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品種 » 省審品種 » 正文

2024年度浙江省主要農作物品種初審通過品種公示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5-03-09  來源:  瀏覽次數:826
 
  浙江省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辦公室關于2024年度浙江省主要農作物品種初審通過品種的公示

      根據《浙江省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辦法》規定,浙江省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辦公室于2025年2月17—19日在杭州召開2024年度主要農作物品種初審會,初審通過了“浙早226”等57個品種,其中擴季品種3個,現予以公示。公示期2025年3月8日—4月7日,公示期內如有異議,可向浙江省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辦公室反映,并提供書面說明材料(包括異議內容、異議人姓名、身份證號碼以及手機號碼、電子郵件等聯系方式),異議單位書面說明材料需加蓋單位公章。

      聯系人:浙江省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辦公室 劉鑫。

      通訊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鳳起東路29號。

      聯系電話:0571-86757065。

      附件:1.初審通過品種目錄

      2.初審通過品種簡介

      浙江省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辦公室

      2025年3月7日   

附件1

 初審通過品種目錄

(一)推薦審定品種

序號

作物類別

品種名稱

品種原名

親本來源

申請者

育種者

1

早秈稻

浙早226

 

1503/舜達135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俞法明、呂陽、翟榮榮、葉靖、繆添惠)

2

早秈稻

中組67

 

中嘉早17/甬秈409

中國水稻研究所

中國水稻研究所(梁燕、楊長登)

3

早秈稻

佳豐占116

 

Z15-04/18ET-94-2

中國水稻研究所、浙江勿忘農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勿忘農種業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勿忘農種業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水稻研究所(張偉、陳宏法、圣忠華、房玉偉、唐紹清)

4

早秈稻

中組167

 

中組58/金15-45

中國水稻研究所

中國水稻研究所(梁燕、楊長登、季芝娟、曾宇翔 )

5

早秈稻

嘉早豐1號

 

ZD91/ZF200

浙江可得豐種業有限公司

浙江可得豐種業有限公司、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姚海根、曹郁青、姚海明、張翯、曹飛燕)

6

早秈稻

中早88

 

中早46/臺早16-40

中國水稻研究所

安徽華碩五谷種業有限公司、中國水稻研究所(馬良勇、陳俊宇、張華麗、汪銀泉、周誠)

7

單季常規粳稻

鑒湖糯1號

 

紹糯176/浙糯65

紹興市舜達種業有限公司、紹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紹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紹興市舜達種業有限公司(趙鵬珂、張莉、謝迪、陶才生)

8

單季常規粳稻

潤香糯2號

 

16秋EX66/潤香3號

寧波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生物技術研究所、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病毒學與生物技術研究所

寧波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生物技術研究所、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病毒學與生物技術研究所(嚴成其、王栩鳴、畢繼安、周潔、鮑根良)

9

單季秈粳雜交稻

甬優107

 

甬粳18A×F277

寧波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寧波種業股份有限公司(馬榮榮、王曉燕、陸永法、周華成、蔡克鋒 )

10

單季秈粳雜交稻

春優157

 

春江157A×T27

中國水稻研究所

中國水稻研究所、杭州富陽金土地種業有限公司(林建榮、吳明國、宋昕蔚、施勇烽、華宇峰)

11

單季秈粳雜交稻

申豐優3號

 

21A×FR13

中國水稻研究所

中國水稻研究所、上海市農業科學院、浙江可得豐種業有限公司(董國軍、錢前、曹郁青、黃慶、曹黎明)

12

單季秈粳雜交稻

浙杭優575

 

浙杭K2A×中恢575

中國水稻研究所

中國水稻研究所(唐紹清、胡培松、圣忠華、胡時開、陳宏法)

13

單季秈粳雜交稻

春誠優618

 

春江68A×誠恢17

杭州眾誠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眾誠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中國水稻研究所(董智云、吳明國、林建榮、劉林、宋昕蔚)

14

單季秈粳雜交稻

春優688

 

春江68A×T8

中國水稻研究所

中國水稻研究所、江西先農種業有限公司(林建榮、吳明國、宋昕蔚、施勇烽、華宇峰)

15

單季秈粳雜交稻

甬優93

 

甬粳18A×F247

寧波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寧波種業股份有限公司(馬榮榮、王曉燕、陸永法、周華成、蔡克鋒 )

16

單季秈粳雜交稻

浙禾優265

 

浙禾2A×TD65

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浙江勿忘農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姚堅、張世璽、唐昌華、陳佑源、侯凡)

17

單季雜交秈稻

浙豐優63

嘉豐優663

浙豐1A×FR63

浙江可得豐種業有限公司

浙江可得豐種業有限公司、金華市可得豐農業科學研究所、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曹郁青、張利英、黃慶、鄭利欣、余守武)

18

單季雜交秈稻

中兩優656

 

767S×19HT-656

中國水稻研究所

中國水稻所(胡培松、唐紹清、圣忠華、焦桂愛、邵高能)

19

單季雜交秈稻

8優410

 

8A×浙恢M410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王建軍、宋建、范宏環、崔永濤、唐立群)

20

單季雜交秈稻

湘兩優16

 

廣湘24S×T16

中國水稻研究所

中國水稻研究所、湖南年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林建榮、吳明國、宋昕蔚、施勇烽、華宇峰)

21

單季雜交秈稻

之兩優9號

 

5012S×NQ9

中國水稻研究所

中國水稻研究所(馬良勇、陳俊宇、張華麗、汪銀泉)

22

連作雜交秈稻

深兩優35

兩優35

08S×T35

中國水稻研究所

中國水稻研究所、杭州富陽金土地種業有限公司(林建榮、吳明國、宋昕蔚、施勇烽、華宇峰)

23

連作秈粳雜交稻

甬優139

 

甬粳9號A×F327

寧波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寧波種業股份有限公司(馬榮榮、王曉燕、陸永法、周華成、蔡克鋒)

24

連作秈粳雜交稻

浙粳優1413

 

浙粳14A×浙農恢2113

浙江省農業科學科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浙江勿忘農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浙江勿忘農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張小明、葉勝海、唐昌華、翟榮榮、湛立偉)

25

連作秈粳雜交稻

華中優27

 

華中2A×T27

中國水稻研究所

浙江勿忘農種業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水稻研究所(林建榮、唐昌華、吳明國、侯凡、宋昕蔚)

26

連作晚粳稻

嘉禾661

 

嘉禾239/嘉粳5888

浙江禾天下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禾天下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黃海祥、來樂春、王弋、丁正權、楊羽嬌)

27

連作晚粳稻

浙科粳121

 

81/浙粳96

浙江科誠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科誠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劉化宙、麻人方、黃祥俊、龍啟勇、陳瓊)

28

連作晚粳稻

秀水香1號

 

嘉禾218//秀水134/南粳46

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浙江唐頌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姚海根、姚海明、陸強、陳財林)

29

連作晚粳稻

嘉糯59

59

33/嘉16

浙江禾天下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浙江禾天下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浙江勿忘農種業股份有限公司(高榮村、王弋、張呈祥、張愛偉、陸金根)

30

連作晚粳稻

甬粳41

 

秀水09//嘉33/秀水110///秀水134/寧84

寧波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寧波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姜潔鋒、黃宣、金林燦、施賢波、應泉盛)

31

鮮食甜玉米

浙科甜8號

 

X998×J5141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浙江勿忘農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杜龍崗、王美興、任夢云、黃益峰)

32

鮮食甜玉米

科甜玉858

 

C2BS26×GL27HS

浙江科誠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科誠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玉米與特色旱糧研究所(譚禾平、趙福成、陳瓊、王桂躍、劉化宙)

33

鮮食甜玉米

脆白甜101

 

C2BS26×BS178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玉米與特色旱糧研究所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玉米與特色旱糧研究所(譚禾平、趙福成、包斐、侯俊峰、王桂躍)

34

鮮食甜玉米

浙甜737

 

7401ZA316×12hi307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玉米與特色旱糧研究所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玉米與特色旱糧研究所(吳振興、呂桂華、郭國錦、陳堅劍、李向楠)

35

鮮食甜玉米

艾米歌808

 

T109×TE147

浙江米歌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米歌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36

鮮食甜玉米

溫玉甜1號

 

珍珠白×溫795

溫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溫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岳高紅、潘彬榮、劉永安、黃業昌、徐倩雅)

37

鮮食甜玉米

新甜66

 

XZ001×XZ002

新昌縣種子有限公司

新昌縣種子有限公司(梁曉中、石益挺、章文斌、過鴻英、陳銀根)

38

鮮食糯玉米

金甜糯663

 

JNK5010×TN48-2

杭州綠豐種子有限公司

北京金農科種子科技有限公司

39

鮮食糯玉米

浙科糯11號

 

N19×Z1F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甘肅省宇翔種業有限責任公司(杜龍崗、王美興、黃益峰、任夢云)

40

鮮食糯玉米

浙科糯818

 

ZH28×TN932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甘肅省宇翔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甘肅省宇翔種業有限責任公司(杜龍崗、任夢云、王美興、黃益峰、張義)

41

鮮食糯玉米

糯玉192

 

W372-121×TNY1210-1121

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農學系、浙江大學海南研究院

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農學系、浙江大學海南研究院(胡偉民、權曉康、宋文堅、關亞靜、胡晉)

42

鮮食糯玉米

科甜糯958

 

w1722×Bls62b

浙江科誠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科誠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玉米與特色旱糧研究所(趙福成、譚禾平、陳瓊、王桂躍、劉化宙)

43

鮮食糯玉米

浙糯玉25

 

浙糯G004×浙雙DA911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玉米與特色旱糧研究所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玉米與特色旱糧研究所(呂桂華、郭國錦、陳堅劍、吳振興、李向楠)

44

鮮食糯玉米

浙鳳糯9號

 

N202-7×Y202

浙江勿忘農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勿忘農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勿忘農種業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朱金慶、沈年偉、許巖、張蓮英、張泉鋒)

45

鮮食糯玉米

香雨甜糯1939

 

SD135×ST699

杭州銀韓種子有限公司

杭州銀韓種子有限公司(包超波、張麗云、豐寶華、施鴻鑫、陳佳麒)

46

普通玉米

農林玉5號

 

HM5826×H442F

浙江農林大學

浙江農林大學、襄陽惠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王曉敏、趙光武、李靜涵)

47

普通玉米

富玉917

 

WY-9×4綠

安徽省創富種業有限公司

安徽省創富種業有限公司、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宿遷農科所、海南錦色春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劉曉飛、趙玉廷、王衛軍、崔小平、孫寶林)

48

鮮食春大豆

浙農27

浙農2301

臺灣292/JP-31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浙江勿忘農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浙江勿忘農種業股份有限公司(龔亞明、張古文、劉娜、馮志娟、卜遠鵬)

49

干籽秋大豆

衢秋9號

 

南農99-6/南農88-31

衢州市農業林業科學研究院

衢州市農業林業科學研究院、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雷俊、許竹溦、袁鳳杰、邵曉偉、汪壽根)

50

小麥

嘉麥191

 

P24/南農9918

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郎淑平、馬燕欣、王暉)

51

小麥

浙華麥1969

 

華矮01/華麥2566 // 加引261/川麥42

浙江農林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浙江農林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胡鑫,孫東發,戎均康)

52

棉花

中棉所99029

 

中植棉2號×中棉1279

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楊代剛、李威、劉艷改、張飛、裴小雨)

53

桑蠶

星絲路1號

 

中系:秋(金黃色Nistari×豐1、秋豐)·鳳(黃3A×池)
日系:金(金黃色Nistari×54A、白玉)·禹(HJA×湖)

紹興市大禹蠶種制造有限責任公司、湖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貴州遵義星絲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紹興市大禹蠶種制造有限責任公司、湖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貴州遵義星絲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趙根松、趙麗華、梅山標、占鵬飛、尉賢鑫)

54

桑蠶

2018×日2018

 

2018:夏C(菁松A×繡源C)·夏D(菁松B×繡源C)日2018:秋C(皓月A×錦天E)·秋D(皓月B×錦天E)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蠶桑與茶葉研究所、紹興市大禹蠶種制造有限責任公司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蠶桑與茶葉研究所、紹興市大禹蠶種制造有限責任公司(周文林、葉愛紅、武雪會、薛向紅、尉賢鑫)

 

