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種名稱:豫禾988
審定編號:豫審玉2008001
選育單位:河南省豫玉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581×547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96天。株型緊湊,全株葉片20左右,株高248cm,穗位高105cm;幼苗葉鞘淺紫色,第一葉尖端圓到匙形,第四葉緣淺紫色;雄穗分枝數中等, 雄穗穎片綠色,花藥綠色,花絲淺紫色;果穗中間型,穗長18.1cm,穗粗5.0cm,穗行數14-16,行粒數27.0,黃粒,白軸,半馬齒型,千粒重316.2g,出籽率89.5%。
抗性鑒定:2007年經河北省農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種鑒定:高抗莖腐病(病株率0.0%)、矮花葉病(病株率0.0%);抗彎孢霉葉斑病(3級);中抗小斑病(5級)、大斑病(5級)、瘤黑粉病(病株率7.7%)、南方銹病(5級);感玉米螟(7.6級)。
品質分析:2006年經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品質分析:籽粒粗蛋白質10.44%,粗脂肪3.89%,粗淀粉73.26%,賴氨酸0.32%,容重736g/L。品質達到普通玉米1等級部標,飼料玉米1等級部標,高淀粉玉米3等級部標。
產量表現:2006年省區試(4500株/畝),平均畝產539.1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7.6%;2007年續試(4500株/畝2組),平均畝產563.4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5.4%。2007年省生產試驗(4500株/畝),平均畝產560.5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8.7%。
適宜地區: 全省中高肥力地推廣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
1、播期和密度:6月10日前播種,每畝密度 4500株。
2、田間管理:用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拌種,苗期少施肥,注意防治薊馬、棉鈴蟲等蟲害,保證苗齊苗壯;大喇叭口期重施肥,用辛硫磷顆粒丟芯,防治玉米螟。
3、適時收獲:子粒乳腺消失出現黑色層時收獲,以充分發揮該品種的高產潛力。
2、品種名稱:起源9號
審定編號:豫審玉2008002
選育單位:新鄉市新農玉米研究所
品種來源:新118×新538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96天。株型緊湊,全株19-20片葉,株高260cm,穗位100cm;幼苗葉鞘淺紫色,葉緣呈微波浪狀;雄穗分枝中長,分枝數15-17個,穎殼青色,花藥淺紫色,雌穗花絲粉紅色;果穗均勻,果穗中間型,穗長17.1cm,穗行數14.0,行粒數34.5,半硬粒型,黃白粒,白軸,千粒重324.2g,出籽率86.5%。
抗性鑒定:2006年經河北省農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種鑒定:高抗莖腐病(病株率0.0%);抗矮花葉病(病株率12.0%);中抗小斑病(5級)、大斑病(5級)、彎孢菌葉斑病(5級);感瘤黑粉病(病株率13.0%)、玉米螟(7.3級)。
品質分析:2006年經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品質分析:籽粒粗蛋白質12.39%,粗脂肪4.41%,粗淀粉71.09%,賴氨酸0.34%,容重736g/l。籽粒品質達到普通玉米1等級部標;飼料用玉米1等級部標;食用玉米2等級部標。
產量表現:2006年省區試(4500株/畝),平均畝產531.3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6.0%;2007年續試(4500株/畝1組),平均畝產597.7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2.6%。2007年省生產試驗(4500株/畝),平均畝產536.0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4.0%。
適宜地區: 全省中高肥力地推廣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
1、播期和密度:播期6月5日左右,中肥力地塊每畝種植密度4000株,高肥力地塊每畝4500株。
2、田間管理:每畝底施二銨30kg、硫酸鉀15kg;追施氮肥采用前重后輕兩次施肥法,播后25天畝追施尿素30kg,播后45天畝追施尿素15kg;結合施肥及時灌水,苗期和喇叭口期防治病蟲害。
3、品種名稱:洛單248
審定編號:豫審玉2008003
選育單位:洛陽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品種來源:L118×L591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96天。株型緊湊,全株葉片20左右,株高250cm,穗位高105cm;幼苗葉鞘紫色,第一葉尖端圓到匙形,第四葉緣淺紫色;雄穗分枝數中等, 雄穗穎片綠色,花藥綠色,花絲淺紫;果穗圓筒型,穗長17.5cm,穗粗5.0cm,穗行數14-16,行粒數38.6,黃粒,白軸,半馬齒型,千粒重314.3g,出籽率90.6%。
