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薯13號(02-A)
品種審定編號 寧審薯2008001
品種來源 西吉縣馬鈴薯產業服務中心以高原7號作/寧薯8號有性雜交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 幼苗淡綠,株型直立,植株繁茂,生長勢強,莖葉綠色,復葉中等,株高45-55cm,莖粗1.2cm,主莖3-5個,分枝5個,聚傘花序,花冠白色,漿果圓形、綠色,單株結薯3-4個,匍匐莖短,結薯集中,商品薯率72.8%,薯塊扁圓形,黃皮白肉,薯皮光滑度中等,無空心,質密度緊,塊莖大小中等、整齊,芽眼淺。經寧夏農科院品質分析中心化驗:干物質19.4%,淀粉11.57%,粗蛋白2.42%,還原糖0.84%,Vc 13.2g/100g。
生育期98天,中熟品種。抗晚疫病、環腐病,輕感花葉病和卷葉病,抗旱性較差,休眠期長,耐貯藏,食口性好。
適宜地區及產量水平 適宜在寧南山區半干旱、陰濕區及補充灌溉區種植。
2005年寧南山區區試平均畝產1507.86kg,比寧薯8號減產13.63%;2006年區試平均畝產1181.85 kg,比寧薯8號減產8.28%;兩年平均畝產1344.86 kg,平均減產10.96%。2007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223.80 kg,比寧薯8號增產9.89%。
栽培技術要點(1)采用健薯切塊或小種薯播種,半干旱區4月中旬播種,密度5.8-6.0萬穴/hm2;陰濕區4月下旬播種,密度6.0-6.5萬穴/hm2。(2)播前基施優質農家肥45000kg/hm2,磷酸二銨150kg/hm2。現蕾期追施尿素120kg/hm2。(3)根據情況中耕鋤草1-2次,開花后及時培土起壟,隨時拔除大草和病株劣株,及時防治病早害,并適時收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