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關單位:
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水稻不育系鑒定辦法》,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選育的4個水稻不育系已通過專家鑒定,現予以公示。公示期為30天(自2025年3月25日至2025年4月23日)。如有異議,請在公示期內以書面形式向廣西壯族自治區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辦公室反映。
聯系人:陳華文;電話:0771-2182783,13737088829,地址:南寧市七星路135號廣西壯族自治區種子管理站品種管理科;郵編:530022。
附件:1.2025年第二批水稻不育系公示名單
2.水稻不育系簡介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辦公室
2025年3月25日
附件1
2025年第二批水稻不育系公示名單
|
序號
|
名稱
|
選育單位
|
|
1
|
那良A
|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
|
|
2
|
平豐A
|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
|
|
3
|
霽豐A
|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
|
|
4
|
思豐A
|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
|
附件2
水稻不育系簡介
1、那良A
品種名稱:那良A(水稻不育系)
選育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
選育人員:張月雄、秦 鋼、劉 馳、黃大輝、韋敏益、
馬增鳳、羅同平、周小龍
品種來源:那豐A×(那豐B/銀豐B)F5
特征特性:株葉型集散適中,葉片綠色,葉鞘綠色,稃尖、柱頭白色,谷殼淺黃色。株高84.1cm,劍葉平均長18.5cm,主穗長26.6 cm,平均穗粒數286.7粒,谷粒長9.2 mm,長寬比4.0,千粒重22.0克。在南寧種植,早季3月初播種,主莖葉片14-15葉;晚季7月上旬播種,播始歷期 69天左右。田間鑒定不育系群體 4320株,無缺株現象,無可育株,不育株率100%。花時較早且集中,始花后第3~5天為開花盛期。晴天上午9:30左右始花,10:30-11:30為開花高峰期,午前花占當日開花數的80.2%,開穎時間長,角度較大;柱頭總外露率88.1%,其中雙邊外露率60.7%。田間技術鑒定結果:花粉不育度為100%,典敗率100%;檢查田間套袋150穗,共32490粒(平均每穗216.6粒),結實粒0粒,套袋自交不育度為100%。據農業農村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杭州)分析結果,那良B主要米質指標:糙米率83.6%,整精米率50.9%,精米率67.0%,堊白度1.7%,透明度1級,堿消值7.0級,膠稠度80.0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2.5%,粒長6.3毫米,長寬比3.8。據廣西農科院植保所鑒定,苗葉瘟3級,穗瘟損失率5.0級,抗性綜合指數 5.5,抗性評價中感;白葉枯病病情級別7級,抗性評價感。
鑒定意見:那良A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100%,套袋自交不育度為100%,達到三系不育系標準,可在生產上應用。
2、平豐A
品種名稱:平豐A(水稻不育系)
選育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
選育人員:黃大輝、張月雄、秦 鋼、劉 馳、馬增鳳、韋敏益、羅同平、周小龍、何 娟
品種來源:豐田A×(桂B/美B)F5
特征特性:株葉型集散適中,葉片綠色,葉鞘綠色,稃尖、柱頭白色,谷殼淺黃色。株高80.5cm,劍葉平均長22.6cm,主穗長23.1cm,平均穗粒數180.2粒,谷粒長9.0 mm,長寬比3.4,千粒重18.5克。在南寧種植,早季3月初播種,主莖葉片13-14葉;晚季7月上旬播種,播始歷期 63天左右。花時較早且集中,始花后第3~5天為開花盛期。晴天上午9:30左右始花,10:30-11:30為開花高峰期,午前花占當日開花數的79.2%,開穎時間長,角度較大;柱頭總外露率85.9%,其中雙邊外露率57.3%。田間技術鑒定結果:花粉不育度為100%,典敗率100%;檢查田間套袋128穗,共22822粒(平均每穗178.3粒),結實粒0粒,套袋自交不育度為100%。據農業農村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杭州)分析結果,平豐B主要米質指標:糙米率80.2%,精米率63.9%,整精米率35.1%,堊白度4.9%,堊白米率14%,透明度4級,堿消值4.0級,膠稠度84毫米,直鏈淀粉含量9.8%,粒長5.1毫米,長寬比3.1。據廣西農科院植保所抗性鑒定,苗葉瘟3級,穗瘟損失率9級,抗性綜合指數7.5,抗性評價感;白葉枯病病情級別3級,抗性評價中抗。