抗性鑒定:2007年經河北省農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種鑒定:高抗大斑病(1級)、莖腐病(病株率2.3%)、瘤黑粉病(病株率0.0%)、矮花葉病(病株率4.0%);抗小斑病(3級)、彎孢霉葉斑病(3級)、玉米螟(3.2級);中抗南方銹病(5級)。
品質分析:2006年經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品質分析:籽粒粗蛋白質9.56%,粗脂肪4.11%,粗淀粉74.52%,賴氨酸0.31%,容重735g/L。品質達到普通玉米1等級部標,飼料玉米2等級部標,高淀粉玉米2等級部標。
產量表現:2006年省區試(4000株/畝1組),平均畝產523.3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7.5%;2007年續試(4000株/畝1組),平均畝產624.8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7.1%。2007年省生產試驗(4000株/畝),平均畝產565.8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7.8%。
適宜地區:全省中高肥力地推廣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
1、播期和密度:6月10日前播種,每畝密度 4000株。
2、田間管理:用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拌種,苗期少施肥,注意防治薊馬、棉鈴蟲等蟲害,保證苗齊苗壯;大喇叭口期重施肥,用辛硫磷顆粒丟芯,防治玉米螟。
3、適時收獲:子粒乳腺消失出現黑色層時收獲,以充分發揮該品種的高產潛力。
4、品種名稱:豐黎9號
審定編號:豫審玉2008004
選育單位:浚縣豐黎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7947×801-6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98天。株型緊湊,全株葉片20片左右,株高270cm,穗位高110cm;幼苗芽鞘紫色,第一葉尖端圓到匙形;雄穗分枝中等,雄穗穎片綠色,花藥淺紫色;花絲紫色,苞葉中;穗中間型,穗長16.8cm,穗粗5.2cm,穗行數15.3,行粒數35.7,黃白粒,白軸,半馬齒型,千粒重310.3g,出籽率88%。
抗性鑒定:2006年經河北省農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種鑒定:高抗矮花葉病(病株率0.0%);抗大斑病(3級)、瘤黑粉病(病株率4.3%);中抗莖腐病(病株率15.4%);感小斑病(7級)、彎孢菌葉斑病(7級)、玉米螟(7.1級)。
品質分析:2006年經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品質分析:籽粒粗蛋白質11.17%,粗脂肪4.38%,粗淀粉71.92%,賴氨酸0.34%,容重716g/L。籽粒品質達到普通玉米1等級部標;飼料用玉米1等級部標。
產量表現:2006年省區試(4000株/畝1組),平均畝產506.7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4.1%;2007年續試(4000株/畝3組),平均畝產594.3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4.2%。2007年省生產試驗(4000株/畝D組),平均畝產560.1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6.8%。
適宜地區:全省中高肥力地推廣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
1、播期和密度:6月15日前播種,每畝密度4000株,高肥地可適當密植。
2、田間管理:足肥足墑下種,及時定苗;苗期注意防治薊馬、棉鈴蟲等害蟲,保證全苗;施肥以氮肥為主,配合增施磷鉀肥,拔節期和大喇叭口期兩次追施為宜。
3、適時收獲:籽粒乳腺消失出現黑粉層后收獲,充分發揮該品種的高產潛力。
5、品種名稱:濟研501
審定編號:豫審玉2008005
選育單位:濟源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JPV×J9538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95天。株型緊湊,穗上部葉片上沖,穗位葉片平展,全株葉片數為20片左右,株高267cm,穗位高104cm;幼苗拱土力強,葉色深綠,葉鞘為紫色,葉緣發紅;雄穗分枝中等;果穗為中間型,穗長17.5cm,穗粗4.9cm,穗行數16.0,行粒數35.0,黃粒,紅軸,半馬齒型,千粒重270g,出籽率88%。
抗性鑒定:2007年經河北省農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種鑒定:高抗矮花葉病(病株率0.0%);中抗彎孢菌葉斑病(5級)、莖腐病(病株率13.2%);感小斑病(7級)、大斑病(7級)、瘤黑粉病(病株率12.5%)、玉米螟(8.1級)。
品質分析:2007年經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品質分析:籽粒粗蛋白質9.55%,粗脂肪4.04%,粗淀粉74.85%,賴氨酸0.31%,容重749g/L。籽粒品質達到普通玉米1等級部標,飼料用玉米2等級部標,高淀粉玉米2等級部標。
