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晉薯18號
審定編號:晉審薯2008001
申報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高寒區作物研究所
選育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高寒區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 原名“同薯24號”代號“02-5-81”。以9704-32為母本、9333-10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株型半直立,生長勢強,株高55~60cm,莖粗10~12cm,分枝數6~10個。葉片深綠色,花冠白色,結薯集中,單株結薯4~7塊。薯形橢圓型、黃皮淡黃肉、芽眼淺、薯皮光滑,商品薯率80%。
中晚熟品種,從出苗至成熟106天左右。植株抗花葉病,輕感卷葉病,抗旱性較強,塊莖休眠期中等,耐貯藏。
品質分析:經農業部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品質分析:干物質含量20.9%,淀粉含量11.8%,還原糖0.23%,Vc12.7mg/100g鮮薯。
產量表現: 2006~2007年參加山西省馬鈴薯中晚熟組區域試驗,2006年全省6點平均畝產1606.4kg,比對照晉薯14號增產12.7%;2007年全省6點平均畝產1489.21kg,比對照晉薯14號增產14.6%。兩年平均畝產1547.8kg,比對照晉薯14號增產13.6%。2007年生產試驗,全省6點平均畝產1708.1kg,比對照晉薯14號增產12.6%。
栽培要點:播種前施足底肥,最好集中窩施。每畝種植密度3000~3500穴。有灌水條件的地方在現蕾開花期結合澆水畝施氨肥15~20kg,可增加產量10~20%。加強田間管理,及時中耕、鋤草、高壟培土。
適宜區域:山西省馬鈴薯一季作區。
2.大西洋
審定編號:晉審薯2008002
申報單位:山西省農業種子總站
選育單位:美國
引種單位:山西省農業種子總站
品種來源:B5141-6(Lenape) ×Wauseon。1978年由農業部和中國農科院引入我國,2000年引入我省。
特征特性:株型直立,植株分枝中等,株高50cm左右,莖基部紫褐色,莖稈粗壯,生長勢較強。葉深綠,復葉肥大,葉緣平展。花冠淺紫色,可天然結實。塊莖介于圓形和長圓形之間,頂部平,淡黃色薯皮,白色薯肉,表皮有輕微網紋,芽眼淺,塊莖大小中等而整齊,結薯集中。
出苗到成熟90天。塊莖休眠期中等,耐貯藏。食用品質優良,適合油炸薯片。
抗病鑒定:植株不抗晚疫病,對馬鈴薯輕花葉病毒PVX免疫,較抗卷葉病毒病和網狀壞死病毒,感束頂病、環腐病,在干旱季節薯肉有時會產生褐色斑點。
品質分析: 鮮薯淀粉含量15.0~17.9%,還原糖含量0.03~0.15%。
產量表現:2003年在朔州市的右玉、平魯等地進行大面積示范,平均畝產1497.4kg。
栽培要點:每畝密度4500株左右。沙壤土種植,生長期不能缺水缺肥,并做好晚疫病的防治和使用優質脫毒種薯。
適宜區域:山西省北部一季作區高肥水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