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品種 » 省審品種 > 河南 » 正文

2008年河南審定水稻品種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9-03-09  作者:中國種業商務網  瀏覽次數:719
 

1、品種名稱鄭稻19

審定編號:豫審稻2008001

選育單位:河南省農科院糧食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豫粳6號×鄭90-36

特征特性:屬中晚熟常規粳稻,全生育期161天。株高97.8cm,株型緊湊,莖稈粗壯,分蘗力較強,劍葉較短,葉鞘綠色;畝有效穗數為22萬;穗長16.3cm,著粒密,粒型卵圓,較易脫粒,每穗總粒數131粒,結實率83%,千粒重24g;后期落黃好。

抗性鑒定:2007年經江蘇省農科院植保所接種鑒定:對稻瘟病菌代表小種ZA5、ZE3、ZF1、ZG1表現為免疫,對ZB13、ZC5、ZD5表現為感;對水稻穗頸瘟表現為中抗;對白葉枯病致病型菌株浙173、PX079表現為抗,對JS-49-6表現為中抗,對KS-6-6表現為中感;對紋枯病表現為抗(R)。據2005-2007年在多點試種田間調查表明,對近年來在黃淮稻區大面積發生的水稻條紋葉枯病表現抗性強。

品質分析:2006、2007兩年經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品質分析:糙米率81.7/85.6%,精米率71.5/74.7%,整精米率57.7/66.1%,堊白粒率60/28%,堊白度4.2/2.0%,直鏈淀粉含量16.1/15.8%,透明度2/2級,膠稠度82/82mm,粒長5.0mm。2007年米質達部頒優質稻米3級標準。

產量表現:2005年省區試,平均畝產稻谷560.2kg,比對照豫粳6號增產4.7%;2006年續試,平均畝產稻谷577.6kg,比對照豫粳6號增產8.2%。2007年省生產試驗,平均畝產稻谷528.8kg,比對照豫粳6號增產4.3%。

適宜地區:我省沿黃稻區和南部秈改粳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

1、播期和播量:沿黃稻區4月底至5月初播種,南部稻區可推遲到5月中下旬播種。育秧播種量30kg/畝左右,秧齡30-40天,稀播培育壯秧。

2、栽插方式:6月上、中旬移栽,一般中上等肥力地塊,栽插規格30cm× 13.3cm,每穴2-4苗;高肥力田塊行距可增大至33cm ×13.3cm,每穴3苗左右,做到淺插、勻栽。

3、田間管理:合理施肥,施足底肥,早施、重施分蘗肥;科學灌水,前期淺水促苗,中期濕潤穩長,孕穗期小水勤灌,灌漿成熟期淺水濕潤交替;及時防治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以及其它水稻病害。

2、品種名稱:方欣4號

審定編號:豫審稻2008002

選育單位:河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品種來源:武育粳3號×白香粳

特征特性:屬中晚熟香粳稻,全生育期159天。株高95cm,分蘗力中等,株型較緊湊,莖桿堅韌,抗倒能力較強;穗長15 cm,每穗總粒數119.1粒,結實率81.4%,千粒重24.4g。具香味,口感食味佳。

抗性鑒定:2007年經江蘇省農科院植保所接種鑒定:對稻瘟病菌種ZB13、2A5、2C 5、ZE3、ZF1、ZG1、ZD5表現為免疫,對穗頸瘟表現高抗;對白葉枯菌株PX079、JS-49-6表現中抗,對浙173表現為中感,對KS-6-6表現為抗病,對紋枯病表現為抗。

品質分析:2006、2007年兩年經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品質分析檢測:糙米率82.3/85.3%,整精米率69.8/68.5%,堊白粒率36/23%,堊白度3.6/2.3%,直鏈淀粉15.6/15.7%,膠稠度86/72mm,粒長5.2mm。米質達部頒三級優質米標準。

產量表現:2006年省區試,平均畝產稻谷537.1kg,比對照豫粳6號增產0.6%;2007年續試,平均畝產稻谷502.5kg,比對照豫粳6號增產1.7%。2007年省生產試驗,平均畝產稻谷499.9kg,比對照豫粳6號減產1.3%。

適宜地區:我省沿黃稻區和南部秈改粳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

1、播期和播量:5月上旬播種,浸種消毒;秧齡應控制在30-40天,稀播培育帶蘗壯秧;高產栽培田畝用種量30kg左右。

2、栽插方式:適當密植,栽插規格為30 cm×10cm,每穴3-4苗,每畝基本苗8-10萬。

3、田間管理:每畝秧田用尿素3-4kg,移栽前4-5天追尿素2-3kg起身肥;氮磷鉀配合施用,早施分蘗肥,促進分蘗早生快發;采取“深水返青、淺水分蘗、夠苗曬田、深水抽穗、灌漿前中期干干濕濕,以濕為主、灌漿后期干干濕濕以干為主”的灌溉方法。

