本04796和父本02465分別是從國內優良雜交種津優1號和冀育8號中經連續多代自交純化選育而成的優質、抗病自交系。原名“04C38”。

特征特性:早春栽培第一雌花始于主蔓第5節以上。腰瓜長40cm左右,瓜把長小于瓜長的1/8,瓜粗3.4cm左右,瓜色深綠,刺瘤密,白刺,瘤小,無棱,少紋。

中熟品種,植株生長勢強,分枝中等,主蔓結瓜為主,耐熱性較好,口感脆甜,商品瓜率高。

抗性鑒定:農業部蔬菜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苗期人工接種鑒定:高抗ZYMV(病情指數4.1),抗WMV(9.2)、CMV(14.1)、白粉病(28.7)、角斑病(32.7)、枯萎病(20.7),中抗霜霉病(病情指數49.3)。

品質分析:農業部蔬菜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品質分析結果:Vc含量10.6mg/100g,干物質4.60%,總糖2.04%,可溶性固形物4.2%。

產量表現 2006~2007年參加山西省早春露地黃瓜試驗,2006年平均畝產4109.0kg,比對照津春4號增產5.3%;2007年平均畝產4318.4kg,比對照津春4號增產3.8%。兩年平均畝產4213.7kg,比對照津春4號增產4.5%。

栽培要點:華北地區春露地3月中旬播種,4月中下旬定植,5月底始收。夏秋栽培可在6月直播,畝栽3500株左右,為提高前期產量可在苗期噴施1~2次增瓜靈。定植前施足底肥,根瓜坐穩后及時追肥,需多施有機肥和生物菌肥;打掉基部側枝,中上部側枝見瓜后留2葉掐尖;商品瓜及時采收。露地種植后期注意防治蚜蟲、紅蜘蛛等病蟲害。育苗畝用種量150g左右,直播250g。

適宜區域:適宜山西各地春、夏秋露地栽培。

西葫蘆

1.東葫二號

審定編號:晉審菜(認)2008009

申報單位:山西省農科院棉花研究所

選育單位:山西省農科院棉花研究所

品種來源:02-8A×9601-4B。

特征特性:葉面有不明顯的銀斑。雌花密,幾乎節節有瓜,花后5~7天可采收250g嫩瓜。瓜型為長筒形,瓜長23~25cm,瓜徑6~7cm;皮色淺白花皮,瓜皮細膩,平滑無棱。

早熟品種,從出苗到采收需40天左右。植株長勢強,株形結構合理,座瓜習性好,一株3~4瓜可同時生長,瓜膨大速度快,商品性及品質均好。

產量表現:2006~2007年參加山西省早春保護地西葫蘆試驗,2006年平均畝產5957.5kg,比對照晶瑩1號增產23.4%;2007年平均畝產5900.0kg,比對照晶瑩1號增產22.5%。兩年平均畝產5928.7kg,比對照晶瑩1號增產22.9%。

栽培要點:寬窄行栽培,寬行120~140cm,窄行60~80cm,株距60~70cm,每畝種植1100~1200株;雌花開放早,前期需要用2,4-D 蘸花;雌花密度密,可根據土壤肥力和栽培條件,適當留瓜。

適宜區域:春提早保護地和露地地膜覆蓋。

2.東葫三號

審定編號:晉審菜(認)2008010

申報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

選育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

品種來源: A-28×93-1。母本A-28是由法國早綠雜交一代,經多代自交純合選育的自交系;父本93-1是韓城早熟中經多代自交分離選出的穩定的自交系。

特征特性:葉片深綠,第一雌花節位在7~8節,花后5~7天可采收250g嫩瓜。瓜型為長筒型,粗細均勻,瓜長23~25cm,瓜徑7~8cm;皮色翠綠色,光澤亮麗,細嫩美觀。

早熟品種,從出苗到采收需40天左右。株型緊湊,植株生長勢較強,雌花密,座瓜習性好,一株3~4瓜可同時生長,瓜膨大速度快,商品性好。

產量表現:2006~2007年參加山西省早春露地西葫蘆試驗,2006年平均畝產2664.3kg,比對照早青一代減產7.6%;2007年平均畝產4982.6kg,比對照早青一代增產13.7%。兩年平均畝產3823.5kg,比對照早青一代增產3.1%。