產量表現:2006年省區試(4000株/畝2組),平均畝產531.1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8.0%;2007年續試(4000株/畝2組),平均畝產588.4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6.6%。2007年省生產試驗(4000株/畝),平均畝產558.8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6.5%。
適宜地區:全省中高肥力地推廣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
1、播期和密度:6月10日前播種,密度 4000株/畝。
2、田間管理:用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拌種,苗期少施肥,注意防治薊馬、棉鈴蟲等害蟲;大喇叭口期重施肥,用辛硫磷顆粒丟芯,防治玉米螟。
3、適時收獲:子粒乳腺消失出現黑色層時收獲,以充分發揮該品種的高產潛力。
6、品種名稱:滑玉14
審定編號:豫審玉2008006
選育單位:河南滑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HF72× HFC131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97天。株型緊湊,全株葉片20片左右,株高261cm,穗位高107cm;第一葉尖端圓到匙形,幼苗葉鞘淺紫色;雄穗分枝數中等,花藥綠色,花絲淺粉色;果穗中間型,穗長17.5cm,穗粗5.1cm,穗行數14.8,行粒數36.6,黃粒,紅軸,半馬齒型,千粒重312.5g,出籽率89.2%。
抗性鑒定: 2006年經河北省農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種鑒定:高抗瘤黑粉病(病株率0.0%)、矮花葉病(病株率0.0%);抗大斑病(3級)、彎孢菌葉斑病(3級);中抗小斑病(5級)、莖腐病(病株率25.0%);感玉米螟(7.0級)。
品質分析:2006年經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品質分析:籽粒粗蛋白質9.92%,粗脂肪3.76%,粗淀粉73.18%,賴氨酸0.35%,容重730g/L。籽粒品質達到普通玉米1等級部標,飼料用玉米2等級部標,高淀粉玉米3等級部標。
產量表現:2006年省區試(4000株/畝1組), 平均畝產504.9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3.7%;2007年續試(4000株/畝1組),平均畝產609.2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4.4%。2007年省生產試驗(4000株/畝),平均畝產569.5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8.6%。
適宜地區:全省中高肥力地推廣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
1、播期和密度:6月10日前播種,每畝種植密度4000株左右。
2、田間管理:用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拌種,苗期少施肥,注意防治薊馬、棉鈴蟲等害蟲;大喇叭口期重施肥,用辛硫磷顆粒丟芯,防治玉米螟。
3、適時收獲:子粒乳腺消失出現黑色層時收獲,以充分發揮該品種的高產潛力。
7、品種名稱:周單11號
審定編號:豫審玉2008007
選育單位:周口市農業科學院
品種來源:周031×周72-25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96天。株型半緊湊,全株21-22片葉,株高270cm,穗位112cm;第一葉尖端為匙形,葉鞘紫色,葉色深綠;雄穗分枝稍短,分枝數12-15個,花藥黃色,花絲淺粉色;果穗中間-筒型,穗長18.5cm,穗粗5.0cm,穗行數15.4, 行粒數37.0, 黃粒,紅軸,半硬粒-硬粒型,千粒重288.8g,出籽率85.2%。
抗性鑒定:2006年經河北省農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種鑒定:高抗彎孢菌葉斑病(1級)、莖腐病(病株率2.1%),、矮花葉病(病株率0.0%);中抗小班病(5級)、大斑病(5級);高感瘤黑粉病(病株率54.2%)、玉米螟(9.0級)。
品質分析:2005年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品質分析:籽粒粗蛋白質10.49%, 粗脂肪3.87%, 粗淀粉72.65%, 賴氨酸0.30%,容重756g/L。品質達到普通玉米1等級部標,飼料用玉米1等級部標,高淀粉玉米3等級部標。
產量表現:2005年省區試(4000株/畝3組),平均畝產656.7kg, 比對照鄭單958增產3.3%;2006年續試(4000株/畝1組),平均畝產500.7kg, 比對照鄭單958增產2.9%。2007年省生產試驗(4000株/畝),平均畝產561.0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6.9%。
適宜地區:全省中高肥力地推廣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
1、播期和密度:6月10日前播種,中肥力每畝種植密度 4000株,高肥力每畝密度4500株。
2、田間管理:播前用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拌種,保證一播全苗;苗期注意防治薊馬、棉鈴蟲等害蟲;每畝追施純氮20kg左右,可采用大喇叭口期一次性施入或前輕后重的分期施肥方式,并注意磷鉀肥配合施用。大喇叭口期和灌漿期注意防治玉米螟。
