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審定編號:閩審玉2009A01(福州)
品種名稱:美玉3號
選育單位:海南綠川種苗有限公司
引進單位:福州市種子管理站、福州高達種業有限公司
親本來源:自選系Mnt×自選系Fnct
特征特性:春播出苗至采青平均日數82天左右,比對照閩玉糯1號遲熟1-2天。株型半緊湊,平均株高190.1厘米,穗位高84.1厘米。果穗長錐型,穗長17.1厘米,穗粗4.3厘米,禿尖長1.0厘米,穗行數13.5,行粒數31.1粒,籽粒白色,硬粒型,鮮果穗重223克,百粒重26.8克,出籽率57.64%。鮮果穗外觀好、色澤亮、籽粒排列整齊飽滿,糯粒55%、甜粒45%,皮較薄、口感好,品質綜合評分83.74分,高于對照0.37分。福州市兩年春季區試和生產試驗田間調查中抗大斑病,感小斑病,感紋枯病;品質經檢測:籽粒(干基)含粗蛋白11.01%,賴氨酸0.32%,粗淀粉71.79%,支鏈淀粉98.7%,含糖量12.09%。
產量表現:2006年參加福州市玉米品種區試,鮮果穗平均畝產806.4公斤,比對照閩玉糯1號增產8.93%,增產極顯著;2007年續試,鮮果穗平均畝產759.2公斤,比對照閩玉糯1號增產2.46%,增產不顯著。兩年鮮果穗平均畝產782.8公斤,比對照閩玉糯1號增產5.69%。2008年福州市生產試驗平均畝產為713.2公斤,比對照閩玉糯1號640.3公斤增產11.39%。
栽培技術要點:春播一般在3月中旬到4月上旬,秋播在7月中下旬到8月中旬,高山區秋播應提早10天左右。注意隔離種植,300米以內不能有其它類型玉米,時間隔離花期相差不少于20天。春季一般畝植3700株左右,秋季密度可適當加大些,以確保較高的產量。每畝施尿素35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氯化鉀10公斤。施足基肥,以農家肥為主,每畝3000-4000公斤,配合適量氮、磷、鉀肥。尿素基肥占30%、苗肥在4-5葉時占20%、穗肥在10-12葉時占50%。苗期應注意排水。注意防治病蟲害,采收期掌握在授粉后春季22天以內,秋季可延遲5天左右。
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意見:美玉3號屬鮮食型白糯玉米單交種,春播出苗至采青平均日數82天左右,比對照閩玉糯1號遲熟1-2天;產量較高;品質較優,食味口感較好;福州市區試田間調查中抗大斑病、感小斑病、感紋枯病。適宜福建省福州市玉米產區種植,栽培上應注意防治小斑病、紋枯病,適時采收。經審核,符合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認)定規定,通過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