鑒定意見:平豐A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100%,套袋自交不育度為100%,達到三系不育系標準,可在生產上應用。
3、霽豐A
品種名稱:霽豐A(水稻不育系)
選育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
選育人員:劉 馳、黃大輝、張月雄、秦 鋼、馬增鳳、韋敏益、周小龍
品種來源:青A×[(桂B/天B)F4//(桂B//光稃/187R)F3 ]
特征特性:株葉型集散適中,葉片綠色,葉鞘、稃尖、柱頭紫色,谷殼淺黃色。株高86.8cm,劍葉平均長23.8cm,主穗長22.6cm,平均穗粒數157.2粒,谷粒長9.0 mm,長寬比4.0,千粒重16.5克。在南寧種植,早季3月初播種,主莖葉片14-15葉;晚季7月上旬播種,播始歷期 70天左右。花時較早且集中,始花后第3~5天為開花盛期。晴天上午9:30左右始花,10:30-11:30為開花高峰期,午前花占當日開花數的78.6%,開穎時間長,角度較大;柱頭總外露率75.9%,其中雙邊外露率51.2%。田間技術鑒定結果:花粉不育度為100%,典敗率100%;檢查田間套袋140穗,共22960粒(平均每穗164.0粒),結實粒0粒,套袋自交不育度為100%。據農業農村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杭州)分析結果,霽豐B(原編號:HJ437)主要米質指標:糙米率82.5%,精米率66.6%,整精米率54.2%,堊白度3.8%,透明度2級,堿消值4.0級,膠稠度80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3.9%,粒長5.6毫米,長寬比3.4。據廣西農科院植保所抗性鑒定,苗葉瘟5級,穗瘟損失率7級,抗性綜合指數7.0,抗性評價感;白葉枯病病情級別5級,抗性評價中感。
鑒定意見:霽豐A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100%,套袋自交不育度為100%,達到三系不育系標準,可在生產上應用。
4、思豐A
品種名稱:思豐A(水稻不育系)
選育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
選育人員:黃大輝、秦 鋼、劉 馳、張月雄、馬增鳳、韋敏益、羅同平、周小龍、何 娟
品種來源: 天A×(盟B/美B)F5
特征特性:株型緊湊,葉片綠色,葉鞘、稃尖、柱頭紫色,谷殼淺黃色。株高84.6cm,劍葉平均長22.3cm,主穗長24.2cm,平均穗粒數164.0粒,谷粒長9.7mm,長寬比3.7,千粒重22.0克。在南寧種植,早季3月初播種,主莖葉片13-14葉;晚季7月上旬播種,播始歷期 68天左右。花時較早且集中,始花后第3~5天為開花盛期。晴天上午9:30左右始花,11:00-12:00為開花高峰期,午前花占當日開花數的79.8%,開穎時間長,角度較大;柱頭總外露率86.3%,其中雙邊外露率61.4%。田間技術鑒定結果:花粉不育度為99.93%,其中典敗99.79%,染敗0.14%,正常花粉0.07%;檢查田間套袋130穗,共21450粒(平均每穗165.0粒),結實粒0粒,套袋自交不育度為100%。據農業農村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杭州)分析結果,思豐B主要米質指標:糙米率81.1%,精米率68.8%,整精米率34.0%,堊白度14.4%,透明度2級,堿消值4.2級,膠稠度73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7.1%,粒長6.8毫米,長寬比3.7。據廣西農科院植保所抗性鑒定,苗葉瘟3級,穗瘟損失率9級,抗性綜合指數7.5,抗性評價感;白葉枯病病情級別7級,抗性評價感。
鑒定意見:思豐A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99.93%,套袋自交不育度為100%,達到三系不育系標準,可在生產上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