3、適時收獲:籽粒乳腺消失出現黑粉層后收獲,發揮高產潛力。
8、品種名稱:豫豐3358
審定編號:豫審玉2008008
選育單位:陳振華
品種來源:1299×9153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96天。株型緊湊,全株葉片19片,株高245cm,穗位高104cm;幼苗葉鞘淺紫色,第一葉尖端卵圓形,第四葉葉緣淺紫色,雄穗分枝中等,雄穗穎片淺紫色,花藥綠色,花絲粉紅色,果穗圓筒型-中間型,穗長17.8cm,穗粗4.9cm,穗行數15.4,行粒數38.6,黃粒,白軸,馬齒型,千粒重280.5g,出籽率89.6%。
抗性鑒定:2006年經河北省農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種鑒定:抗瘤黑粉病(病株率4.2%)、矮花葉病(病株率13.0%);中抗小斑病(5級)、莖腐病(病株率13.6%)、玉米螟(5.2級);感大斑病(7級);高感彎孢菌葉斑病(9級)。
品質分析:2007年經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品質分析:籽粒粗蛋白質9.26%,粗脂肪3.60%,粗淀粉74.26%,賴氨酸0.32%,容重722g/L。籽粒品質達到普通玉米1等級部標,飼料用玉米2等級部標,高淀粉玉米2等級部標。
產量表現:2006年省區試(4000株/畝1組),平均畝產506.0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3.9%;2007年續試(4000株/畝3組),平均畝產601.3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5.5%。2007年省生產試驗(4000株/畝),平均畝產563.1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7.3 %。
適宜地區:全省中高肥力地推廣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
1、播期和密度:6月10日前播種,每畝密度4000株。
2、田間管理:播前用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拌種;苗期少施肥,注意蹲苗,大喇叭口期重施肥,并注意氮磷鉀配合使用。
3、適時收獲:籽粒乳腺消失出現黑粉層收獲,充分發揮高產潛力。
9、品種名稱:新單26
審定編號:豫審玉2008009
選育單位:河南省新鄉市農業科學院
品種來源:(328/04白)×新7紅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98天。株型緊湊,全株葉片20片,株高256cm,穗位高108cm;雄穗分枝13-15個,花藥黃色,花絲紅色;果穗筒型,穗長18cm,穗粗5.1cm,穗行數16,行粒數38.8,黃粒,紅軸,半馬齒型,千粒重300g,出籽率89%。
抗性鑒定:2005年經河北省農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種鑒定:高抗瘤黑粉病(病株率0.0%)、矮花葉病(病株率4.0%);抗大斑病(3級)、彎孢菌葉斑病(3級);中抗小斑病(5級)、莖腐病(病株率20.0%)、玉米螟(5.3級)。
品質分析:2006年經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品質分析:籽粒粗蛋白質10.57%,粗脂肪4.80%,粗淀粉72.10%,賴氨酸0.32%,容重770g/L。品質達到普通玉米1等級部標,飼料用玉米1等級部標,高淀粉玉米3等級部標。
產量表現:2005年省區試(4000株/畝1組),平均畝產640.2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0.7%;2006年續試(4000株/畝1組),平均畝產505.9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3.9%。2007年省生產試驗(4000株/畝),平均畝產554.1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5.6%。
適宜地區:全省中高肥力地推廣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
1、播期和密度:6月10日前播種,每畝密度4000株。
2、田間管理:苗期注意用殺蟲劑防治?馬、蚜蟲、粘蟲和棉鈴蟲,確保苗期苗壯;大喇叭口期重施攻穗肥,同時用殺蟲顆粒劑丟芯,防治玉米螟。
10、品種名稱:新單29
審定編號:豫審玉2008010
選育單位:河南省新鄉市農業科學院
品種來源:新2247×Lx9801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96天。株型緊湊,全株葉片數20片左右,株高275cm,穗位高103cm;幼苗健壯,葉色濃綠,葉鞘淺紅色,第一葉尖端為卵圓形;雄穗分枝數中等,雄穗穎片淺紅色,花藥黃色,花絲紅色;果穗筒型,穗長17cm,穗粗5.3cm,穗行數16.0,行粒數39.5;粒色黃白,白軸,半馬齒型,千粒重335g,出籽率88%。
抗性鑒定:2006年經河北省農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種鑒定:高抗矮花葉病(病株率0.0%);抗大斑病(3級);中抗小斑病(5級)、莖腐病(病株率11.5%)、瘤黑粉病(病株率9.1%);感彎孢菌葉斑病(7級)、玉米螟(7.8級)。