(二)擴季品種

序號

作物類別

審定編號

品種名稱

品種來源

申請者

育種者

原種植季節

擬擴種季節

1

常規粳稻

浙審稻2016002

67

66/秀水123

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浙江勿忘農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浙江勿忘農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李金軍、唐昌華、陸金根、高榮村)

浙江省單季稻種植

連作晚稻種植

2

秈粳雜交稻

浙審稻2020018

甬優31

甬粳15A×F5703

寧波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寧波種業股份有限公司(馬榮榮、王曉燕、陸永法、周華成、蔡克鋒)

浙江省單季稻種植

連作晚稻種植

3

秈粳雜交稻

浙審稻2017021

甬優7860

甬粳78A×F6860

寧波市種子有限公司

寧波市種子有限公司(馬榮榮、王曉燕、陸永法、周華成、蔡克鋒)

浙江省單季稻種植

連作晚稻種植

附件2

初審通過品種簡介

(一)推薦審定品種

      1.水稻品種

      品種名稱:浙早226

      申請者: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

      育種者: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俞法明、呂陽、翟榮榮、葉靖、繆添惠)

      品種來源:浙1503/舜達135

      特征特性:該品種植株較高,株型適中,分蘗力中等,劍葉挺直,葉色中綠,穗型較大,著粒較密,結實率中等。谷粒短粒形,稃尖稈黃色、無芒。兩年省區試平均全生育期114.2天,比對照中早39長1.0天。該品種兩年區試平均畝有效穗19.4萬,株高94.8厘米,每穗總粒數151.9粒,實粒數125.2粒,結實率82.8%,千粒重24.9克。

      品質與抗性: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2023-2024年抗性鑒定,穗瘟損失率最高3級,稻瘟病綜指數4.3,為中感;白葉枯病最高7級,為感。經中國水稻研究所稻作技術研究與發展中心2023-2024年鑒定,白背飛虱最高7級,為感蟲。經農業農村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2023-2024年檢測,平均整精米率58.2%,長寬比2.1,堊白粒率83.5%,堊白度15.3%,透明度4級,堿消值6級,膠稠度64mm,直鏈淀粉含量26.8%,米質各項指標綜合評價均為農業行業標準《食用稻品種品質》普通。

      產量表現:2023年浙江省早秈稻區試平均畝產571.4公斤,比對照中早39增產4.0%,未達顯著水平;2024年區試平均畝產552.5公斤,比對照增產4.7%,達顯著水平。兩年省區試平均畝產561.9公斤,比對照增產4.3%。202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56.9公斤,比對照增產6.1%。

      栽培注意事項:適當增加落田苗,后期控制氮肥用量,不宜斷水過早,注意病蟲害防治。

      初審意見:該品種屬中遲熟常規早秈稻,田間生長整齊一致,植株較高,長勢繁茂,分蘗力中等,莖稈粗壯,后期轉色好,谷色黃亮。豐產性好。適宜在浙江省作早秈稻種植。

      2.水稻品種

      品種名稱:中組67

      申請者:中國水稻研究所

      育種者:中國水稻研究所(梁燕、楊長登)

      品種來源:中嘉早17/甬秈409

      特征特性:該品種株高中等,株型適中,分蘗力中等,劍葉挺直,穗型較大,著粒較密,結實率中等。谷粒短粒形,稃尖稈黃色、無芒。兩年省區試平均全生育期113.6天,比對照中早39長0.4天。該品種兩年區試平均畝有效穗20.5萬,株高92.7厘米,每穗總粒數138.7粒,實粒數111.7粒,結實率81.3%,千粒重24.7克。

      品質與抗性: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2023-2024年抗性鑒定,穗瘟損失率最高3級,稻瘟病綜指數4.0,為中抗;白葉枯病最高9級,為高感。經中國水稻研究所稻作技術研究與發展中心2023-2024年鑒定,白背飛虱最高9級,為高感。經農業農村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2023-2024年檢測,平均整精米率58.8%,長寬比2.0,堊白粒率84.0%,堊白度12.8%,透明度4級,堿消值5.9級,膠稠度64.5mm,直鏈淀粉含量27.5%,米質各項指標綜合評價均為農業行業標準《食用稻品種品質》普通。

      產量表現:2023年浙江省早秈稻區試平均畝產566.8公斤,比對照中早39增產3.1%,未達顯著水平;2024年區試平均畝產563.3公斤,比對照增產6.7%,達極顯著水平。兩年省區試平均畝產565.1公斤,比對照增產4.9%。202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57.0公斤,比對照增產6.1%。

      栽培注意事項:適當增加落田苗,后期控制氮肥用量,不宜斷水過早,注意病蟲害防治。

      初審意見:該品種屬中遲熟常規早秈稻,田間生長整齊一致,植株中等,長勢繁茂,分蘗力中等,莖稈較粗壯,后期轉色好,谷色黃亮。豐產性好。適宜在浙江省作早秈稻種植。

      3.水稻品種

      品種名稱:佳豐占116

      申請者:中國水稻研究所、浙江勿忘農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勿忘農種業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育種者:浙江勿忘農種業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水稻研究所(張偉、陳宏法、圣忠華、房玉偉、唐紹清)

      品種來源:Z15-04/18ET-94-2

      特征特性:該品種株高中等,株型較緊湊,分蘗力較強,劍葉挺直,葉色中綠,穗型中等,著粒較稀,結實率中等。谷粒中長粒形,稃尖稈黃色、無芒。兩年省區試平均全生育期114.3天,比對照中早39長1.2天。該品種兩年區試平均畝有效穗21.5萬,株高94.6厘米,每穗總粒數118.5粒,實粒數101.3粒,結實率85.3%,千粒重27.1克。

      品質與抗性: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2023-2024年抗性鑒定,穗瘟損失率最高1級,稻瘟病綜指數2.3,為中抗;白葉枯病最高5級,為中感。經中國水稻研究所稻作技術研究與發展中心2023-2024年鑒定,白背飛虱最高5級,為中抗。經農業農村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2023-2024年檢測,平均整精米率54.6%,長寬比3.2,堊白粒率9.0%,堊白度1.3%,透明度2級,堿消值6.5級,膠稠度78mm,直鏈淀粉含量15.9%,米質各項指標綜合評價均為農業行業標準《食用稻品種品質》二等。

      產量表現:2023年浙江省早秈稻區試平均畝產548.3公斤,比對照中早39減產0.2%,未達顯著水平;2024年區試平均畝產568.4公斤,比對照增產7.7%,達極顯著水平。兩年省區試平均畝產558.4公斤,比對照增產3.7%。202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53.0公斤,比對照增產5.3%。

      栽培注意事項:適當增加落田苗,后期控制氮肥用量,不宜斷水過早,注意病蟲害防治。

      初審意見:該品種屬中遲熟常規早秈稻,田間生長整齊一致,植株中等,長勢繁茂,分蘗力較強,后期轉色好,谷色黃亮。適宜在浙江省作早秈稻種植。

      4.水稻品種

      品種名稱:中組167

      申請者:中國水稻研究所

      育種者:中國水稻研究所(梁燕、楊長登、季芝娟、曾宇翔 )

      品種來源:中組58/金15-45

      特征特性:該品種株高中等,株型適中,分蘗力中等,劍葉挺直,葉色中綠,穗型較大,著粒較密,結實率中等。谷粒短粒形,稃尖紫色、無芒。兩年省區試平均全生育期109.2天,比對照中早39短3.4天。該品種兩年區試平均畝有效穗19.1萬,株高84.6厘米,每穗總粒數138.5粒,實粒數122.6粒,結實率88.7%,千粒重25.4克。

      品質與抗性: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2022-2023年抗性鑒定,穗瘟損失率最高5級,稻瘟病綜指數5.8,為中感;白葉枯病最高7級,為感。經中國水稻研究所稻作技術研究與發展中心2022-2023年鑒定,白背飛虱最高9級,為高感。經農業農村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2022-2023年檢測,平均整精米率54.2%,長寬比2.0,堊白粒率75%,堊白度12.4%,透明度4級,堿消值5.6級,膠稠度65mm,直鏈淀粉含量29.1%,米質各項指標綜合評價均為農業行業標準《食用稻品種品質》普通。

      產量表現:2022年浙江省早秈稻區試平均畝產547.5公斤,比對照中早39增產4.1%,未達顯著水平;2023年區試平均畝產554.1公斤,比對照增產2.2%,未達顯著水平。兩年省區試平均畝產550.8公斤,比對照增產3.2%。202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38.1公斤,比對照增產5.2%。

      栽培注意事項:適當增加落田苗,后期控制氮肥用量,不宜斷水過早,注意病蟲害防治。

      初審意見:該品種屬中遲熟常規早秈稻,田間生長整齊一致,株高中等,分蘗力中等,莖稈粗壯,后期轉色好,谷色黃亮。豐產性好。適宜在浙江省作早秈稻種植。

      5.水稻品種

      品種名稱:嘉早豐1號

      申請者:浙江可得豐種業有限公司

      育種者:浙江可得豐種業有限公司、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姚海根、曹郁青、姚海明、張翯、曹飛燕)

      品種來源:ZD91/ZF200

      特征特性:該品種植株中等,株型適中,分蘗力中等,劍葉挺直,葉色綠,穗型中等,著粒中等,結實率中等。谷粒中粒形,稃尖稈黃色、無芒。兩年省區試平均全生育期109.2天,比對照甬秈15長0.6天。該品種兩年區試平均畝有效穗20.1萬,株高79.6厘米,每穗總粒數130.9粒,實粒數109.7粒,結實率83.9%,千粒重26.0克。

      品質與抗性: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2023-2024年抗性鑒定,穗瘟損失率最高3級,稻瘟病綜指數4.0,為中抗;白葉枯病最高0級,為高抗。經中國水稻研究所稻作技術研究與發展中心2023-2024年鑒定,白背飛虱最高7級,為感。經農業農村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2023-2024年檢測,平均整精米率57.3%,長寬比2.2,堊白粒率63%,堊白度10.1%,透明度3級,堿消值6.8級,膠稠度70mm,直鏈淀粉含量15.8%,米質各項指標綜合評價均為農業行業標準《食用稻品種品質》普通。

      產量表現:2023年浙江省早秈稻區試平均畝產527.8公斤,比對照甬秈15增產0.9%,未達顯著水平;2024年區試平均畝產557.1公斤,比對照增產3.1%,未達顯著水平。兩年省區試平均畝產542.5公斤,比對照增產2.0%。202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29.6公斤,比對照增產3.6%。

      栽培注意事項:適當增加落田苗,控制肥力,不宜斷水過早,注意病蟲害防治。

      初審意見:該品種屬早熟常規早秈稻,田間生長整齊一致,植株中等,分蘗力中等,后期轉色好,谷色黃亮。適宜在浙江省作早秈稻種植。

      6.水稻品種

      品種名稱:中早88

      申請者:中國水稻研究所

      育種者:安徽華碩五谷種業有限公司、中國水稻研究所(馬良勇、陳俊宇、張華麗、汪銀泉、周誠)

      品種來源:中早46/臺早16-40

      特征特性:該品種株高中等,株型適中,分蘗力中等,劍葉挺直,葉色中綠,穗型較大,著粒較密,結實率中等。谷粒短粒形,稃尖稈黃色、無芒。兩年省區試平均全生育期111.6天,比對照中早39短1.0天。該品種兩年區試平均畝有效穗18.4萬,株高97.5厘米,每穗總粒數138.9粒,實粒數124.4粒,結實率89.7%,千粒重26.3克。

      品質與抗性: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2022-2023年抗性鑒定,穗瘟損失率最高3級,稻瘟病綜指數4.5,為中感;白葉枯病最高7級,為感。經中國水稻研究所稻作技術研究與發展中心2022-2023年鑒定,白背飛虱最高9級,為高感。經農業農村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2022-2023年檢測,平均整精米率54.3%,長寬比2.1,堊白粒率68.5%,堊白度12.7%,透明度4級,堿消值5.4級,膠稠度58mm,直鏈淀粉含量28.2%,米質各項指標綜合評價均為農業行業標準《食用稻品種品質》普通。

      產量表現:2022年浙江省早秈稻區試平均畝產555.4公斤,比對照中早39增產5.5%,未達顯著水平;2023年區試平均畝產551.1公斤,比對照增產1.7%,未達顯著水平。兩年省區試平均畝產553.3公斤,比對照增產3.6%。202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44.0公斤,比對照增產6.4%。