栽培要點:寬窄行栽培,寬行120~140cm,窄行60~80cm,株距50~60cm,每畝種植1200~1400株;雌花開放早,前期需要用2, 4-D 蘸花。雌花密度密,可根據土壤肥力和栽培條件,適當留瓜。

適宜區域:山西各地早春露地。

3.歐美圣玉

審定編號:晉審菜(認)2008011

申報單位:山西省農業生物技術研究中心

選育單位:山西省農業生物技術研究中心、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綜考所

品種來源:白0105×黑0203。母本是從忻州地方品種中選出的一種白皮大籽西葫蘆,經系統多代選育而成的穩定自交系;父本是從國外雜交種中經多代分離自交純化獲得的自交系。

特征特性:株高70cm左右,開展度110cm左右。第一雌花節位為第6節,平均1~2節出現一個雌花,節成性高,瓜條筒狀,瓜棱不明顯,皮色淡綠色,瓜面光澤度好,瓜長20~25cm,瓜徑6.4~7.5cm,單瓜重400~600g。

中早熟品種,矮秧類型。植株長勢強,商品性好。

產量表現:2006~2007年參加山西省早春露地西葫蘆試驗,2006年平均畝產3181.5kg,比對照早青一代增產10.3%;2007年平均畝產4494.2kg,比對照早青一代增產2.6%。兩年平均畝產3837.8kg,比對照早青一代增產6.5%。

栽培要點:栽培密度為每畝2500株左右,三葉一心時及時定植,果實開始膨大時追肥補水,及時采收嫩瓜,注意防治白粉病及斑潛蠅的危害。

適宜區域:山西各地早春露地。

4.晉西葫蘆6號

審定編號:晉審菜(認)2008012

申報單位:太原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選育單位:太原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96012-3×H2013-5。母本96012-3是從美國引進的一個淡綠色西葫蘆材料中經過單株多代自交篩選的高代自交系;父本H2013-5是以國內品系為基礎材料與國外綠皮材料雜交、回交選育出的一個自交系。原名“九半碧星”

特征特性:植株莖粗壯,葉片肥厚。第一雌花節位6~7節,瓜條長筒狀,瓜長23cm左右,淺綠色,有光澤。

早熟品種,植株生長勢強,雌花多,瓜碼密,易座瓜,膨瓜速度快。畸形瓜少,品質較好。

產量表現:2006~2007年參加山西省早春露地西葫蘆試驗,2006年平均畝產3603.0kg,比對照早青一代增產24.9%;2007年平均畝產5004.7kg,比對照早青一代增產14.2%。兩年平均畝產2520.5kg,比對照早青一代增產19.5%。

栽培要點:太原地區早春大棚栽培,于2月上旬在加溫溫室育苗,3月中旬定植于大棚,行距80cm,株距50cm。定植前每畝施有機肥4000kg,果實開始膨大后追肥,每次每畝施入尿素15~20kg或復合肥20kg。開花時應注意人工輔助授粉或用生長素蘸花、保果。4月上旬至6月下旬要及時采收200g以上的嫩瓜,以提高產量。及時防治病蟲害。

適宜區域:山西各地早春露地。

5.晉園六號

審定編號:晉審菜(認)2008013

申報單位:山西省農科院園藝研究所

選育單位:山西省農科院園藝研究所

品種來源:Q121-3×F213-1。母本Q121-3是利用纖手一號雜交種經多代提純自交選育出的自交系;父本F213-1是從國外引進的雜交一代中自交分離定向選育出的自交系。

特征特性:株高75cm,株幅115cm,葉色深綠,缺刻淺,葉面有白斑。第一雌花節位6~7節,瓜條長棒狀,瓜型指數3.5,瓜皮淡綠色,表面光滑。

早熟品種,矮秧型,植株生長勢強,座瓜能力較強,雌花多,瓜碼密,商品性好。

產量表現:2006~2007年參加山西省早春露地西葫蘆試驗,2006年平均畝產3335.3kg,比對照早青一代增產15.6%;2007年平均畝產4875.5kg,比對照早青一代增產11.3%。兩年平均畝產4105.4kg,比對照早青一代增產13.5%。

栽培要點:株行距50×60cm,畝留苗2000~2200株;本品種坐瓜早,瓜碼密,前期產量高,要求土壤肥沃,基肥充足,加強苗期管理,促進營養生長。前期可適當疏花,防止早衰。座瓜期加強肥水管理,才能保證其豐產性;本品種雌花先開,未經授粉雌花不座瓜,可用濃度百萬分之五十的2,4-D在開花當日上午沾花,促進座瓜。