品質分析:2007年經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品質分析:籽粒粗蛋白質10.56%,粗脂肪4.24%,粗淀粉72.48%,賴氨酸0.31%,容重730g/L。籽粒品質達到普通玉米1等級部標,飼料用玉米1等級部標,高淀粉玉米2等級部標。
產量表現:2006年省區試(3500株/畝1組),平均畝產468.5kg,比對照浚單18增產6.3%;2007年續試(3500株/畝1組),平均畝產559.7kg,比對照浚單18增產6.2%。2007年省生產試驗(3500株/畝B組),平均畝產527.0kg,比對照浚單18增產7.6%。
適宜地區:全省中高肥力地推廣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
1、播期和密度:6月10日前播種,每畝密度3500-4000株。
2、田間管理:苗期注意用殺蟲劑防治?馬、蚜蟲、粘蟲和棉鈴蟲,確保苗齊、苗勻、苗壯;大喇叭口期重施攻穗攻粒肥,同時用殺蟲顆粒劑丟芯,防治玉米螟。
11、品種名稱:金富36
審定編號:豫審玉2008011
選育單位:駐馬店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駐14×駐12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98天。株型平展,全株葉片20片,株高286?,穗位高121?;第一片葉匙形,幼苗葉鞘紫色;雄穗分枝數17-19個,穎殼淡紅色,花藥紫色,花絲綠色;果穗筒型,穗長18.1?,穗粗5.1?,穗行數16.5,行粒數38.3,籽粒黃色,淺紅軸,硬粒型,千粒重291.3g,出籽率86.5%。
抗性鑒定:2006年經河北省農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種鑒定:高抗彎孢菌葉斑病(1級)、莖腐病(病株率5.0%);抗瘤黑粉病(病株率4.2%)、矮花葉病(病株率7.7%)、大斑病(3級);感小斑病(7級)、玉米螟(7.7級)。
品質分析:2006年經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品質分析:籽粒粗蛋白質11.91%,粗脂肪3.55%,粗淀粉71.29%,賴氨酸0.32%,容重750g/L。籽粒品質達到普通玉米1等級部標;飼料用玉米1等級部標。
產量表現: 2006年省區試(3500株/畝1組),平均畝產515.1kg,比對照浚單18增產10.0%;2007年續試(3500株/畝1組),平均畝產560.2kg,比對照浚單18增產6.3%。2007年省生產試驗(3500株/畝B組),平均畝產528.0kg,比對照浚單18增產7.9%。
適宜地區:全省中高肥力地推廣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
1、播期和密度:5月20日-6月15日播種,每畝密度3500株。
2、田間管理:足墑播種,一播全苗;大喇叭口期一次性施入或前重后輕的分期施肥畝追施純氮20kg左右,并注意磷鉀肥配合施用。大喇叭口期和灌漿期注意防治玉米螟。及時排澇灌水。
3、適時收獲:玉米籽粒胚乳線消失或籽粒尖端出現黑色層時收獲,以充分發揮其增產潛力。
12、品種名稱:洛玉6號
審定編號:豫審玉2008012
選育單位:洛陽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品種來源:ZK05-1×ZK02-2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97天。株型平展,全株葉片數20片,株高260cm,穗位高110cm;幼苗葉鞘淺紫色,第一葉尖端形狀圓,第四葉葉緣綠色;雄穗分枝數中,雄穗穎片綠色,花藥黃色,花絲綠色;果穗圓筒-中間型,穗長17.7cm,穗粗5.4cm,穗行數17.1,行粒數35.2,籽粒黃白色,白軸,硬粒型,千粒重302.6g,出籽率87.7%。
抗性鑒定:2006年經河北省農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種鑒定:高抗彎孢菌葉斑病(1級)、小斑病(1級);抗矮花葉病(病株率10.0%);中抗大斑病(5級)、莖腐病(病株率20.8%)、玉米螟(6.5級);感瘤黑粉病(病株率16.7%)。
品質分析:2006年經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品質分析:籽粒粗蛋白質11.12%,粗脂肪5.02%,粗淀粉71.49%,賴氨酸0.31%,容重762g/L。籽粒品質達到普通玉米1等級部標,飼料用玉米1等級部標。
產量表現:2005年省區試(3500株/畝1組),平均畝產591.3kg,比對照浚單18增產4.8%;2006年續試(3500株/畝1組),平均畝產515.7kg,比對照浚單18增產10.1%。2007年省生產試驗(3500株/畝A組),平均畝產540.1kg,比對照浚單18增產8.2%。
適宜地區:全省中高肥力地推廣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
1、播期和密度:6月10日前播種,每畝種植密度3500株。
2、田間管理:苗期注意蹲苗,中后期保證充足的肥料供應,并注意氮磷鉀配合使用;注意防治薊馬、甜菜夜蛾等苗期害蟲。
3、適時收獲:玉米籽粒乳腺消失出現黑色層后收獲,以充分發揮該品種的高產潛力。
13、品種名稱:偃單8號
審定編號:豫審玉2008013
選育單位:偃師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偃101×偃043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96天。株型緊湊,全株葉片21左右,株高263cm,穗粒高120cm;幼苗綠色,芽鞘淺紫色,第一葉尖端圓形到匙形,第四葉葉緣淺紫色;雄穗分枝中等,花藥綠色,花絲淺紫色,苞葉適中;果穗筒型,穗長17.1cm,穗粗5.1cm,穗行數14.8-16.0,行粒數33.7-38.0,籽粒黃色,白軸,半馬齒型,千粒重337.8g,出籽率88.6%。