      栽培注意事項:適當增加落田苗,后期控制氮肥用量,不宜斷水過早,注意病蟲害防治。

      初審意見:該品種屬中遲熟常規早秈稻,田間生長整齊一致,株高中等,長勢繁茂,分蘗力中等,莖稈粗壯,后期轉色好,谷色黃亮。豐產性好。適宜在浙江省作早秈稻種植。

      7.水稻品種

      品種名稱:鑒湖糯1號

      申請者:紹興市舜達種業有限公司、紹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育種者:紹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紹興市舜達種業有限公司(趙鵬珂、張莉、謝迪、陶才生)

      品種來源:紹糯176/浙糯65

      特征特性:該品種植株較高,株型適中,分蘗力中等,劍葉挺直,葉色黃綠,穗型中等,著粒密度中等,結實率較好。谷粒短粒形,稃尖稈黃色、無芒。兩年省區試平均全生育期156.4天,比對照秀水134長0.4天。畝有效穗19.5萬,株高114.1厘米,每穗總粒數147.6粒,實粒數130.4粒,結實率88.4%,千粒重22.6克。

      品質與抗性: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2022-2023年抗性鑒定,穗瘟損失率最高5級,稻瘟病綜合指數5.8,為中感;白葉枯病最高5級,為中感;經中國水稻研究所稻作技術研究與發展中心2022-2023年鑒定,褐飛虱最高9級,為高感。經農業農村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2022-2023年檢測,平均整精米率68.6%,長寬比2.0,堿消值6.9級,膠稠度98.5mm,直鏈淀粉含量0.4%,米質各項指標綜合評價分別為農業行業標準《食用稻品種品質》三等和一等。

      產量表現:2023年浙江省單季晚粳稻區試平均畝產615.4公斤,比對照秀水134減產2.5%,未達顯著水平;2022年區試平均畝產528.4公斤,比對照減產2.9%,未達顯著水平。兩年平均畝產571.9公斤,比對照減產2.7%。202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53.7公斤,比對照減產1.3%。

      栽培注意事項:后期控制氮肥用量,不宜斷水過早,注意病蟲害防治。

      初審意見:該品種屬單季常規晚粳稻,田間生長整齊一致,植株較高,分蘗力中等,后期轉色好,谷色黃亮。豐產性較好。適宜在浙江省作單季晚稻種植。

      8.水稻品種

      品種名稱:潤香糯2號

      申請者:寧波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生物技術研究所、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病毒學與生物技術研究所

      育種者:寧波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生物技術研究所、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病毒學與生物技術研究所(嚴成其、王栩鳴、畢繼安、周潔、鮑根良)

      品種來源:16秋EX66/潤香3號

      特征特性:該品種株高中等,株型緊湊,分蘗力中等,劍葉挺直,葉色黃綠,穗型偏小,著粒密度中等,結實率較好。谷粒短粒形,稃尖稈黃色、無芒。兩年省區試平均全生育期155.6天,比對照秀水134長0.4天,畝有效穗17.9萬,株高99.6厘米,每穗總粒數119.4粒,實粒數107.1粒,結實率89.3%,千粒重28.1克。

      品質與抗性: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2022-2023年抗性鑒定,穗瘟損失率最高5級,稻瘟病綜合指數5,為中感;白葉枯病最高3級,為中抗;經中國水稻研究所稻作技術研究與發展中心2022-2023年鑒定,褐飛虱最高9級,為高感。經農業農村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2022-2023年檢測,平均整精米率68.3%,長寬比1.7,堿消值6.8級,膠稠度100mm,直鏈淀粉含量0.3%,米質各項指標綜合評價分別為農業行業標準《食用稻品種品質》三等和一等。

      產量表現:2023年浙江省單季晚粳稻區試平均畝產573.2公斤,比對照秀水134減產9.6%,達極顯著水平;2022年區試平均畝產490.9公斤,比對照減產7.8%,達顯著水平。兩年平均畝產532.1公斤,比對照減產8.7%。202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14.6公斤,比對照減產5.6%。

      栽培注意事項:后期控制氮肥用量,不宜斷水過早,注意病蟲害防治。

      初審意見:該品種屬單季常規晚粳糯稻,田間生長整齊一致,株高中等,分蘗力中等,后期轉色好,谷色黃亮。豐產性較好。適宜在浙江省作單季晚稻種植。

      9.水稻品種

      品種名稱:甬優107

      申請者:寧波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育種者:寧波種業股份有限公司(馬榮榮、王曉燕、陸永法、周華成、蔡克鋒 )

      品種來源:甬粳18A×F277

      特征特性:該品種株高中等,株型緊湊,分蘗力中等,劍葉挺直,葉色黃綠,穗型中等,著粒密,結實率較高。谷粒橢圓粒形,稃尖稈黃色、有芒。兩年省區試平均全生育期151.2天,比對照甬優1540長6.8天。畝有效穗11.6萬,株高118.9厘米,每穗總粒數304.7粒,實粒數247.1粒,結實率81.1%,千粒重25.3克。

      品質與抗性: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2022-2023年抗性鑒定,穗瘟損失率最高3級,稻瘟病綜合指數2.5,為中抗;白葉枯病最高5級,為中感;經中國水稻研究所稻作技術研究與發展中心2022-2023年鑒定,褐飛虱最高9級,為高感。經農業農村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2022-2023年檢測,平均整精米率67.0%,長寬比2.2,堊白粒率6.0%,堊白度1.2%,透明度1級,堿消值7級,膠稠度74.0mm,直鏈淀粉含量15.7%,米質各項指標綜合評價分別為團體標準《食用稻品種品質分級》(T/ZNZ 050-2021)二等和一等。

      產量表現:2023年浙江省單季秈粳雜交稻區試平均畝產665.5公斤,比對照甬優1540減產4.1%,未達顯著水平;2022年區試平均畝產639.8公斤,比對照減產9.0%,達極顯著水平。兩年省區試平均畝產652.7公斤,比對照減產6.6%。202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45.7 公斤,比對照減產2.4%。

      栽培注意事項:后期控制氮肥用量,不宜斷水過早,注意病蟲害防治。

      初審意見:該品種屬單季秈粳雜交稻,田間生長整齊一致,株高中等,分蘗力中等,后期轉色好,谷色黃亮。豐產性較好。適宜在浙江省作單季晚稻種植。

      10.水稻品種

      品種名稱:春優157

      申請者:中國水稻研究所

      育種者:中國水稻研究所、杭州富陽金土地種業有限公司(林建榮、吳明國、宋昕蔚、施勇烽、華宇峰)

      品種來源:春江157A×T27

      特征特性:該品種植株較高,株型適中,分蘗力中等,劍葉寬挺,葉色綠,穗型大,著粒密,結實率較高。谷粒短粒形,稃尖稈黃色。兩年省區試平均全生育期148.7天,比對照甬優1540長4.3天,畝有效穗13.3萬,株高122.4厘米,每穗總粒數334.7粒,實粒數265.7粒,結實率79.4%,千粒重24.2克。

      品質與抗性: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2022-2023年抗性鑒定,穗瘟損失率最高3級,稻瘟病綜合指數4.5,為中感;白葉枯病最高7級,為感;經中國水稻研究所稻作技術研究與發展中心2022-2023年鑒定,褐飛虱最高9級,為高感。經農業農村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2022-2023年檢測,平均整精米率66.3%,長寬比2.1,堊白粒率10.5%,堊白度1.5%,透明度1級,堿消值6.9級,膠稠度70.0mm,直鏈淀粉含量16.8%,米質各項指標綜合評價分別為分別為農業行業標準《食用稻品種品質》普通和團體標準《食用稻品種品質分級》(T/ZNZ 050-2021)一等。

      產量表現:2023年浙江省單單季秈粳雜交稻區試平均畝產723.1公斤,比對照甬優1540增產4.2%,未達顯著水平;2022年區試平均畝產683.6公斤,比對照減產2.7%,未達顯著水平。兩年平均畝產703.4公斤,比對照增產0.8%。202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43.7公斤,比對照減產2.7%。

      栽培注意事項:后期控制氮肥用量,不宜斷水過早,注意病蟲害防治。

      初審意見:該品種屬單季秈粳雜交稻,田間生長整齊一致,植株較高,分蘗力中等,后期轉色好,谷色黃亮。豐產性較好。適宜在浙江省作單季晚稻種植。

      11.水稻品種

      品種名稱:申豐優3號

      申請者:中國水稻研究所

      育種者:中國水稻研究所、上海市農業科學院、浙江可得豐種業有限公司(董國軍、錢前、曹郁青、黃慶、曹黎明)

      品種來源:申21A×FR13

      特征特性:該品種株高中等,株型適中,分蘗力中等,劍葉長挺,葉色濃綠,穗型中等,著粒密,結實率較高。谷粒短粒形,稃尖稈黃色、偶有芒。兩年省區試平均全生育期149.3天,比對照甬優1540長3.5天,畝有效穗11.9萬,株高122.1厘米,每穗總粒數342.4粒,實粒數280.6粒,結實率82.0%,千粒重24.0克。

      品質與抗性: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2023-2024年抗性鑒定,穗瘟損失率最高3 級,稻瘟病綜合指數3.8,為中抗;白葉枯病最高7級,為感;經中國水稻研究所稻作技術研究與發展中心2023-2024年鑒定,褐飛虱最高9級,為高感。經農業農村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2023-2024年檢測,平均整精米率66.2%,長寬比2.2,堊白粒率19.5%,堊白度3.7%,透明度1.5級,堿消值5.0級,膠稠度73.0mm,直鏈淀粉含量13.3%,米質各項指標綜合評價分別為農業行業標準《食用稻品種品質》普通和團體標準《食用稻品種品質分級》(T/ZNZ 050-2021)三等。

      產量表現:2024年浙江省單季秈粳雜交稻區試平均畝產673.4公斤,比對照甬優1540增產 2.2%,未達顯著水平;2023年區試平均畝產720.4公斤,比對照增產3.8%,未達顯著水平。兩年平均畝產696.9公斤,比對照增產3.0%。202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69.5公斤,比對照減產0.2%。

      栽培注意事項:后期控制氮肥用量,不宜斷水過早,注意病蟲害防治。

      初審意見:該品種屬單季秈粳雜交稻,田間生長整齊一致,株高中等,分蘗力中等,后期轉色好,谷色黃亮。適宜在浙江省作單季晚稻種植。

      12.水稻品種

      品種名稱:浙杭優575

      申請者:中國水稻研究所

      育種者:中國水稻研究所(唐紹清、胡培松、圣忠華、胡時開、陳宏法)

      品種來源:浙杭K2A×中恢575

      特征特性:該品種株高中等,株型適中,分蘗力中等,劍葉較挺,穗型中等,著粒中等,結實率較高。谷粒長粒形,稃尖稈黃色、無芒。兩年省區試平均全生育期148.7天,比對照甬優1540長4.5天,畝有效穗15.4萬,株高127.9厘米,每穗總粒數228.4粒,實粒數182.7粒,結實率80.0%,千粒重25.2克。

      品質與抗性: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2023-2024年抗性鑒定,穗瘟損失率最高3級,稻瘟病綜合指數3.5,為中抗;白葉枯病最高5級,為中感;經中國水稻研究所稻作技術研究與發展中心2023-2024年鑒定,褐飛虱最高9級,為高感。經農業農村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2023-2024年檢測,平均整精米率56.7%,長寬比2.9,堊白粒率16.5%,堊白度3.1%,透明度1.5級,堿消值6.7級,膠稠度71.5mm,直鏈淀粉含量15.4%。米質各項指標綜合評價分別為農業行業標準《食用稻品種品質》二等和團體標準《食用稻品種品質分級》(T/ZNZ 050-2021)二等。

      產量表現:2024年浙江省單季秈粳雜交稻區試平均畝產605.2公斤,比對照甬優1540減產2.3%,未達顯著水平;2023年區試平均畝產675.2公斤,比對照增產2.1%,未達顯著水平。兩年平均畝產640.2公斤,與對照平產。202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53.0 公斤,比對照減產2.4%。

