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種類:玉米
審定編號:桂審玉2025047號
品種名稱:青青1號
申 請 者:廣西青青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育 種 者:廣西青青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南寧市正昊農業科學研究院
品種來源:WZH552×WZH401C(參試名:青單2301)
特征特性:生育期春季平均117.4天,秋季平均108.3天,苗期評定上,后期田間綜合評定中上,株型平展。芽鞘色為紫色,第一葉頂端圓到匙形,全生育期葉片數21片,葉片綠色,葉緣紫色,莖“之”字形狀弱,雄穗一級分枝數12.5個,花藥顏色為紫色,花絲顏色為紫色,穎片基部顏色綠,穎殼綠色,稃尖綠色;果穗與莖稈夾角≤45°,穗柄長,苞葉長度短。2023年春秋兩季聯合體區域試驗:株高272.2cm,穗位高114.7cm,穗筒型,籽粒黃色半馬型,果穗外觀中,軸色紅色,穗長17.1cm,穗粗5.1cm,禿尖長0.7cm,穗行幅度12~18行,平均穗行數15.4,平均行粒數33.2粒,單穗粒重148.4g,日產量4.7公斤,百粒重34.8克,出籽率81.7%。空桿率1%,倒伏率1%,倒折率0%,倒伏倒折之和1%,雙穗率0%,田間調查大斑病1~5級,平均1.9級,小斑病1~5級,平均1.7級,紋枯病病情指數11.5%,穗粒腐病1.4%,莖腐病0.3%,南方銹病1~3級,平均1.1級,青枯病0.7%,白斑病平均1.9級。2024年春秋兩季聯合體生產試驗:倒伏率0~1.4%,平均0.2%;倒折率0~0.6%,平均0%;倒伏倒折之和0.3%,倒伏倒折之和大于10%的試點比例為0%;大斑病1~5級,平均2.5級;小斑病1~5級,平均3.5級;紋枯病病情指數為1~22.2%,平均8.8%;穗粒腐病0~3級,平均1.4級;南方銹病1~5級,平均2.2級;青枯病0~18.1%,平均0.5%。抗性鑒定結果:感(S)紋枯病,中抗(MR)擬輪枝鐮孢穗腐病,中抗(MR)大斑病,中抗(MR)南方銹病,中抗(MR)莖腐病,感(S)小斑病。容重752g/L,粗蛋白8.96%,粗脂肪4.53%,粗淀粉74.42%,賴氨酸0.3%。
產量表現:根據廣西“科研”玉米聯合體試驗資料,2023年聯合體區域試驗春季平均畝產536.6公斤,比對照桂單162增產8.9%,增產點次71.4%;秋季平均畝產509.5公斤,比對照桂單162增產6.7%,增產點次71.4%;春秋兩季平均畝產523.1公斤,比對照桂單162增產7.8%,增產點次71.4%。2024年聯合體生產試驗春季平均畝產471.4公斤,比對照桂單162增產5.3%,增產點次83.3%;秋季平均畝產505公斤,比對照桂單162增產1.7%,增產點次66.7%;春秋兩季平均畝產488.2公斤,比對照桂單162增產3.4%,增產點次75%。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春播宜在當地氣溫穩定在12℃以上為適播期,秋播宜在立秋前10天種植較適宜。2、提高播種質量,保證一次性播種全苗。3、種植密度:平原丘陵地3500~3800株/畝,山坡地3000-3200株/畝。4、加強田間管理及定苗。5、科學施肥,施足基肥,早施苗肥,巧施攻稈肥,重施攻苞肥。6、注意防治紋枯病和小斑病。7、苞葉變黃并“干殼”、乳線消失、籽粒黑層出現時,及時采收,及時晾曬。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廣西普通玉米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廣西全區春、秋季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