抗性鑒定:2006年經河北省農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種鑒定:高抗大斑病(1級)、莖腐病(病株率3.4%)、矮花葉病(病株率0.0%);抗小斑病(3級);中抗彎孢菌葉斑病(5級)、瘤黑粉病(病株率7.7%);感玉米螟(7.2級)。
品質分析:2007年經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品質分析:籽粒粗蛋白質9.17%,粗脂肪3.97%,粗淀粉74.16%,賴氨酸0.30%,容重712g/L。籽粒品質達到普通玉米1等級部標;飼料用玉米2等級部標;高淀粉玉米2等級部標。
產量表現:2006年省區試(3500株/畝2組),平均畝產477.81kg,比對照浚單18增產8.4%;2007年續試(3500株/畝2組),平均畝產593.6kg,比對照浚單18增產8.5%。2007年省生產試驗(3500株/畝A組),平均畝產544.0kg,比對照浚單18增產8.9%。
適宜地區:全省中等肥力地推廣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
1、播期和密度:6月10日前播種,每畝密度3500株。
2、田間管理:苗期注意防治薊馬、棉鈴蟲等害蟲;苗期追施磷鉀肥,少施氮肥;大喇叭口期重施氮肥,同時用辛硫磷或呋喃丹顆粒丟心,防治玉米螟。
3、適時收獲:籽粒乳線消失出現黑質層后收獲或待苞葉發黃后7-10天收獲,充分發揮該品種的高產潛力。
14、品種名稱:敦玉八號
審定編號:豫審玉2008014
選育單位:武漢敦煌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JM54×JL795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97天。株型半緊湊,全株葉片數21片,株高275cm,穗位高112cm;幼苗葉鞘紫色,第一葉尖端形狀圓到匙形,第四葉片邊緣綠色;雄穗分枝數中,雄穗穎片綠色,新鮮花藥綠色,花絲紫色;果穗圓筒型,穗長18.2cm,穗粗5.2cm,穗行數16.0-18.0,行粒數33.4,黃粒,白軸,馬齒型,千粒重314g,出籽率87.5%。
抗性鑒定:2007年經河北省農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種鑒定:高抗莖腐病(病株率0.0%);中抗小斑病(5級)、玉米螟(5.6級);感大斑病(7級)、彎孢菌葉斑病(7級)、瘤黑粉病(病株率12.5%),高感矮花葉病(病株率85.0%)。另外,高感粗縮病(病株率50.0%),抗南方銹病(3級)。
品質分析:2007年經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品質分析:籽粒粗蛋白質11.40%,粗脂肪3.60%,粗淀粉71.10%,賴氨酸0.32%,容重706g/L。籽粒品質達到普通玉米2等級部標,飼料用玉米2等級部標。
產量表現: 2006年省區試(3500株/畝2組),平均畝產478.1kg,比對照浚單18增產8.5%;2007年續試(3500株/畝2組),平均畝產606.9kg,比對照浚單18增產11.0%。2007年省生產試驗(3500株/畝B組),平均畝產530kg,比對照浚單18增產8.2%。
適宜地區:全省中高肥力地推廣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
1、播期和密度:6月10日前播種,每畝密度 3500株。
2、田間管理:用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拌種,苗期注意防治薊馬、棉鈴蟲等害蟲,保證苗齊苗壯;苗期少施肥,大喇叭口期重施肥,同時用辛硫磷顆粒丟芯,防治玉米螟。
3、適時收獲:玉米籽粒乳腺消失出現黑粉層后收獲,充分發揮該品種的高產潛力。
15、品種名稱:浚單28
審定編號:豫審玉2008015
選育單位:浚縣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浚50x×浚926?3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100天。株型緊湊,全株葉片20左右,株高270cm,穗位高121cm;芽鞘深紫色,幼苗葉鞘淺紫色,第一葉尖端橢圓形,第四葉葉緣綠色;雄穗分枝數中等,雄穗穎片淺紫色,花藥綠色,花絲綠色;果穗筒型,穗長14.9cm,穗粗5.3cm,穗行數18.0,行粒數33.0;黃粒,紅軸,半硬粒型,千粒重288g,出籽率89.1%。
抗性鑒定:2006年經河北省農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種鑒定:高抗彎孢菌葉斑病(1級)、莖腐病(病株率4.8%)、瘤黑粉病(病株率0.0%)、矮花葉病(病株率0.0%);抗小斑病(3級)、大斑病(3級);中抗玉米螟(6.2級)。
品質分析:2007年經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品質分析:籽粒粗蛋白質10.81%,粗脂肪4.52%,粗淀粉71.91%,賴氨酸0.32%,容重777g/L。籽粒品質達到普通玉米1等級部標,飼料用玉米1等級部標。
產量表現:2006年省區試(3500株/畝2組),平均畝產462.2kg,比對照浚單18增產4.9%;2007年續試(3500株/畝1組),平均畝產558.5kg,比對照浚單18增產6.0%。2007年省生產試驗(3500株/畝A組),平均畝產538.8kg,比對照浚單18增產7.9%。
適宜地區:全省中等肥力地推廣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