      栽培注意事項:后期控制氮肥用量,不宜斷水過早,注意病蟲害防治。

      初審意見:該品種屬單季秈粳雜交稻,田間生長整齊一致,株高中等,分蘗力中等,莖稈粗壯,抗倒性較好,后期轉色好,谷色黃亮。豐產性較好。適宜在浙江省作單季晚稻種植。

      13.水稻品種

      品種名稱:春誠優618

      申請者:杭州眾誠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育種者:杭州眾誠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中國水稻研究所(董智云、吳明國、林建榮、劉林、宋昕蔚)

      品種來源:春江68A×誠恢17

      特征特性:該品種株高中等,株型緊湊,分蘗力中等,劍葉較挺,穗型較大,著粒中等,結實率較好。谷粒中粒形,稃尖稈黃色、無芒。兩年省區試平均全生育期144.6天,比對照甬優1540長0.3天,畝有效穗13.0萬,株高128.6厘米,每穗總粒數292.8粒,實粒數239.6粒,結實率81.8%,千粒重23.7克。

      品質與抗性: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2023-2024年抗性鑒定,穗瘟損失率最高3 級,稻瘟病綜合指數3.9,為中抗;白葉枯病最高5級,為中感;經中國水稻研究所稻作技術研究與發展中心2023-2024年鑒定,褐飛虱最高9級,為高感。經農業農村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2023-2024年檢測,平均整精米率63.2%,長寬比2.8,堊白粒率11.5%,堊白度2.8%,透明度2.0級,堿消值6.6級,膠稠度74.0mm,直鏈淀粉含量14.6%。米質各項指標綜合評價分別為團體標準《食用稻品種品質分級》(T/ZNZ 050-2021)二等和農業行業標準《食用稻品種品質》二等。

      產量表現:2024年浙江省單季秈粳雜交稻區試平均畝產613.4公斤,比對照甬優1540減產1.0%,未達顯著水平;2023年區試平均畝產666.0公斤,比對照增產0.7%,未達顯著水平。兩年平均畝產639.7公斤,比對照減產0.1%。202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57.9公斤,比對照減產1.7%。

      栽培注意事項:后期控制氮肥用量,不宜斷水過早,注意病蟲害防治。

      初審意見:該品種屬單季秈粳雜交稻,田間生長整齊一致,株高中等,分蘗力中等,莖稈粗壯,抗倒性較好,后期轉色好,谷色黃亮。豐產性較好。適宜在浙江省作單季晚稻種植。

      14.水稻品種

      品種名稱:春優688

      申請者:中國水稻研究所

      育種者:中國水稻研究所、江西先農種業有限公司(林建榮、吳明國、宋昕蔚、施勇烽、華宇峰)

      品種來源:春江68A×T8

      特征特性:該品種植株較高,株型適中,分蘗力強,劍葉較挺,穗型中等,著粒中等,結實率較高。谷粒長粒形,稃尖稈黃色、偶有芒。兩年省區試平均全生育期145.6天,比對照甬優1540長1.6天,畝有效穗12.9萬,株高135.0厘米,每穗總粒數274.8粒,實粒數218.1粒,結實率79.4%,千粒重26.0克。

      品質與抗性: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2023-2024年抗性鑒定,穗瘟損失率最高3級,稻瘟病綜合指數3.6,為中抗;白葉枯病最高5級,為中感;經中國水稻研究所稻作技術研究與發展中心2023-2024年鑒定,褐飛虱最高9級,為高感。經農業農村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2023-2024年檢測,平均整精米率53.8%,長寬比3.0,堊白粒率13.5%,堊白度2.2%,透明度2.0級,堿消值6.8級,膠稠度73.0mm,直鏈淀粉含量14.6%,米質各項指標綜合評價分別為團體標準《食用稻品種品質分級》(T/ZNZ 050-2021)二等和農業行業標準《食用稻品種品質》二等。

      產量表現:2024年浙江省單季秈粳雜交稻區試平均畝產617.2公斤,比對照甬優1540減產0.4%,未達顯著水平;2023年區試平均畝產661.3公斤,比對照增產0.2%,未達顯著水平。兩年平均畝產639.2公斤,比對照減產0.1%。202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50.6公斤,比對照減產2.3%。

      栽培注意事項:后期控制氮肥用量,不宜斷水過早,注意病蟲害防治。

      初審意見:該品種屬單季秈粳雜交稻,田間生長整齊一致,植株較高,分蘗力強,抗倒性一般,后期轉色好,谷色黃亮。豐產性較好。適宜在浙江省作單季晚稻種植。

      15.水稻品種

      品種名稱:甬優93

      申請者:寧波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育種者:寧波種業股份有限公司(馬榮榮、王曉燕、陸永法、周華成、蔡克鋒 )

      品種來源:甬粳18A×F247

      特征特性:該品種株高中等,株型緊湊,分蘗力中等,劍葉挺直,穗型中等,著粒較密,結實率較好。谷粒中長粒形,稃尖稈黃色、有芒。兩年省區試平均全生育期146.1天,比對照長5.8天。畝有效穗13.7萬,株高121.0厘米,每穗總粒數237.7粒,實粒數201.1粒,結實率84.6%,千粒重25.8克。

      品質與抗性: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2022-2023年抗性鑒定,穗瘟損失率最高3級,稻瘟病綜合指數2.5,為中抗;白葉枯病最高7級,為感;經中國水稻研究所稻作技術研究與發展中心2022-2023年鑒定,褐飛虱最高9級,為高感。經農業農村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2022-2023年檢測,平均整精米率56.2%,長寬比2.7,堊白粒率13.5%,堊白度2.2%,透明度3級,堿消值5.7級,膠稠度80.0mm,直鏈淀粉含量15.7%,米質各項指標綜合評價分別為農業行業標準《食用稻品種品質》普通和團體標準《食用稻品種品質分級》(T/ZNZ 050-2021)二等。

      產量表現:2023年浙江省單季秈粳雜交稻區試平均畝產643.4公斤,比對照甬優1540減產2.6%,未達顯著水平;2022年區試平均畝產632.0公斤,比對照增產1.2%,未達顯著水平。兩年平均畝產637.7公斤,比對照減產0.7%。202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50.1公斤,比對照減產2.3%。

      栽培注意事項:后期控制氮肥用量,不宜斷水過早,注意病蟲害防治。

      初審意見:該品種屬單季秈粳雜交稻,田間生長整齊一致,株高中等,分蘗力中等,莖稈粗壯,抗倒性較好,后期轉色好,谷色黃亮。豐產性較好。適宜在浙江省作單季晚稻種植。

      16.水稻品種

      品種名稱:浙禾優265

      申請者: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育種者: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浙江勿忘農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姚堅、張世璽、唐昌華、陳佑源、侯凡)

      品種來源:浙禾2A×TD65

      特征特性:該品種株高中等,株型適中,分蘗力中等,劍葉挺直,穗型較大,著粒中等,結實率較好。谷粒長粒形,稃尖稈黃色、有芒。兩年省區試平均全生育期137.4天,比對照甬優1540短2.8天。畝有效穗12.3萬,株高122.8厘米,每穗總粒數280.4粒,實粒數228.7粒,結實率81.6%,千粒重28.0克。

      品質與抗性: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2022-2023年抗性鑒定,穗瘟損失率最高3級,稻瘟病綜合指數3.6,為中抗;白葉枯病最高1級,為抗;經中國水稻研究所稻作技術研究與發展中心2022-2023年鑒定,褐飛虱最高9級,為高感。經農業農村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2022-2023年檢測,平均整精米率56.1%,長寬比3.0,堊白粒率6.5%,堊白度1.1%,透明度2級,堿消值5.6級,膠稠度81.5mm,直鏈淀粉含量14.2%,米質各項指標綜合評價分別為農業行業標準《食用稻品種品質》三等和團體標準《食用稻品種品質分級》(T/ZNZ 050-2021)三等。

      產量表現:2023年浙江省單季秈粳雜交稻區試平均畝產683.6公斤,比對照甬優1540增產3.4%,未達顯著水平;2022年區試平均畝產597.4公斤,比對照減產3.5%,達顯著水平。兩年平均畝產640.5公斤,比對照減產0.1%。202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53.8公斤,比對照減產1.8%。

      栽培注意事項:后期控制氮肥用量,不宜斷水過早,注意病蟲害防治。

      初審意見:該品種屬單季秈粳雜交稻,田間生長整齊一致,株高中等,分蘗力中等,莖稈粗壯,抗倒性較好,后期轉色好,谷色黃亮。豐產性較好。適宜在浙江省作單季晚稻種植。

      17.水稻品種

      品種名稱:浙豐優63

      申請者:浙江可得豐種業有限公司

      育種者:浙江可得豐種業有限公司、金華市可得豐農業科學研究所、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曹郁青、張利英、黃慶、鄭利欣、余守武)

      品種來源:浙豐1A×FR63

      特征特性:該品種株高中等,株型適中,分蘗力中等,劍葉挺直、略卷,葉色綠,穗型較大,著粒密度中等,結實率較高。谷粒長粒形,稃尖稈黃色、無芒。兩年省區試平均全生育期125.4天,比對照中浙優8號短5.2天;平均畝有效穗12.5萬,株高124.2厘米,每穗總粒數272.0粒,實粒數206.9粒,結實率77.1%,千粒重26.6克。

      品質與抗性: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2022-2023年抗性鑒定,穗瘟損失率最高5級,稻瘟病綜指數4.8,為中感;白葉枯病最高7級,為感;經中國水稻研究所稻作技術研究與發展中心2022-2023年鑒定,褐飛虱最高9級,為高感。經農業農村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2022-2023年檢測,平均整精米率70.8%,長寬比2.9,堊白粒率4.5%,堊白度0.9%,透明度2級,堿消值5.2級,膠稠度80.5mm,直鏈淀粉含量13.9%,米質各項指標綜合評價均為農業行業標準《食用稻品種品質》三等。

      產量表現:2022年浙江省單季雜交秈稻區試平均畝產606.6公斤,比對照中浙優8號增產2.4%,未達顯著水平;2023年區試平均畝產676.1公斤,比對照增產14.3%,未達顯著水平。兩年省區試平均畝產641.4公斤,比對照增產8.4%。202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61.6公斤,比對照增產13.8%。

      栽培注意事項:注意病蟲害防治,控制氮肥使用量,不宜斷水過早。

      初審意見:該品種屬單季雜交秈稻,田間生長整齊一致,株高中等,分蘗力中等,莖稈較粗,抗倒性一般,后期轉色好,谷色黃亮。豐產性較好。適宜在浙江省作單季晚稻種植。

      18.水稻品種

      品種名稱:中兩優656

      申請者:中國水稻研究所

      育種者:中國水稻所(胡培松、唐紹清、圣忠華、焦桂愛、邵高能)

      品種來源:中767S×19HT-656

      特征特性:該品種株高中等,株型適中,分蘗力中等,劍葉挺直,葉色綠,穗型中等,著粒密度中等,結實率較高。谷粒長粒形,稃尖稈黃色、無芒。兩年省區試平均全生育期127.9天,比對照中浙優8號短3.6天;平均畝有效穗15.9萬,株高126.3厘米,每穗總粒數181.2粒,實粒數163.3粒,結實率90.1%,千粒重24.4克。

      品質與抗性: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2023-2024年抗性鑒定,穗瘟損失率最高3級,稻瘟病綜指數2.8,為中抗;白葉枯病最高7級,為感;經中國水稻研究所稻作技術研究與發展中心2023-2024年鑒定,褐飛虱最高9級,為高感。經農業農村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2023-2024年檢測,平均整精米率55.8%,長寬比3.4,堊白粒率6.0%,堊白度1.1%,透明度2.0級,堿消值6.7級,膠稠度79mm,直鏈淀粉含量15.0%,米質各項指標綜合評價分別為農業行業標準《食用稻品種品質》二等和三等。

      產量表現:2023年浙江省單季雜交秈稻區試平均畝產610.4公斤,比對照中浙優8號增產3.2%,未達顯著水平;2024年區試平均畝產597.6公斤,比對照增產1.5%,未達顯著水平。兩年省區試平均畝產604.0公斤,比對照增產2.4%。202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05.1公斤,比對照增產1.7%。

      栽培注意事項:加強肥水管理,不宜斷水過早,注意病蟲害防治。

      初審意見:該品種屬單季雜交秈稻,田間生長整齊一致,株高中等,長勢繁茂,分蘗力中等,莖稈粗壯,后期轉色好,谷色黃亮。豐產性好。適宜在浙江省作單季晚稻種植。

      19.水稻品種

      品種名稱:廣8優410

      申請者: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

      育種者: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王建軍、宋建、范宏環、崔永濤、唐立群)