適宜區域:山西各地早春露地。

蘿  卜

1.夏青55號

審定編號:晉審菜(認)2008014

申報單位:太原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選育單位:太原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Z950×9701S。母本Z950是由國內資源白皮材料中通過自交、分離、定向選擇、反復測定選出穩定的自交不親和系;父本9701S是引自韓國半綠皮白蘿卜材料的自交系。

特征特性:葉簇半直立。肉質根長卵形,入土部白色,出土部分淡綠色,出土部分達1/2,根長26cm,根徑11cm,單根重1.2kg,最大可達1.5 kg。

早熟品種,生長期55~60天。生長勢強,耐儲運,較耐糠心,風味好。

產量表現:2006~2007年參加山西省春夏蘿卜組試驗,2006年平均畝產4726.0kg,比對照豐翹一代增產15.2%;2007年平均畝產4758.0kg,比對照豐翹一代增產16.6%。兩年平均畝產4742.0kg,比對照豐翹一代增產15.9%。

栽培要點:適時播種,培育壯苗,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均可安排直接露地播種,起壟直播;每畝直播4500~5000株為宜,株距24cm,行距40cm;畝施腐熟有機肥3000kg、過磷酸鈣50kg或尿素25kg。

適宜區域:山西各地夏秋露地。

韭  菜

1.晉韭1號

審定編號:晉審菜(認)2008015

申報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小麥研究所

選育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小麥研究所

品種來源:從河南791韭菜中系選而成,原名“臨韭2號”。

特征特性:植株高大,葉簇直立。自然高度60cm左右,最高達70cm;每株5~6片功能葉,葉片扁平,尖部稍向外彎曲,葉寬1.0~1.3cm,長50cm左右,葉色深綠;假莖粉紅色,圓柱形,直徑1.3cm左右,長約20cm;花莖粗壯,長70cm以上,橫截面三角形,無空腔。單株重40g,最重達60g。

前期生長緩慢,后期生長旺盛,分蘗少,不易倒伏,耐寒力強。6月下旬開始抽薹,8月底結束。

產量表現:2006~2007年參加山西省韭菜試驗,2006年平均畝產3950.8kg,比對照791增產8.9%;2007年平均畝產3857.2kg,比對照791增產6.9%。兩年平均畝產3904.0kg,比對照791增產7.9%。

栽培要點:播種前,畝施腐熟有機肥10000kg,過磷酸鈣150kg,尿素50kg。直播田畝需種子1.5kg,行距40cm;單株稀植,畝定植10萬株左右,行距30cm,株距2cm;小穴稀植,行距40cm,穴距10cm,每穴5~6株。定植深度以埋至最下葉片與葉鞘連接處為宜。少割養根,兩年以上(含兩年)苗,春夏不收割,進入7月后,加強肥水管理,及時抽取韭薹,以促進葉部養分不斷回流根部,為后期高產打好基礎。適時收割,華北地區于9月中旬把老韭菜割去,加強肥水管理,預防病蟲草害。露地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收割一刀,每畝可產青韭3000kg左右,產值3000元以上;保護地于10月中下旬收割第一刀,畝產青韭2500kg以上,隨后扣塑料膜,加蓋草簾,于12月中旬至元旦前割第二刀,畝產青韭2000kg左右,總產值6000元以上。

適宜區域:山西各地。

白  菜

1.新綠70

審定編號:晉審菜(認)2008016

申報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

選育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

品種來源: 98-08-5-1×98-07-15-13。母本98-08-5-1是1998年從北京引進的早熟大白菜F1代中選優勢單株經多代定向選擇自交純化選育而成的一個優良自交不親和系;父本98-07-15-13是1998年從山東引進的中熟大白菜F1代中篩選優良單株經多代自交純化選育而成的一個自交不親和系。

特征特性:株高42cm,株幅53cm,外葉綠色,心葉淺綠色,葉球直筒舒心型,葉球橫徑19~22cm,縱徑39cm,單株凈菜重2.8kg,凈菜率86%。

中熟品種,生育期70天左右。商品性好,品質佳。

抗病鑒定:山西省蔬菜所苗期人工接種鑒定:對霜霉病、病毒病、黑腐病三種病害的抗病性均達到抗性水平。

品質分析: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綜合利用研究所品質分析結果:蛋白質3.9 g/100 g,碳水化合物7.5g/100g,粗纖維1.8 g/100g,鈣209mg/100g,磷129mg/100g,鐵1.8mg/100g。