1、播期和密度:6月10日前播種,每畝密度3500-4000株。
2、田間管理:用玉米專用包衣劑對種子進行藥劑處理,苗期注意防治薊馬、棉鈴蟲等蟲害;苗期少施肥,大喇叭口期重施肥,同時用辛硫磷顆粒劑丟心,防治玉米螟和蚜蟲。
3、適時收獲:玉米籽粒乳腺消失出現黑粉層后收獲,充分發揮該品種的高產潛力。
16、品種名稱:農樂168
審定編號:豫審玉2008016
選育單位:新鄉市種子公司、新鄉市農樂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品種來源:H157× NL167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98天。株型緊湊,全株葉片20左右,株高260cm,穗位高110cm;幼苗葉鞘紫色,第一葉尖端圓到匙形,第四葉葉緣綠色;雄穗分枝數中等,雄穗穎片綠色,花藥淺紫色,花絲淺紫色;果穗筒型,穗長17.2cm,穗粗5.3cm,穗行數16.6,行粒數37.0,黃粒,白軸,半馬齒型,千粒重322.2g,出籽率89.1%。
抗性鑒定:2006年經河北省農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種鑒定:高抗矮花葉病(病株率0.0%);抗小斑病(3級)、大斑病(3級)、彎孢菌葉斑病(3級);中抗莖腐病(病株率20.8%)、瘤黑粉病(病株率7.4%);高感玉米螟(9.0級)。
品質分析:2007年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品質分析:籽粒粗蛋白質10.14%,粗脂肪4.66%,粗淀粉70.08%,賴氨酸0.33%,容重737g/L。籽粒品質達到普通玉米1等級部標;飼料用玉米1等級部標。
產量表現:2006年省區試(3500株/畝2組),平均畝產480.3kg,比對照浚單18增產9.0%;2007年續試(3500株/畝2組),平均畝產606.3kg,比浚單18增產10.8%。2007年省生產試驗(3500株/畝A組),平均畝產550.6kg,比對照浚單18增產10.3%。
適宜地區:全省中等肥力地推廣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
1、播期和密度:6月10日前播種,每畝密度3500-4000株。
3、田間管理:苗期施入氮、磷、鉀復合肥每畝30kg,播種前整地施有機肥;大喇叭口期畝追尿素30kg,撒顆粒劑防治玉米螟。
17、品種名稱:金誠508
審定編號:豫審玉2008017
選育單位:河南金苑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金系522×金系865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96天。株型半緊湊,全株葉片20左右,株高269cm,穗位高114cm;幼苗葉鞘紫色,第一葉尖端橢圓,第四葉葉緣淺紫色;雄穗分枝數中等,雄穗穎片淺紫色,花藥黃色,花絲淺粉紅色;果穗筒型,穗長17.7cm,穗粗4.8cm,穗行數14-16,行粒數40.7,黃粒,白軸,馬齒型,千粒重282.9g,出籽率89.9%。
抗性鑒定:2006年經河北省農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種鑒定:高抗彎孢菌葉斑病(1級)、矮葉花病(病株率0.0%);抗大斑病(3級)、瘤黑粉病(病株率4.3%);中抗莖腐病(病株率21.1%)、小斑病(5級);感玉米螟(7.7級)。
品質分析:2007年經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品質分析:籽粒粗蛋白質10.34%,粗脂肪4.34%,粗淀粉72.86%,賴氨酸0.31%,容重762g/L。籽粒品質達到普通玉米1等級部標。
產量表現:2006年省區試(3500株/畝1組),平均畝產525.1kg,比對照浚單18增產12.2%;2007年續試(3500株/畝1組),平均畝產572.3kg,比對照浚單18增產8.6%。2007年省生產試驗(3500株/畝1組),平均畝產541.8kg,比對照浚單18增產8.5%。
適宜地區:全省中高肥力地推廣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
1、播期和密度:6月10日前播種,每畝密度3500株。
2、田間管理:播前用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拌種,防治地下害蟲;苗期注意防治薊馬、棉鈴蟲等害蟲,保證苗齊苗壯;大喇叭口期重施肥,同時用辛硫磷顆粒丟芯,防治玉米螟。
3、適時收獲:籽粒乳腺消失黑粉層出現時收獲,充分發揮增產潛力。
18、品種名稱:科大16
審定編號:豫審玉2008018
選育單位:洛陽市綠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K12× D26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98天。株型半緊湊型,全株葉片數22,株高262cm,穗位高113cm;幼苗葉鞘綠色,第一葉尖端橢圓形;雄穗分枝中等,花藥淺紫色,花絲綠色,苞葉中;穗筒型,穗長18.2cm,穗粗5.3cm,穗行數15.6,行粒數36.5,黃粒,紅軸,半馬齒型,千粒重322.8g,出籽率86.3%。
抗性鑒定; 2006年經河北省農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種鑒定:高抗小斑病(1級)、瘤黑粉病(病株率0.0%)、矮花葉病(病株率0.0%)、玉米螟(3.5級);抗莖腐病(病株率7.1%);中抗彎孢菌葉斑病(5級);感大斑病(7級)。