      品種來源:廣8A×浙恢M410

      特征特性:該品種株高中等,株型適中,分蘗力中等,劍葉寬挺,葉色綠,穗型較大,著粒較稀,結實率較高。谷粒長粒形,稃尖稈黃色、無芒。兩年省區試平均全生育期126.3天,比對照中浙優8號短4.3天;平均畝有效穗13.6萬,株高132.8厘米,每穗總粒數248.3粒,實粒數211.8粒,結實率85.4%,千粒重21.5克。

      品質與抗性: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2021-2022年抗性鑒定,穗瘟損失率最高5級,稻瘟病綜合指數3.9,為中抗;白葉枯病最高7級,為感;經中國水稻研究所稻作技術研究與發展中心2021-2022年鑒定,褐飛虱最高9級,為高感。經農業農村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2022-2023年檢測,平均整精米率52.3%,長寬比3.2,堊白粒率4%,堊白度0.9%,透明度1.5級,堿消值5.2級,膠稠度78.5mm,直鏈淀粉含量14.3%,米質各項指標綜合評價分別為農業行業標準《食用稻品種品質》一等和普通。

      產量表現:2022年浙江省單季雜交秈稻區試平均畝產595.4公斤,比對照中浙優8號增產0.6%,未達顯著水平;2023年區試平均畝產574.2公斤,比對照減產2.9%,未達顯著水平。兩年省區試平均畝產584.8公斤,比對照減產1.2%。202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64.3公斤,比對照減產5.1%。

      栽培注意事項:注意病蟲害防治,控制氮肥使用量,不宜斷水過早。

      初審意見:該品種屬單季雜交秈稻,田間生長整齊一致,株高中等,分蘗力中等,莖稈較粗,抗倒性一般,后期轉色好,谷色黃亮。豐產性較好。適宜在浙江省作單季晚稻種植。

      20.水稻品種

      品種名稱:湘兩優16

      申請者:中國水稻研究所

      育種者:中國水稻研究所、湖南年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林建榮、吳明國、宋昕蔚、施勇烽、華宇峰)

      品種來源:廣湘24S×T16

      特征特性:該品種株高中等,株型適中,分蘗力中等,劍葉長挺,葉色淡綠,穗型中等,著粒較稀,結實率較高。谷粒長粒形,稃尖稈黃色、無芒。兩年省區試平均全生育期128.7天,比對照中浙優8號短2.1天。該品種畝有效穗13.5萬,株高121.4厘米,每穗總粒數236.4粒,實粒數194粒,結實率82.4%,千粒重25.7克。

      品質與抗性: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2022-2023年抗性鑒定,穗瘟損失率最高3級,稻瘟病綜指數3.1,為中抗;白葉枯病最高7級,為感;經中國水稻研究所稻作技術研究與發展中心2022-2023年鑒定,褐飛虱最高9級,為高感。經農業農村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2022-2023年檢測,平均整精米率58.9%,長寬比3.2,堊白粒率16.0%,堊白度3.1%,透明度2級,堿消值6.0級,膠稠度83mm,直鏈淀粉含量21.6%,米質各項指標綜合評價分別為農業行業標準《食用稻品種品質》普通和二等。

      產量表現:2022年浙江省單季雜交秈稻區試平均畝產648.0公斤,比對照中浙優8號增產6.6%,未達顯著水平;2023年區試平均畝產616.2公斤,比對照增產7.0%,未達顯著水平。兩年省區試平均畝產632.1公斤,比對照增產6.8%。202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59.8公斤,比對照增產12.7%。

      栽培注意事項:加強肥水管理,不宜斷水過早,注意病蟲害防治。

      初審意見:該品種屬單季雜交秈稻,田間生長整齊一致,株高中等,分蘗力中等,抗倒性較好,后期轉色好,谷色黃亮。豐產性較好。適宜在浙江省作單季晚稻種植。

      21.水稻品種

      品種名稱:之兩優9號

      申請者:中國水稻研究所

      育種者:中國水稻研究所(馬良勇、陳俊宇、張華麗、汪銀泉)

      品種來源:之5012S×NQ9

      特征特性:該品種株高中等,株型適中,分蘗力中等,劍葉較挺,葉色淡綠,穗型中等,著粒較稀,結實率較高。谷粒長粒形,稃尖稈黃色、無芒。兩年省區試平均全生育期127.3天,比對照中浙優8號短3.6天。該品種畝有效穗13.9萬,株高120.6厘米,每穗總粒數200.4粒,實粒數171.4粒,結實率85.6%,千粒重29.0克。

      品質與抗性: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2022-2023年抗性鑒定,穗瘟損失率最高5級,稻瘟病綜指數5.0,為中感;白葉枯病最高7級,為感;經中國水稻研究所稻作技術研究與發展中心2022-2023年鑒定,褐飛虱最高9級,為高感。經農業農村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2022-2023年檢測,平均整精米率48.7%,長寬比3.1,堊白粒率15.5%,堊白度2.5%,透明度2級,堿消值7.0級,膠稠度76.5mm,直鏈淀粉含量16.0%,米質各項指標綜合評價分別為農業行業標準《食用稻品種品質》二等和普通。

      產量表現:2022年浙江省單季雜交秈稻區試平均畝產642.9公斤,比對照中浙優8號增產5.7%,未達顯著水平;2023年區試平均畝產611.6公斤,比對照增產6.2%,未達顯著水平。兩年省區試平均畝產627.2公斤,比對照增產6.0%。202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01.1公斤,比對照增產2.7%。

      栽培注意事項:加強肥水管理,不宜斷水過早,注意病蟲害防治。

      初審意見:該品種屬單季雜交秈稻,田間生長整齊一致,株高中等,分蘗力中等,抗倒性較好,后期轉色好,谷色黃亮。豐產性較好。適宜在浙江省作單季晚稻種植。

      22.水稻品種

      品種名稱:兩優35

      申請者:中國水稻研究所

      育種者:中國水稻研究所、杭州富陽金土地種業有限公司(林建榮、吳明國、宋昕蔚、施勇烽、華宇峰)

      品種來源:深08S×T35

      特征特性:該品種株高較高,株型適中,分蘗力中等,劍葉長挺,略內卷,穗型較大,著粒中等,結實率較高。谷粒長粒形,稃尖稈黃色、偶有芒。兩年省區試平均全生育期125.4天,比對照天優華占長1.9天。該品種畝有效穗14.1萬,株高115.1厘米,每穗總粒數227.1粒,實粒數178.1粒,結實率78.4%,千粒重25.7克。

      品質與抗性: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2023-2024年抗性鑒定,穗瘟損失率最高5級,稻瘟病綜指數4.3,為中感;白葉枯病最高7級,為感;經中國水稻研究所稻作技術研究與發展中心2023-2024年鑒定,褐飛虱最高9級,為高感。經農業農村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2023-2024年檢測,平均整精米率52.5%,長寬比3.1,堊白粒率16.5%,堊白度2.4%,透明度1.5級,堿消值7.0級,膠稠度72.0mm,直鏈淀粉含量14.6%,米質各項指標綜合評價分別為農業行業標準《食用稻品種品質》二等和普通。

      產量表現:2023年浙江省連作雜交晚秈稻區試平均畝產596.0公斤,比對照天優華占增產5.8%,未達顯著水平;2024年區試平均畝產613.4公斤,比對照增產9.4%,未達顯著水平。兩年省區試平均畝產604.7公斤,比對照增產7.6%。202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99.4公斤,比對照增產6.5%。

      栽培注意事項:加強肥水管理,不宜斷水過早,注意病蟲害防治。

      初審意見:該品種屬連作雜交秈稻,田間生長整齊一致,株高中等,分蘗力中等,后期轉色好,谷色黃亮。豐產性較好。適宜在浙江省作連作晚稻種植。

      23.水稻品種

      品種名稱:甬優139

      申請者:寧波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育種者:寧波種業股份有限公司(馬榮榮、王曉燕、陸永法、周華成、蔡克鋒)

      品種來源:甬粳9號A×F327

      特征特性:該品種株高中等,株型適中,分蘗力中等,劍葉長挺,穗型較大,著粒中等,結實率較高。谷粒長橢圓形,稃尖稈黃色。兩年省區試平均全生育期129.1天,比對照甬優1540長1.7天。該品種畝有效穗12.7萬,株高108.8厘米,每穗總粒數279.9粒,實粒數228.2粒,結實率81.5%,千粒重25.5克。

      品質與抗性: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2023-2024年抗性鑒定,穗瘟損失率最高5級,稻瘟病綜指數5.3,為中感;白葉枯病最高3級,為中抗;經中國水稻研究所稻作技術研究與發展中心2023-2024年鑒定,褐飛虱最高9級,為高感。經農業農村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2023-2024年檢測,平均整精米率63.5%,長寬比2.7,堊白粒率15%,堊白度3.1%,透明度1.5級,堿消值7.0級,膠稠度79.5mm,直鏈淀粉含量14.9%,米質各項指標綜合評價分別為農業行業標準《食用稻品種品質》二等和團體標準《食用稻品種品質分級》(T/ZNZ 050-2021)二等。

      產量表現:2023年浙江省連作秈粳雜交稻區試平均畝產631.1公斤,比對照甬優1540增產3.9%,未達顯著水平;2024年區試平均畝產626.0公斤,比對照增產4.3%,未達顯著水平。兩年省區試平均畝產628.6公斤,比對照增產3.9%。202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07.2公斤,比對照增產3.6%。

      栽培注意事項:注意病蟲害防治,加強肥水管理,不宜斷水過早。

      初審意見:該品種屬連作秈粳雜交稻,田間生長整齊一致,株高中等,分蘗力中等,后期轉色好,谷色黃亮。豐產性較好。適宜在浙江省作連作晚稻種植。

      24.水稻品種

      品種名稱:浙粳優1413

      申請者:浙江省農業科學科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浙江勿忘農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育種者: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浙江勿忘農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張小明、葉勝海、唐昌華、翟榮榮、湛立偉)

      品種來源:浙粳14A×浙農恢2113

      特征特性:該品種株高中等,株型適中,分蘗力中等,劍葉長挺,略內卷,穗型較大,著粒中等,結實率較高。谷粒長橢圓形,稃尖稈黃色。兩年省區試平均全生育期127.5天,和對照甬優1540相仿。該品種畝有效穗14.3萬,株高110.8厘米,每穗總粒數266.1粒,實粒數214.4粒,結實率80.6%,千粒重22.7克。

      品質與抗性: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2023-2024年抗性鑒定,穗瘟損失率最高3級,稻瘟病綜指數4.0,為中抗;白葉枯病最高7級,為感;經中國水稻研究所稻作技術研究與發展中心2023-2024年鑒定,褐飛虱最高9級,為高感。經農業農村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2023-2024年檢測,平均整精米率66.4%,長寬比2.3,堊白粒率10.5%,堊白度2.3%,透明度2.0級,堿消值5.5級,膠稠度73.0mm,直鏈淀粉含量15.8%,米質各項指標綜合評價均為農業行業標準《食用稻品種品質》三等。

      產量表現:2023年浙江省連作秈粳雜交稻區試平均畝產622.1公斤,比對照甬優1540增產2.4%,未達顯著水平;2024年區試平均畝產625.3公斤,比對照增產4.2%,未達顯著水平。兩年省區試平均畝產623.7公斤,比對照增產3.1%。202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98.3公斤,比對照增產2.1%。

      栽培注意事項:注意病蟲害防治,加強肥水管理,不宜斷水過早。

      初審意見:該品種屬連作秈粳雜交稻,田間生長整齊一致,株高中等,分蘗力中等,后期轉色好,谷色黃亮。豐產性較好。適宜在浙江省作連作晚稻種植。

      25.水稻品種

      品種名稱:華中優27

      申請者:中國水稻研究所

      育種者:浙江勿忘農種業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水稻研究所(林建榮、唐昌華、吳明國、侯凡、宋昕蔚)

      品種來源:華中2A×T27

      特征特性:該品種株高中等,株型分散,分蘗力中等,劍葉長寬,穗型較大,著粒中等,結實率較高。谷粒長粒形,稃尖稈黃色。兩年省區試平均全生育期125.3天,比對照甬優1540短4.3天。該品種畝有效穗13.7萬,株高103.2厘米,每穗總粒數254.4粒,實粒數220.1粒,結實率86.5%,千粒重25.4克。

