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育單位:南充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2)品種來源:2001年配制雜交組合BB18-152×9014-3,經培育、選擇、比較鑒定,2006-2007年參加省區試,2007年同時進行配套栽培技術研究、大區生產試驗和示范,并通過田間技術鑒定。
(3)特征特性:中熟、淀粉加工型;株型匍匐,中長蔓,頂葉綠,邊褐;成熟葉綠色,淺裂單缺,大小中等,葉脈綠色,柄基綠色,蔓綠色,茸毛少,莖較粗,莖基部分枝3?4個,無自然開花習性;薯塊紡錘形,皮色紅,薯肉淡黃,熟食品質優,烘干率32.81%,淀粉率22.20%,可溶性總糖為8.32%,粗蛋白0.775%,維生素C37.1毫克/100克鮮薯,β-胡蘿卜素0.113毫克/100克鮮薯,藤葉粗蛋白含量為1.48%;結薯集中,單株結薯3-4個;出苗早、整齊,單株幼苗數13個左右,幼苗生長勢強;高抗黑斑病,耐貯藏。
(4)產量表現:2006-2007兩年區試平均,畝產鮮薯1909.1公斤,比對照南薯88減產5.86%;藤葉畝產2310.69公斤,比對照南薯88增產16.17%;薯干畝產631.33公斤,對照南薯88增產16.19%;淀粉畝產427.38公斤,對照南薯88增產23.45%。烘干率較對照南薯88高4.94個百分點;淀粉率22.20%,較對照南薯88高4.3個百分點。
(5)栽培要點: 3月上旬地膜覆蓋育苗,5月下旬至6月上旬栽插為最佳栽插期;畝植適宜株數3500-4000株;施肥以有機肥料為主,重施底肥,包廂或全層施用,追肥宜早,一般畝施尿素9?11公斤、過磷酸鈣10?14公斤、硫酸鉀10?14公斤。
(6)適宜種植地區:四川省甘薯種植區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