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薯菜2號
審定編號:粵審薯2009001
選育單位:廣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湛江菜葉/廣州菜葉
特征特性:株型半直立,萌芽性好,苗期生勢較旺,中蔓分枝較多。頂葉綠色,葉尖心形帶齒,葉脈、莖皆為紫色,莖尖無茸毛。薯形紡錘,薯皮白色,薯肉白色。幼嫩莖尖燙后顏色綠色,略有香味和苦澀味,微甜,有滑膩感。食味鑒定綜合評分4.4分,品質優。室內薯瘟病抗性鑒定為中抗。田間表現中抗薯瘟病,抗蔓割病,抗根腐病,抗黑斑病,高抗莖線蟲病。
產量表現:2006年參加省區試,上部莖葉平均畝產1702.1公斤,比對照種福薯7-6增產7.87%,增產達顯著水平。2007年復試,上部莖葉平均畝產2071.2公斤,增產9.84%,增產達極顯著水平。
栽培技術要點:⑴選用無蟲口的薯塊作種薯,假植繁苗后選用嫩壯苗種植;⑵定植前畝施磷肥20~30公斤,土雜肥1000公斤作基肥;⑶畦寬100~130厘米,株行距20厘米×30厘米,畝植10000株左右;⑷薯苗成活后“摘芯打頂”促分枝,采收上部莖葉長一般在15厘米以內,達到適采長度的上部莖葉均可采收,每條分枝被采摘時應留有2~3個節;⑸插后15~20天,每畝穴施尿素5~10公斤促壯苗,連續采收2次后每畝穴施尿素15~20公斤、復合肥20~30公斤。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廣薯菜2號為菜用甘薯品種。株型半直立,萌芽性好,苗期生勢較旺,豐產性較好。莖葉無茸毛,幼嫩莖尖燙后顏色綠色,有香味,較甜,品質優。中抗薯瘟病。適宜我省灌溉條件較好的甘薯產區春、夏、秋季種植。符合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