      品質與抗性: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2022-2023年抗性鑒定,穗瘟損失率最高5級,稻瘟病綜指數4.5,為中感;白葉枯病最高7級,為感;經中國水稻研究所稻作技術研究與發展中心2022-2023年鑒定,褐飛虱最高9級,為高感。經農業農村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2022-2023年檢測,平均整精米率66.2%,長寬比2.6,堊白粒率15.5%,堊白度3.1%,透明度1.0級,堿消值7級,膠稠度74.5mm,直鏈淀粉含量18.0%,米質各項指標綜合評價均為團體標準《食用稻品種品質分級》(T/ZNZ 050-2021)二等。

      產量表現:2022年浙江省連作秈粳雜交稻區試平均畝產641.6公斤,比對照甬優1540增產1.6%,未達顯著水平;2023年區試平均畝產634.9公斤,比對照增產4.5%,未達顯著水平。兩年省區試平均畝產638.3公斤,比對照增產3.1%。202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92.5公斤,比對照增產1.1%。

      栽培注意事項:注意病蟲害防治,加強肥水管理,不宜斷水過早。

      初審意見:該品種屬連作秈粳雜交稻,田間生長整齊一致,株高中等,分蘗力中等,后期轉色好,谷色黃亮。豐產性較好。適宜在浙江省作連作晚稻種植。

      26.水稻品種

      品種名稱:嘉禾661

      申請者:浙江禾天下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育種者:浙江禾天下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黃海祥、來樂春、王弋、丁正權、楊羽嬌)

      品種來源:嘉禾239/嘉粳5888

      特征特性:該品種株高中等,株型適中,分蘗力較強,劍葉短挺,直立穗,穗形較大,著粒中等,結實率較高。谷粒短粒形,稃尖稈黃色、無芒。兩年省區試平均全生育期134.4天,比對照寧81短0.8天。該品種畝有效穗19.1萬,株高86.1厘米,每穗總粒數143.0粒,實粒數123.8粒,結實率86.5%,千粒重28.1克。

      品質與抗性: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2023-2024年抗性鑒定,穗瘟損失率最高5級,稻瘟病綜指數5.4,為中感;白葉枯病最高5級,為中感;經中國水稻研究所稻作技術研究與發展中心2023-2024年鑒定,褐飛虱最高9級,為高感。經農業農村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2023-2024年檢測,平均整精米率63.7%,長寬比2.1,堊白粒率22.0%,堊白度3.6%,透明度2級,堿消值7級,膠稠度67.0mm,直鏈淀粉含量16.1%,米質各項指標綜合評價均為農業行業標準《食用稻品種品質》三等。

      產量表現:2023年浙江省連作常規晚粳稻區試平均畝產560.2公斤,比對照寧81增產4.1%,未達顯著水平;2024年區試平均畝產523.3公斤,比對照增產4.1%,未達顯著水平。兩年省區試平均畝產541.7公斤,比對照增產4.1%。202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17.5公斤,比對照增產7.0%。

      栽培注意事項:注意病蟲害防治,加強肥水管理,不宜斷水過早。

      初審意見:該品種屬連作常規晚粳稻,田間生長整齊一致,株高中等,分蘗力較強,后期轉色好,谷色黃亮。豐產性好。適宜在浙江省作連作晚稻種植。

      27.水稻品種

      品種名稱:浙科粳121

      申請者:浙江科誠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育種者:浙江科誠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劉化宙、麻人方、黃祥俊、龍啟勇、陳瓊)

      品種來源:寧81/浙粳96

      特征特性:該品種株高中等,株型適中,分蘗力中等,劍葉短挺,直立穗,穗形中等,著粒較密,結實率較高。谷粒短粒形,稃尖稈黃色、無芒。兩年省區試平均全生育期130.9天,比對照寧81短3.6天。該品種畝有效穗20.9萬,株高96.8厘米,每穗總粒數137.2粒,實粒數125.6粒,結實率91.4%,千粒重23.3克。

      品質與抗性: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2023-2024年抗性鑒定,穗瘟損失率最高3級,稻瘟病綜指數3.5,為中抗;白葉枯病最高5級,為中感;經中國水稻研究所稻作技術研究與發展中心2023-2024年鑒定,褐飛虱最高9級,為高感。經農業農村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2023-2024年檢測,平均整精米率67.8%,長寬比2.2,堊白粒率3.5%,堊白度0.6%,透明度1.5級,堿消值7級,膠稠度70mm,直鏈淀粉含量15.5%,米質各項指標綜合評價分別為農業行業標準《食用稻品種品質》一等和二等。

      產量表現:2023年浙江省連作常規晚粳稻區試平均畝產562.9公斤,比對照寧81增產4.6%,未達顯著水平;2024年區試平均畝產527.2公斤,比對照增產4.9%,未達顯著水平。兩年省區試平均畝產545.1公斤,比對照增產4.7%。202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23.1公斤,比對照增產8.1%。

      栽培注意事項:注意病蟲害防治,加強肥水管理,不宜斷水過早。

      初審意見:該品種屬連作常規晚粳稻,田間生長整齊一致,株高中等,分蘗力中等,抗倒性一般,后期轉色好,谷色黃亮。豐產性較好。適宜在浙江省作連作晚稻種植。

      28.水稻品種

      品種名稱:秀水香1號

      申請者: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育種者: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浙江唐頌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姚海根、姚海明、陸強、陳財林)

      品種來源:嘉禾218//秀水134/南粳46

      特征特性:該品種株高中等,株型緊湊,分蘗力較強,劍葉長,彎穗,穗形中等,著粒中等,結實率一般。谷粒短粒形,稃尖稈黃色、無芒。兩年省區試平均全生育期131.8天,比對照寧81短3.4天。該品種畝有效穗20.4萬,株高91厘米,每穗總粒數126.8粒,實粒數107.1粒,結實率84.2%,千粒重26.3克。

      品質與抗性: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2023-2024年抗性鑒定,穗瘟損失率最高5級,稻瘟病綜指數5.5,為中感;白葉枯病最高5級,為中感;經中國水稻研究所稻作技術研究與發展中心2023-2024年鑒定,褐飛虱最高9級,為高感。經農業農村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2023-2024年檢測,平均整精米率66.3%,長寬比3.0,堊白粒率2.5%,堊白度0.5%,透明度1.05級,堿消值7.0級,膠稠度72.5mm,直鏈淀粉含量15.9%,米質各項指標綜合評價分別為農業行業標準《食用稻品種品質》三等和一等。

      產量表現:2023年浙江省連作常規晚粳稻區試平均畝產546.5公斤,比對照寧81增產1.6%,未達顯著水平;2024年區試平均畝產505.8公斤,比對照增產0.6%,未達顯著水平。兩年省區試平均畝產526.1公斤,比對照增產1.1%。202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78.2公斤,比對照減產1.1%。

      栽培注意事項:合理安排播期,避開穗期高溫。注意病蟲害防治,加強肥水管理,不宜斷水過早。

      初審意見:該品種屬連作常規晚粳稻,田間生長整齊一致,株高中等,分蘗力較強,田間表現耐熱性一般。米質優,宜訂單生產。適宜在浙江省作連作晚稻種植。

      29.水稻品種

      品種名稱:嘉糯59

      申請者:浙江禾天下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育種者:浙江禾天下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浙江勿忘農種業股份有限公司(高榮村、王弋、張呈祥、張愛偉、陸金根)

      品種來源:嘉33/嘉16

      特征特性:該品種株高中等,株型適中,分蘗力較強,劍葉短挺,直立穗,穗形較大,著粒中等,結實率較高。谷粒短粒形,稃尖稈黃色、無芒。兩年省區試平均全生育期134.1天,比對照寧81短5.1天。該品種畝有效穗21.5萬,株高82.8厘米,每穗總粒數126.3粒,實粒數115.2粒,結實率91.6%,千粒重24.5克。

      品質與抗性: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2022-2023年抗性鑒定,穗瘟損失率最高3級,稻瘟病綜指數3.6,為中抗;白葉枯病最高5級,為中感;經中國水稻研究所稻作技術研究與發展中心2022-2023年鑒定,褐飛虱最高9級,為高感。經農業農村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2022-2023年檢測,平均整精米率66.9%,長寬比1.8,堿消值7級,膠稠度100mm,直鏈淀粉含量0.7%,米質各項指標綜合評價均為農業行業標準《食用稻品種品質》三等。

      產量表現:2022年浙江省連作常規晚粳稻區試平均畝產558.6公斤,比對照寧81減產5.2%,達顯著水平;2023年區試平均畝產540.6公斤,比對照增產0.5%,達顯著水平。兩年省區試平均畝產549.6公斤,比對照減產2.5%。202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92.7公斤,比對照增產1.8%。

      栽培注意事項:注意病蟲害防治,加強肥水管理,不宜斷水過早。

      初審意見:該品種屬連作常規晚粳稻,田間生長整齊一致,株高中等,分蘗力較強,后期轉色好,谷色黃亮。豐產性好。適宜在浙江省作連作晚稻種植。

      30.水稻品種

      品種名稱:甬粳41

      申請者:寧波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育種者:寧波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姜潔鋒、黃宣、金林燦、施賢波、應泉盛)

      品種來源:秀水09//嘉33/秀水110///秀水134/寧84

      特征特性:該品種株高較矮,株型適中,分蘗力較強,劍葉短挺,葉色較深,直立穗,穗型中等,著粒較密,結實率高。谷粒團粒形,稃尖稈黃色、無芒。兩年省區試平均全生育期142.0天,比對照寧81長2.8天,畝有效穗20.9萬,株高83.8厘米,每穗總粒數132.7粒,實粒數119.6粒,結實率90.0%,千粒重25.3克。

      品質與抗性: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2022-2023年抗性鑒定,穗瘟損失率最高3級,稻瘟病綜合指數4.8,為中感;白葉枯病最高5級,為中感。經中國水稻研究所稻作技術研究與發展中心2022-2023年鑒定,褐飛虱最高9級,為高感。經農業農村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2022-2023年檢測,平均整精米率64.9%,長寬比1.7,堊白粒率27.5%,堊白度4.7%,透明度2.0級,堿消值7.0級,膠稠度77.5mm,直鏈淀粉含量18.1%。米質各項指標綜合評價分別為農業行業標準《食用稻品種品質》普通和二等。

      產量表現:2023年浙江省連作常規晚粳稻區試平均畝產547.5公斤,比對照寧81增產1.8%,未達顯著水平;2022年區試平均畝產601.5公斤,比對照增產2.0%,未達顯著水平。兩年平均畝574.5公斤,比對照增產1.9%。2023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67.2公斤,比對照增產4.8%。

      栽培注意事項:注意病蟲害防治。

      初審意見:該品種屬連作晚粳稻,田間生長整齊一致,株高較矮,繁茂性較好,分蘗力較強,莖稈粗壯,抗倒性較好,后期轉色較好,谷色黃亮。豐產性好。適宜在浙江省作連作晚稻種植。

      31.玉米品種

      品種名稱:浙科甜8號

      申請者: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

      育種者: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浙江勿忘農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杜龍崗、王美興、任夢云、黃益峰)

      品種來源:X998×J5141

      特征特性:該品種兩年區試平均,生育期(出苗至采收鮮穗)82.0天,比對照短3.0天。株型平展,株高207.6厘米,穗位高59.0厘米,雙穗率1.1%,空桿率0.3%,倒伏率0.3%,倒折率0%。果穗較大,筒形,籽粒黃白相間,排列整齊,穗長20.0厘米,穗粗5.2厘米,禿尖長2.4厘米,穗行數17.4行,行粒數36.7粒,單穗重303.5克,凈穗率74.9%,鮮千粒重350.6克,出籽率67.1%;

      品質與抗性:品質經揚州大學農學院2022-2023年檢測,可溶性總糖含量21.8%;感官品質、蒸煮品質綜合評分89.0分,比對照高4.0分;抗性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玉米與特色旱糧研究所2022-2023年接種鑒定,中抗小斑病,中抗紋枯病,感南方銹病。

      產量表現:2022年浙江省甜玉米區試平均畝產957.1公斤,比對照浙甜2088增產25.3%;2023年區試平均畝產1055.0公斤,比對照科甜4號增產8.1%。兩年省區試平均畝產1006.0公斤,比對照增產16.7%。202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954.1公斤,比對照科甜4號增產6.8%。