3、品種名稱徐稻7號

審定編號:豫審稻2008003

選育單位:徐州市農業科學院

品種來源:98552×鎮稻88

特征特性:屬中晚熟常規粳稻,全生育期160天。株高101cm,株型緊湊,莖稈粗壯,劍葉上舉,葉鞘綠色,分蘗力較強,一般畝成穗數22萬;穗長16.6cm,著粒較密,落粒性中等;每穗總粒數134.6粒,結實率85.0%,千粒重24.9g;成熟落黃好。

抗性鑒定:經江蘇省農科院植保所2007年接種鑒定:對稻瘟病菌代表小種ZA5、ZF1、ZD5、ZE3、ZG1表現為免疫,對ZB13表現中抗,對ZC5表現為高感;對水稻穗頸瘟表現為高感;對白葉枯病菌PX079表現為抗,對JS-49-6表現為中抗,對浙173、KS-6-6表現為中感;對紋枯病表現為抗。據2005-2007年在多點試驗田間調查表明,對近年來在黃淮稻區有大面積發生趨勢的水稻條紋葉枯病表現抗性強。

品質分析:2007年經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品質分析:糙米率83.3%,整精米率69.7%,堊白粒率15%,堊白度0.9%,直鏈淀粉15.6%,膠稠度80mm,粒長5.3mm,米質達部頒2級優質稻谷標準。

產量表現:2006年省區試,平均畝產稻谷566.0kg,比對照豫粳6號增產6.0%;2007年續試,平均畝產稻谷536.3kg,比對照豫粳6號增產8.6%。2007年省生產試驗,平均畝產稻谷535.2kg,比對照豫粳6號增產5.6%。

適宜地區:我省沿黃稻區和南部秈改粳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

1、播期和播量:沿黃稻區4月底至5月初播種,南部稻區可推遲到5月中下旬播種。育秧畝播種量30kg左右,秧齡35-40天,稀播培育壯秧。

2、栽插方式:6月上、中旬移栽,一般中上等肥力地塊,栽插規格23cm× 13.3cm,每穴2-4苗;高肥力田塊行距可增大至25cm ×13.3cm,每穴3苗左右,做到淺插、勻栽。

3、田間管理:施足底肥,早施、重施分蘗肥;前期淺水促苗,中期濕潤穩長,夠苗適當晾曬,打苞孕穗期小水勤灌,灌漿成熟期淺水濕潤交替;及時防治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以及其它水稻病害。

4、品種名稱:Ⅱ優293

審定編號:豫審稻2008004

品種來源:Ⅱ-32A ×YR293

選育單位:安徽荃銀禾豐種業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屬中秈三系雜交稻品種,全生育期149天左右。芽鞘紫色,葉鞘紫色,葉片濃綠色。株高117cm,主莖葉數19葉左右,株型緊湊,分蘗力一般,莖稈粗壯,抗倒伏;長穗、穗下垂,穎尖紫色,基本無芒,畝有效穗16.1萬,每穗粒數165.9粒,結實率86.2%,千粒重28g。

抗性鑒定:經江蘇省農科院植保所2007年接種鑒定:對稻瘟病菌代表小種ZA5、ZC5ZF1、ZD5、ZE3、ZG1表現為免疫,對ZB13表現抗;對水稻穗頸瘟表現為感病;對白葉枯病菌PX079、JS-49-6、浙173、KS-6-6表現為中抗;對紋枯病表現為抗。

品質分析:2007年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武漢)品質檢測:出糙率70.1%,精米率64%,整精米率55.5%,堊白粒率52%,堊白度7.8%,膠稠度61mm,直鏈淀粉20.5%,粒長6.2mm,長寬比2.4。

產量表現:2005年省區試,平均畝產稻谷540.0kg,比對照Ⅱ優838減產0.3%;2006年續試,平均畝產稻谷571.0kg,比對照Ⅱ優838增產8.2%。2007年省生產試驗,平均畝產稻谷578.3kg,比對照Ⅱ優838增產7.4%。