產量表現:2006~2007年參加山西省中熟直筒組大白菜試驗,2006年平均畝產6985.3kg,比對照津綠75增產15.6%;2007年平均畝產5798.8kg,比對照津綠75增產5.8%。兩年平均畝產6392.1kg,比對照津綠75增產10.7%。

栽培要點:播種期要根據種植地區的栽培習慣和氣候條件而定,太原地區7月底8月初播種,每畝種植密度3000株左右,土壤肥力高,地膜覆蓋效果更好。

適宜區域:山西各地。

2.科萌78

審定編號:晉審菜(認)2008017

申報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

選育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

品種來源:95-45-3-13-△×95-33-15-18-△

特征特性:株高43cm,外葉綠色,葉柄淺綠色,葉球高樁疊抱型,心葉淺綠色,橫徑18~20cm,縱徑40cm,單株凈菜重3.5~4.5kg,凈菜率80%。

中熟品種,生育期78天左右。抗病性較好,品質中,軟葉率44.5%,商品性好。

產量表現: 2006~2007年參加山西省中熟包頭組大白菜試驗,2006年平均畝產7823.8kg,比對照豐抗70增產8.0%;2007年平均畝產5417.8kg,比對照豐抗70減產3.1%。兩年平均畝產6620.8kg,比對照豐抗70增產2.5%。

    栽培要點:太原地區8月初播種,施足底肥,苗期依據天氣情況,適時進行肥水管理,注意預防蟲害。9月初定苗,畝留苗2300~2400株,株行距55×50cm,合理蹲苗,似苗情進行肥水管理。結球期要加強施肥、澆水,整個生育期要求高肥水條件。

適宜區域:山西省包頭白菜種植區。

3.晉豐一號

審定編號:晉審菜(認)2008018

申報單位:山西晉滿豐種業有限公司

選育單位:山西晉滿豐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98-20-3-5-12×98-04-12-6-10。

特征特性:株高50cm,株幅55cm。葉球為直筒形,擰心,葉球高45cm,橫徑15cm,葉球凈菜重3.5kg,凈菜率80%。

中晚熟品種,生育期90天左右。商品性好,品質優。

抗病鑒定:山西省蔬菜所苗期人工接種鑒定:對霜霉病、病毒病、黑腐病三種病害的抗病性均達到抗性水平。

品質分析: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綜合利用研究所品質分析結果:蛋白質7.9 g /100 g,碳水化合物15.5g/100g,粗纖維3.0 g/100g,鈣409mg/100g,磷261mg/100g,鐵3.8mg/100g。

產量表現:2006~2007年參加山西省晚熟直筒組大白菜試驗,2006年平均畝產7812.0kg,比對照晉菜3號增產1.4%;2007年平均畝產6601.4kg,比對照晉菜3號增產5.8%。兩年平均畝產7206.7kg,比對照晉菜3號增產3.6%。

栽培要點:播種期要根據種植地區的栽培習慣和氣候條件而定,太原地區7月底8月初播種,每畝種植密度2300株左右,土壤肥力高,地膜覆蓋效果更好。

適宜區域:山西省直筒高樁白菜地區。

4.晉白菜6號

審定編號:晉審菜(認)2008019

申報單位:太原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選育單位:太原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L318×H227。L318來源于遼寧農家品種河頭,經多代自交選育而成自交不親和系;H227來源于天津農家品種天津核桃紋的自交后代。原名“03-6”。

特征特性:株型緊湊,株高56 cm,開展度 52 cm,外葉深綠色,葉柄淺綠色。葉球為直筒擰心型,包心緊實,葉球高 53cm,單株重4 kg左右。外葉少,凈菜率高達75%以上。

中晚熟品種,生育期85天左右。生長勢強,商品品質好,耐貯運。

栽培要點:一般以當地日平均溫度25℃為適宜播種期,太原地區立秋播種。適度密植,每畝留苗2800~3000株。參照當地同類型品種進行管理,要求水肥條件高,注意施足底肥,每畝施有機肥5000kg以上。

適宜區域:山西省直筒高樁白菜地區。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品種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