      栽培注意事項:加強肥水管理,防止禿尖,后期注意蟲害防治,種植密度以每畝3300株左右為宜。

      初審意見:該品種豐產性較好,品質優,抗病性較好,適宜在浙江省種植。

      32.玉米品種

      品種名稱:科甜玉858

      申請者:浙江科誠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育種者:浙江科誠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玉米與特色旱糧研究所(譚禾平、趙福成、陳瓊、王桂躍、劉化宙)

      品種來源:C2BS26×GL27HS

      特征特性:該品種兩年區試平均,生育期(出苗至采收鮮穗)84.5天,比對照短0.5天。株型平展,株高241.3厘米,穗位高76.5厘米,雙穗率2.5%,空桿率0.5%,倒伏率0.2%,倒折率0%。果穗中等大小,筒形,籽粒黃白相間,排列整齊,穗長19.1厘米,穗粗5.1厘米,禿尖長0.7厘米,穗行數15.9行,行粒數36.7粒,單穗重283.5克,凈穗率70.9%,鮮千粒重338.4克,出籽率69.9%;

      品質與抗性:品質經揚州大學農學院2022-2023年檢測,可溶性總糖含量19.4%;感官品質、蒸煮品質綜合評分87.2分,比對照高2.2分;抗性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玉米與特色旱糧研究所2022-2023年接種鑒定,中抗小斑病,中抗紋枯病,感南方銹病。

      產量表現:2022年浙江省甜玉米區試平均畝產919.1公斤,比對照浙甜2088增產20.3%;2023年區試平均畝產1033.1公斤,比對照科甜4號增產5.9%。兩年省區試平均畝產976.1公斤,比對照增產13.1%。202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939.9公斤,比對照科甜4號增產5.2%。

      栽培注意事項:加強肥水管理,防止露尖,后期注意蟲害防治。

      初審意見:該品種豐產性較好,品質優,抗病性較好,適宜在浙江省種植。

      33.玉米品種

      品種名稱:脆白甜101

      申請者: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玉米與特色旱糧研究所

      育種者: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玉米與特色旱糧研究所(譚禾平、趙福成、包斐、侯俊峰、王桂躍)

      品種來源:C2BS26×BS178

      特征特性:該品種兩年區試平均,生育期(出苗至采收鮮穗)80.2天,比對照短4.8天。株型平展,株高189.4厘米,穗位高48.0厘米,雙穗率2.8%,空桿率0.9%,倒伏率1.0%,倒折率0%。果穗中等大小,筒形,籽粒白色,排列整齊,穗長18.7厘米,穗粗5.1厘米,禿尖長1.4厘米,穗行數17.7行,行粒數31.1粒,單穗重263.6克,凈穗率72.8%,鮮千粒重317.7克,出籽率66.3%;

      品質與抗性:品質經揚州大學農學院2022-2023年檢測,可溶性總糖含量24.8%;感官品質、蒸煮品質綜合評分87.7分,比對照高2.7分;抗性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玉米與特色旱糧研究所2022-2023年接種鑒定,感小斑病,感紋枯病,感南方銹病。

      產量表現:2022年浙江省甜玉米區試平均畝產780.6公斤,比對照浙甜2088增產2.2%;2023年區試平均畝產963.4公斤,比對照科甜4號減產1.3%。兩年省區試平均畝產872.0公斤,比對照增產0.5%。202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907.9公斤,比對照科甜4號增產1.6%%。

      栽培注意事項:加強前期肥水管理,施足基肥,培育壯苗,后期注意蟲害防治,種植密度以每畝3300株左右為宜。

      初審意見:該品種生育期較短,品質優,適宜在浙江省種植。

      34.玉米品種

      品種名稱:浙甜737

      申請者: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玉米與特色旱糧研究所

      育種者: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玉米與特色旱糧研究所(吳振興、呂桂華、郭國錦、陳堅劍、李向楠)

      品種來源:7401ZA316×12hi307

      特征特性:該品種兩年區試平均,生育期(出苗至采收鮮穗)83.0天,比對照短2.0天。株型平展,株高216.2厘米,穗位高74.6厘米,雙穗率2.5%,空桿率0.3%,倒伏率5.0%,倒折率0.1%。果穗較大,筒形,籽粒黃白相間,排列整齊,穗長19.5厘米,穗粗5.2厘米,禿尖長0.7厘米,穗行數14.7行,行粒數34.7粒,單穗重286.4克,凈穗率68.3%,鮮千粒重383.7克,出籽率76.2%;

      品質與抗性:品質經揚州大學農學院2022-2023年檢測,可溶性總糖含量17.2%;感官品質、蒸煮品質綜合評分86.3分,比對照高1.3分;抗性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玉米與特色旱糧研究所2022-2023年接種鑒定,感小斑病,中抗紋枯病,感南方銹病。

      產量表現:2022年浙江省甜玉米區試平均畝產884.6公斤,比對照浙甜2088增產15.8%;2023年區試平均畝產1017.0公斤,比對照科甜4號增產4.2%。兩年省區試平均畝產950.8公斤,比對照增產10.0%。202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911.6公斤,比對照科甜4號增產2.0%。

      栽培注意事項:加強肥水管理,中后期注意培土,防止倒伏,后期注意蟲害防治,種植密度以每畝3300株左右為宜。

      初審意見:該品種豐產性較好,品質較優,適宜在浙江省種植。

      35.玉米品種

      品種名稱:艾米歌808

      申請者:浙江米歌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育種者:浙江米歌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T109×TE147

      特征特性:該品種兩年區試平均,生育期(出苗至采收鮮穗)87.8天,比對照長2.8天。株型平展,株高260.1厘米,穗位高109.9厘米,雙穗率0.9%,空桿率0.6%,倒伏率1.4%,倒折率0%。果穗較大,筒形,籽粒黃色,排列整齊,穗長19.9厘米,穗粗5.5厘米,禿尖長0.8厘米,穗行數16.2行,行粒數40.6粒,單穗重338.6克,凈穗率68.4%,鮮千粒重370.5克,出籽率73.1%;

      品質與抗性:品質經揚州大學農學院2022-2023年檢測,可溶性總糖含量15.1%;感官品質、蒸煮品質綜合評分86.8分,比對照高1.8分;抗性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玉米與特色旱糧研究所2022-2023年接種鑒定,中抗小斑病,抗紋枯病,感南方銹病。

      產量表現:2022年浙江省甜玉米區試平均畝產1085.0公斤,比對照浙甜2088增產42.1%;2023年區試平均畝產1064.1公斤,比對照科甜4號增產9.1%。兩年省區試平均畝產1074.6公斤,比對照增產25.6%。202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003.9公斤,比對照科甜4號增產12.3%。

      栽培注意事項:加強肥水管理,合理密植,后期注意蟲害防治。

      初審意見:該品種豐產性好,品質較優,抗病性較好,適宜在浙江省種植。

      36.玉米品種

      品種名稱:溫玉甜1號

      申請者:溫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育種者:溫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岳高紅、潘彬榮、劉永安、黃業昌、徐倩雅)

      品種來源:珍珠白×溫795

      特征特性:該品種兩年區試平均,生育期(出苗至采收鮮穗)82.2天,比對照短2.8天。株型平展,株高202.9厘米,穗位高53.8厘米,雙穗率2.3%,空桿率0.6%,倒伏率0.3%,倒折率0.2%。果穗中等大小,筒形,籽粒白色,排列整齊,穗長20.2厘米,穗粗4.9厘米,禿尖長1.6厘米,穗行數18.0行,行粒數33.5粒,單穗重254.8克,凈穗率76.8%,鮮千粒重328.4克,出籽率74.4%;

      品質與抗性:品質經揚州大學農學院2022-2023年檢測,可溶性總糖含量21.1%;感官品質、蒸煮品質綜合評分87.4分,比對照高2.4分;抗性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玉米與特色旱糧研究所2022-2023年接種鑒定,中抗小斑病,感紋枯病,高感南方銹病;南方銹病田間自然發病率未達高感。

      產量表現:2022年浙江省甜玉米區試平均畝產802.1公斤,比對照浙甜2088增產5.0%;2023年區試平均畝產917.5公斤,比對照科甜4號減產6.0%。兩年省區試平均畝產859.8公斤,比對照減產0.5%。202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860.0公斤,比對照科甜4號減產3.8%。

      栽培注意事項:加強前期肥水管理,施足基肥,培育壯苗,后期注意蟲害防治。

      初審意見:該品種品質優,適宜在浙江省種植。

      37.玉米品種

      品種名稱:新甜66

      申請者:新昌縣種子有限公司

      育種者:新昌縣種子有限公司(梁曉中、石益挺、章文斌、過鴻英、陳銀根)

      品種來源:XZ001×XZ002

      特征特性:該品種兩年區試平均,生育期(出苗至采收鮮穗)83.0天,比對照短2.0天。株型平展,株高229.8厘米,穗位高69.0厘米,雙穗率1.0%,空桿率0.4%,倒伏率3.0%,倒折率0%。果穗中等大小,筒形,籽粒黃白相間,排列整齊,穗長19.8厘米,穗粗5.3厘米,禿尖長0.6厘米,穗行數18.3行,行粒數35.0粒,單穗重327.9克,凈穗率75.1%,鮮千粒重347.7克,出籽率69.6%;

      品質與抗性:品質經揚州大學農學院2022-2023年檢測,可溶性總糖含量17.8%;感官品質、蒸煮品質綜合評分88.2分,比對照高3.2分;抗性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玉米與特色旱糧研究所2022-2023年接種鑒定,抗小斑病,中抗紋枯病,感南方銹病。

      產量表現:2022年浙江省甜玉米區試平均畝產1099.5公斤,比對照浙甜2088增產44.0%;2023年區試平均畝產1089.1公斤,比對照科甜4號增產11.6%。兩年省區試平均畝產1094.3公斤,比對照增產27.8%。202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022.2公斤,比對照科甜4號增產14.4%。

      栽培注意事項:春季適當遲播,后期注意蟲害防治。

      初審意見:該品種豐產性較好,品質優,抗病性較好,適宜在浙江省種植。

      38.玉米品種

      品種名稱:金甜糯663

      申請者:杭州綠豐種子有限公司

      育種者:北京金農科種子科技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JNK5010×TN48-2

      特征特性:該品種兩年區試平均,生育期(出苗至采收鮮穗)85.0天,比對照浙糯玉14短3.4天。株型半緊湊,株高203.8厘米,穗位高72.9厘米,雙穗率0.6%,空桿率0.2%,倒伏率2.9%,倒折率0.2%。果穗較大,錐形,籽粒白色,甜糯型,排列整齊,穗長19.4厘米,穗粗5.2厘米,禿尖長0.5厘米,穗行數15.4行,行粒數47.6粒,單穗重284.4克,凈穗率72.7%,鮮千粒重364.7克,出籽率63.3%;

      品質與抗性:品質經揚州大學農學院2022-2023年檢測,直鏈淀粉含量2.3%;感官品質、蒸煮品質綜合評分86.5分,比對照高1.5分;抗性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玉米與特色旱糧研究所2022-2023年接種鑒定,感小斑病,感紋枯病,感南方銹病。

      產量表現:2022年浙江省糯玉米區試平均畝產1017.0公斤,比對照浙糯玉14增產6.6%;2023年區試平均畝產962.4公斤,比對照增產8.0%。兩年省區試平均畝產989.7公斤,比對照增產7.3%。202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954.0公斤,比對照增產9.1%。

      栽培注意事項:加強肥水管理,后期注意病蟲害防治。

      初審意見:該品種豐產性較好,品質較優,適宜在浙江省種植。

      39.玉米品種

      品種名稱:浙科糯11號

      申請者: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

      育種者: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甘肅省宇翔種業有限責任公司(杜龍崗、王美興、黃益峰、任夢云)

      品種來源:N19×Z1F

      特征特性:該品種兩年區試平均,生育期(出苗至采收鮮穗)87.3天,比對照浙糯玉14短1.1天。株型半緊湊,株高224.9厘米,穗位高78.5厘米,雙穗率0.6%,空桿率0.1%,倒伏率0%,倒折率0%。果穗較大,錐形,籽粒白色,甜糯型,排列整齊,穗長20.5厘米,穗粗5.0厘米,禿尖長1.6厘米,穗行數14.3行,行粒數34.6粒,單穗重285.1克,凈穗率72.6%,鮮千粒重421.8克,出籽率67.9%;