品質分析:2007年經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品質分析:籽粒粗蛋白質10.95%,粗脂肪3.90%,粗淀粉71.55%,賴氨酸0.32%,容重756g/L。籽粒品質達到普通玉米1等級部標;飼料用玉米1等級部標。
產量表現:2006年省區試(3500株/畝3組),平均畝產502.0kg,比對照浚單18增產3.0%;2007年續試(3500株/畝2組),平均畝產577.7kg,比對照浚單18增產5.6%。2007年省生產試驗(3500株/畝B組),平均畝產529.0kg,比對照浚單18增產8%。
適宜地區:全省中等肥力地推廣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
1、播期和密度:5月25-6月15日播種,每畝密度3000-3500株。
2、種子處理:播前用20%的福克懸浮種衣劑包衣防治苗期病蟲害。
3、合理施肥:苗期少施,大喇叭口期重施,每畝施尿素40-50kg,施肥時注意氮磷鉀合理搭配。
4、適時收獲:籽粒乳腺消失或籽粒尖端出現黑色層時收獲。
19、品種名稱:囤玉118
審定編號:豫審玉2008019
選育單位:河南省金囤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J75×昌7-2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99天。株型半緊湊,全株葉片20左右,株高241cm,穗位高100cm;幼苗葉鞘綠色,苗勢整齊健壯,根系發達,莖稈韌性強;雄穗分枝多,花藥淺紫色,花絲淺紫色;果穗筒-錐型,穗長18.8cm,穗粗4.8cm,穗行數14.2,穗粒數40,黃粒,白軸,籽粒半硬粒型,千粒重332.1g,出籽率89.3%。
抗性鑒定:2005年經河北省農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種鑒定:高抗矮花葉病(病株率3.9%);抗小斑病(3級)、莖腐病(病株率6.9%);中抗大斑病(5級);感瘤黑粉病(病株率12.0%);高感彎孢菌葉斑病(9級)、玉米螟(9.0級)。
品質分析:2005年經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品質分析:籽粒粗蛋白質9.29%,粗脂肪4.77%,粗淀粉74.09%,賴氨酸0.30%,容重766g/L。品質達到普通玉米1等級部標;飼料用玉米2等級部標;高淀粉玉米2等級部標。
產量表現:2005年省區試(3500株/畝1組),平均畝產591.1kg,比對照浚單18增產4.7%;2006年續試(3500株/畝1組),平均畝產484.3kg,比對照浚單18增產3.4%。2007年省生產試驗(3500株/畝A組),平均畝產552.8kg,比對照浚單18增產10.7%。
適宜地區:全省中高肥力地推廣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
1、播期和密度:麥壟套種宜在麥收前7-10天播種,夏播宜在6月上旬,中上肥力地塊每畝密度3500-3800株。
2、田間管理:施肥應氮磷鉀配合使用,追肥宜“前輕、中重、后補”;澆好拔節水、抽雄水和灌漿水;抽雄前在大喇叭口期及時丟心防治玉米螟,兼治蚜蟲。
20、品種名稱:鄭彩糯948
審定編號:豫審玉2008020
選育單位: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鄭白糯Twwx8112×鄭黑糯Tbwx08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93天。株型緊湊,全株葉片20左右,株高240cm,穗位高102cm;幼苗葉鞘綠色,第一葉尖端圓到匙形,第四葉葉緣綠色;雄穗分枝數中等,雄穗穎片綠色,花藥黃色,花絲青色;果穗圓錐-中間型,穗長19cm,穗粗4cm,穗行數14,行粒數35,黃、白、黑、紫等五彩粒,白軸,硬粒型,千粒重300g,出籽率85%。
抗性鑒定:2004-2005年河北省農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種鑒定:高抗瘤黑粉病(病株率0.0%)、矮花葉病(病株率0.0%)、莖腐病(病株率0.0%);抗小斑病(1級);中抗大斑病(5級)、彎孢菌葉斑病(5級)、玉米螟(5.1級)。綜合田間情況,抗病性強,較抗蟲。
品質分析:2004-2005兩年經農業部農技中心品管處指定單位(河南農業大學鄭州國家玉米改良分中心)測定:鮮食糯玉米籽粒粗淀粉(干基)含量為66.96%-72.03%,支鏈淀粉/粗淀粉為98.39-99.95%。
2006年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品質分析:籽粒粗蛋白質10.85%,粗脂肪6.43%,粗淀粉66.72%,賴氨酸0.40%,直鏈淀粉1.52%。
產量表現:2004年國家黃淮海玉米區域試驗(鮮食糯玉米二組),平均畝鮮穗產量697.5kg,比對照蘇玉糯1號增產8.0%;2005年續試(國家鮮食糯玉米二組),平均畝鮮穗產量684.2kg,比對照蘇玉糯1號增產16.3%。
適宜地區:全省各地做鮮食玉米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
1、隔離種植:采用播期、時間或空間與其他玉米隔離種植,保證品質。
2、合理密植:每畝種植4000-4500株。
3、田間管理:鄭彩糯948耐高肥水,在田間肥水管理上,從苗期到鮮穗收獲的乳熟期一促到底;在施肥的種類上,以有機肥為主,減少化肥施用量,并注意增施磷鉀肥,在播種時施足復合肥;防治玉米螟危害果穗。
4、適時采收,及時出售或加工,確保產品質量:在乳熟期收獲,大約在授粉(吐絲)后20-27天,根據氣候和用途可適當提前或推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