適宜地區:我省南部秈稻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

1、播期和播量:播期為5月5日前后,每畝大田需種量為1.0kg,旱育秧或濕潤育秧均可,秧田畝播種量控制在15kg以內。

2、栽插方式:移栽秧齡以30-35天為宜,栽插畝密度為1.8-2.0萬穴,每穴栽1-2苗。

3、田間管理:施足基肥,早施分蘗肥,適施穗肥;返青后淺水勤灌促分蘗,抽穗揚花期保持深水層,后期忌斷水過早;有輕度兩段灌漿現象,應在95%成熟時收割為宜。                         

5、品種名稱:中蓮優950

審定編號:豫審稻2008005

選育單位:江蘇中南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中蓮1A×中蓮恢950

特征特性:屬中秈三系雜交稻品種,全生育期146天。分蘗力強,長勢繁茂,葉色深綠,葉片挺直,株高121.6cm,穗大粒多,畝有效穗17.1萬,每穗總粒數188.5粒,結實率80.5%,千粒重26.3g。后期轉色好,成熟灌漿快,成熟一致。

抗性鑒定:2007年經江蘇省農科院植保所接種鑒定:對稻瘟病菌代表小種ZA5、ZC5ZF1、ZD5、ZE3、ZG1 、ZB13表現為免疫;對水稻穗頸瘟表現為中抗;對白葉枯病菌PX079、JS-49-6、浙173、KS-6-6表現為中抗;對紋枯病表現為抗。

品質分析:2007年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武漢)品質檢測:出糙率75.0%、精米率64%、整精米率57.0%、堊白粒率30%、堊白度5.0%、膠稠度50mm、直鏈淀粉20.8%、粒長6.9mm、長寬比3.1、透明度2級,米質達部頒優質米標準。

產量表現:2006年省區試,平均畝產稻谷584.3 kg,比對照Ⅱ優838增產10.8%;2007年續試,平均畝產稻谷557.0kg,比對照Ⅱ優838增產6.7%。2007年省生產試驗,平均畝產稻谷567.9kg,比對照Ⅱ優838增產5.6%。

適宜地區:我省南部秈稻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

1、播期和播量:大田畝用種量1kg;播期一般比當地早播種5-7天,秧齡彈性大,一般水育秧30-45天、旱育秧30-50天。                                                               

2、栽插方式:移栽畝密度1.3-1.5萬、每穴1-2苗。

3、田間管理:一般畝施純氮10-13kg,可采用“一炮轟”的施肥方法,一般不使用穗肥,注重磷鉀肥與氮肥的配合使用;合理灌溉,烤田宜早不宜遲、宜重不宜輕,一般畝莖蘗數達18萬時放水烤田,最高畝莖蘗數控制在26萬以內為宜。

6、品種名稱:裕香一號

審定編號:豫審稻2008006

品種來源:1362A(宜香1A) ×裕恢99E-4

選育單位:四川裕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羅山縣農科種業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屬中秈中熟型三系雜交稻,全生育期146天。幼苗葉鞘紫色,分蘗力強,株高120cm,莖稈中粗,抗倒性一般,穗型大而長,穗長27.4cm,畝有效穗18.1萬,穗粒數166.6粒,結實率86%,千粒重31g。后期落色好。

抗性鑒定:2007年經江蘇省農科院植保所接種鑒定:對稻瘟病菌代表小種ZA5、ZC5ZF1、ZD5、ZE3、ZG1 、ZB13表現為免疫;對水稻穗頸瘟表現高抗;對白葉枯病菌PX079、JS-49-6、浙173、KS-6-6表現為中抗;對紋枯病表現為抗。

品質分析:2007年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武漢)品質檢測:出糙率72.7%、精米率60.2%、整精米率28.6%、堊白粒率48%、堊白度4.8%、膠稠度82mm、直鏈淀粉10.9%、粒長7.3mm、長寬比3.3、透明度3級。

產量表現:2005年省區試,平均畝產稻谷543.0 kg,比對照Ⅱ優838增產0.2%;2006年續試,平均畝產稻谷538.7kg,比對照Ⅱ優838增產2.1%。2007年省生產試驗,平均畝產稻谷584.0kg,比對照Ⅱ優838增產8.6%。

適宜地區:我省南部秈稻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

1、播期和播量:4月中下旬播種,秧田畝播量7.5-10kg,大田畝用種量1kg左右;最佳移栽秧齡35天左右,移栽時每株秧苗5-6個分蘗。

2、栽插方式:本田栽插行株距20.0cm×23.0cm,畝栽1.4-1.5萬穴,基本苗每畝8-10萬畝。

3、田間管理:重施底肥,早施追肥,氮磷鉀配方施用;水田管理做到寸水活棵,淺水分蘗,夠苗及時曬田,灌漿期干濕交替到成熟。

7、品種名稱福豐188

審定編號:豫審稻2008007

選育單位:四川神農大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福eA7×仙恢6981 

特征特性:屬秈型三系雜交稻品種,全生育期145天。株高118cm,株型緊湊,分蘗力強,莖稈粗壯,抗倒伏,劍葉上舉,長勢繁茂;穗層整齊,畝成穗數16-18萬;穗長26.7cm,著粒較密,易脫粒;穗總粒數158.5,結實率85.0%,千粒重28-29g;成熟落黃好。

抗性鑒定:2007年經江蘇省農科院植保所接種鑒定:對稻瘟病菌代表小種ZA5、ZC5ZF1、ZD5、ZE3、ZG1 、ZB13表現為免疫;對水稻穗頸瘟表現高感;對白葉枯病菌PX079、JS-49-6表現為中抗,KS-6-6表現為中感,對浙173表現感,對紋枯病表現為抗。

品質分析:2007年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武漢)品質檢測:出糙率73.9%、精米率63.5%、整精米率50.4%、堊白粒率73%、堊白度14.6%、膠稠度50mm、直鏈淀粉22%、粒長6.9mm、長寬比3.0、透明度2級。

產量表現:2006年省區試,平均畝產稻谷576 kg,比對照Ⅱ優838增產9.1%;2007年續試,平均畝產稻谷563.5kg,比對照Ⅱ優838增產7.9%。2007年省生產試驗,平均畝產稻谷580.0kg,比對照II優838增產7.8%。

適宜地區:我省南部秈稻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

1、播期和播量:在豫南稻區4月中下旬播種,作一季中稻栽培,

2、栽插方式:本田栽插行株距20.0cm×23.0cm,畝栽1.4-1.5萬穴,培育多蘗壯秧,秧齡不超過35天,基本苗每畝8-10萬畝。

3、田間管理:中等肥力田塊畝施純氮10kg左右,上等肥力畝施純氮8kg左右,重施底肥,早施分蘗肥,嚴格控制中期用氮,中后期看田看苗適量適時補施穗、粒肥。水田管理做到深水栽秧,淺水分蘗,夠苗曬田。

8、品種名稱D優177

審定編號:豫審稻2008008

選育單位:四川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四川金禾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D62A×成恢177

特征特性:屬秈型三系雜交稻品種,全生育期146天左右。株高115cm,株型適中,莖稈中粗彈性好,抗倒伏,長勢繁茂,分蘗力強,葉片窄,劍葉上舉,穗層整齊;畝有效穗17.6萬,穗長26.5cm,穗總粒數173.8,結實率82.8%,千粒重26.8g。后期成熟落黃好,易脫粒。

抗性鑒定:2007年經江蘇省農科院植保所接種鑒定:對稻瘟病菌代表小種ZA5、ZC5ZF1、ZD5、ZE3、ZG1 、ZB13表現為免疫;對水稻穗頸瘟表現中抗;對白葉枯病菌PX079、JS-49-6表現為中抗,對浙173表現中感,KS-6-6表現為感,對紋枯病表現為抗。

品質分析:2007年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武漢)品質檢測:出糙率70.5%、精米率63.2%、整精米率59.0%、堊白粒率78%、堊白度14.6%、膠稠度50mm、直鏈淀粉21%、粒長7.0mm、長寬比3.0、透明度2級。

產量表現:2005年省區試,平均畝產稻谷551.5kg,比對照Ⅱ優838增產1.9%;2006年續試,平均畝產稻谷550.5kg,比對照Ⅱ優838增產4.3%。 2007年省生產試驗,平均畝產稻谷561.6kg,比對照Ⅱ優838增產4.4%。

適宜地區:我省南部秈稻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

1、播期和播量:4月中下旬至5月初播種,采用兩段育秧或濕潤育秧,或旱育秧,要求每畝秧地播種量10-15kg,每畝用種量1kg左右。

2、栽插方式:秧齡以30天-35天為宜,原則上不超過35天。每畝栽1.5萬穴以上;栽培規格為(16.0-20.0cm)×(23-26cm),大苗單株插,小苗雙株插,每畝基本苗為8萬以上。

3、田間管理:秧苗二葉一心期輕施斷奶肥,每畝秧地用尿素2-3kg;移栽前3-5天每畝秧地追尿素4-5kg作送嫁肥;重底肥早追肥,后期忌施氮肥;水田管理采取“淺水栽秧,寸水活棵,薄水分蘗,深水抽穗,后期干干濕濕”的灌溉方法,畝12-15萬苗時排水曬田,后期干干濕濕養老稻,不宜斷水過早。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品種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