      品質與抗性:品質經揚州大學農學院2022-2023年檢測,直鏈淀粉含量2.3%;感官品質、蒸煮品質綜合評分88.4分,比對照高3.4分;抗性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玉米與特色旱糧研究所2022-2023年抗病性接種鑒定,中抗小斑病,中抗紋枯病,感南方銹病。

      產量表現:2022年浙江省糯玉米區試平均畝產1038.4公斤,比對照浙糯玉14增產8.8%;2023年區試平均畝產977.5公斤,比對照增產9.7%。兩年省區試平均畝產1008.0公斤,比對照增產9.2%。202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996.7公斤,比對照增產14.0%。

      栽培注意事項:加強肥水管理,后期注意蟲害防治。

      初審意見:該品種豐產性較好,品質優,抗病性較好,適宜在浙江省種植。

      40.玉米品種

      品種名稱:浙科糯818

      申請者: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甘肅省宇翔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育種者: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甘肅省宇翔種業有限責任公司(杜龍崗、任夢云、王美興、黃益峰、張義)

      品種來源:ZH28×TN932

      特征特性:該品種兩年區試平均,生育期(出苗至采收鮮穗)85.0天,比對照浙糯玉14短3.4天。株型半緊湊,株高212.0厘米,穗位高83.1厘米,雙穗率0.2%,空桿率0.7%,倒伏率1.6%,倒折率0.2%。果穗中等大小,筒形,籽粒白色,甜糯型,排列整齊,穗長20.0厘米,穗粗4.9厘米,禿尖長1.8厘米,穗行數14.0行,行粒數35.7粒,單穗重267.7克,凈穗率73.0%,鮮千粒重394.4克,出籽率68.4%;

      品質與抗性:品質經揚州大學農學院2022-2023年檢測,直鏈淀粉含量2.2%;感官品質、蒸煮品質綜合評分87.1分,比對照高2.1分;抗性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玉米與特色旱糧研究所2022-2023年接種鑒定,中抗小斑病,中抗紋枯病,感南方銹病。

      產量表現:2022年浙江省糯玉米區試平均畝產938.6公斤,比對照浙糯玉14減產1.7%;2023年區試平均畝產922.2公斤,比對照增產3.5%。兩年省區試平均畝產930.4公斤,比對照增產0.9%。202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976.5公斤,比對照增產11.7%。

      栽培注意事項:加強肥水管理,后期注意蟲害防治。

      初審意見:該品種品質優,抗病性較好,適宜在浙江省種植。

      41.玉米品種

      品種名稱:糯玉192

      申請者: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農學系、浙江大學海南研究院

      育種者: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農學系、浙江大學海南研究院(胡偉民、權曉康、宋文堅、關亞靜、胡晉)

      品種來源:W372-121×TNY1210-1121

      特征特性:該品種兩年區試平均,生育期(出苗至采收鮮穗)86.9天,比對照浙糯玉14短1.5天。株型半緊湊,株高194.4厘米,穗位高81.3厘米,雙穗率2.2%,空桿率0.5%,倒伏率0%,倒折率0%。果穗中等大小,錐形,籽粒白色,甜糯型,排列整齊,穗長19.5厘米,穗粗4.7厘米,禿尖長1.2厘米,穗行數14.2行,行粒數38.0粒,單穗重254.8克,凈穗率72.0%,鮮千粒重352.2克,出籽率71.4%;

      品質與抗性:品質經揚州大學農學院2022-2023年檢測,直鏈淀粉含量2.0%;感官品質、蒸煮品質綜合評分87.2分,比對照高2.2分;抗性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玉米與特色旱糧研究所2022-2023年接種鑒定,感小斑病,中抗紋枯病,高感南方銹病。

      產量表現:2022年浙江省糯玉米區試平均畝產937.1公斤,比對照浙糯玉14減產1.8%;2023年區試平均畝產877.2公斤,比對照減產1.5%。兩年省區試平均畝產907.1公斤,比對照減產1.7%。202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874.8公斤,與對照相當。

      栽培注意事項:加強肥水管理,后期注意蟲害防治。

      初審意見:該品種品質優,適宜在浙江省種植。

      42.玉米品種

      品種名稱:科甜糯958

      申請者: 浙江科誠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育種者:浙江科誠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玉米與特色旱糧研究所(趙福成、譚禾平、陳瓊、王桂躍、劉化宙)

      品種來源:紅w1722×Bls62b

      特征特性:該品種兩年區試平均,生育期(出苗至采收鮮穗)85.2天,比對照浙糯玉14短3.2天。株型半緊湊,株高222.7厘米,穗位高86.9厘米,雙穗率0.4%,空桿率0.7%,倒伏率2.5%,倒折率0.4%。果穗較大,錐形,籽粒花色,甜糯型,排列整齊,穗長20.8厘米,穗粗5.1厘米,禿尖長2.3厘米,穗行數14.4行,行粒數32.6粒,單穗重281.8克,凈穗率77.3%,鮮千粒重411.2克,出籽率64.4%;

      品質與抗性:品質經揚州大學農學院2022-2023年檢測,直鏈淀粉含量2.4%;感官品質、蒸煮品質綜合評分86.3分,比對照高1.3分;抗性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玉米與特色旱糧研究所2022-2023年接種鑒定,感小斑病,中抗紋枯病,感南方銹病。

      產量表現:2022年浙江省糯玉米區試平均畝產967.4公斤,比對照浙糯玉14增產1.4%;2023年區試平均畝產934.4公斤,比對照增產4.9%。兩年省區試平均畝產950.9公斤,比對照增產3.1%。202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852.1公斤,比對照減產2.6%。

      栽培注意事項:加強肥水管理,后期注意蟲害防治。

      初審意見:該品種品質較優,適宜在浙江省種植。

      43.玉米品種

      品種名稱:浙糯玉25

      申請者: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玉米與特色旱糧研究所

      育種者: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玉米與特色旱糧研究所(呂桂華、郭國錦、陳堅劍、吳振興、李向楠)

      品種來源:浙糯G004×浙雙DA911

      特征特性:該品種兩年區試平均,生育期(出苗至采收鮮穗)88.6天,比對照浙糯玉14長0.6天。株型半緊湊,株高232.8厘米,穗位高105.1厘米,雙穗率0.9%,空桿率0.4%,倒伏率4.4%,倒折率0%。果穗大,錐形,籽粒白色,甜糯型,排列整齊,穗長21.7厘米,穗粗5.1厘米,禿尖長0.7厘米,穗行數15.8行,行粒數35.1粒,單穗重305.4克,凈穗率72.4%,鮮千粒重394.8克,出籽率65.9%;

      品質與抗性:品質經揚州大學農學院2022-2023年檢測,直鏈淀粉含量2.2%;感官品質、蒸煮品質綜合評分87.1分,比對照高2.1分;抗性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玉米與特色旱糧研究所2022-2023年接種鑒定,中抗小斑病,抗紋枯病,感南方銹病。

      產量表現:2022年浙江省糯玉米區試平均畝產1055.6公斤,比對照浙糯玉14增產13.0%;2023年區試平均畝產1058.3公斤,比對照增產17.7%。兩年省區試平均畝產1057.0公斤,比對照增產15.3%。202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020.6公斤,比對照增產15.9%。

      栽培注意事項:加強肥水管理,后期注意蟲害防治。

      初審意見:該品種豐產性好,品質優,抗病性較好,適宜在浙江省種植。

      44.玉米品種

      品種名稱:浙鳳糯9號

      申請者:浙江勿忘農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育種者:浙江勿忘農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勿忘農種業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朱金慶、沈年偉、許巖、張蓮英、張泉鋒)

      品種來源:N202-7×Y202

      特征特性:兩年區試平均,生育期(出苗至采收鮮穗)87.2天,比對照浙糯玉14短0.8天。株型半緊湊,株高238.7厘米,穗位高104.8厘米,雙穗率2.7%,空桿率0.2%,倒伏率0.3%,倒折率0.1%。果穗中等大小,錐形,籽粒白色,排列整齊,穗長18.7厘米,穗粗5.1厘米,禿尖長0.7厘米,穗行數15.3行,行粒數33.1粒,單穗重263.8克,凈穗率75.7%,鮮千粒重394.6克,出籽率71.1%;

      品質與抗性:品質經揚州大學農學院2022-2023年檢測,直鏈淀粉含量2.1%;感官品質、蒸煮品質綜合評分86.9分,比對照高1.9分;抗性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玉米與特色旱糧研究所2022-2023年抗病性接種鑒定,感小斑病,抗紋枯病,感南方銹病。

      產量表現:2022年浙江省糯玉米區試平均畝產937.2公斤,比對照浙糯玉14增產0.3%;2023年區試平均畝產904.1公斤,比對照增產0.6%。兩年省區試平均畝產920.7公斤,比對照增產0.5%。202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902.4公斤,比對照增產2.5%。

      栽培注意事項:加強肥水管理和蹲苗,防止倒伏,后期注意蟲害防治。

      初審意見:該品種品質較優,適宜在浙江省種植。

      45.玉米品種

      品種名稱:香雨甜糯1939

      申請者:杭州銀韓種子有限公司

      育種者:杭州銀韓種子有限公司(包超波、張麗云、豐寶華、施鴻鑫、陳佳麒)

      品種來源:SD135×ST699

      特征特性:該品種兩年區試平均,生育期(出苗至采收鮮穗)88.4天,比對照浙糯玉14長0.4天。株型平展,株高259.0厘米,穗位高104.1厘米,雙穗率0.8%,空桿率0.1%,倒伏率0.9%,倒折率0.5%。果穗中等大小,錐形,籽粒白色,甜糯型,排列整齊,穗長20.7厘米,穗粗4.9厘米,禿尖長1.5厘米,穗行數14.1行,行粒數38.4粒,單穗重270.2克,凈穗率67.9%,鮮千粒重351克,出籽率67.9%;

      品質與抗性:品質經揚州大學農學院2022-2023年檢測,直鏈淀粉含量2.0%;感官品質、蒸煮品質綜合評分86.6分,比對照高1.6分;抗性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玉米與特色旱糧研究所2022-2023年接種鑒定,中抗小斑病,中抗紋枯病,感南方銹病。

      產量表現:2022年浙江省糯玉米區試平均畝產949.6公斤,比對照浙糯玉14增產1.6%;2023年區試平均畝產915.7公斤,比對照增產1.9%。兩年省區試平均畝產932.7公斤,比對照增產1.8%。202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902.6公斤,比對照增產2.5%。

      栽培注意事項:加強肥水管理和蹲苗,防止倒伏,后期注意蟲害防治。

      初審意見:該品種品質較優,抗病性較好,適宜在浙江省種植。

      46.玉米品種

      品種名稱:農林玉5號

      申請者:浙江農林大學

      育種者:浙江農林大學、襄陽惠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王曉敏、趙光武、李靜涵)

      品種來源:HM5826×H442F

      特征特性:該品種兩年區試平均,生育期113.3天,比對照鄭單958晚4.1天。株型緊湊,株高269.0厘米,穗位高107.6厘米,空稈率0.7%,倒伏率2.2%,倒折率0.5%。果穗筒形,籽粒黃色,半馬齒型,軸白色,穗長19.6厘米,穗粗4.8厘米,軸粗2.9厘米,禿尖長1.2厘米,穗行數16.2行,行粒數40.7粒,單穗重256.9克,千粒重299.6克,出籽率77.5%。

      品質與抗性:品質經農業農村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2023-2024年檢測,籽粒容重722.5克/升,蛋白質含量8.6%,脂肪含量3.6%,淀粉含量70.7%。抗性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玉米與特色旱糧研究所2023-2024年接種鑒定,抗小斑病,抗紋枯病,抗南方銹病,中抗莖腐病,抗穗腐病。

      產量表現:2023年區試平均畝產646.0公斤,比對照鄭單958增產16.9%,達極顯著水平。2024年區試平均畝產560.5公斤,比對照增產12.8%,達極顯著水平。兩年平均畝產603.3公斤,比對照增產14.9%。202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03.0公斤,比對照增產9.8%。

      栽培注意事項:注意培土控密防倒伏,重施穗粒肥防禿尖,種植密度每畝3500株左右。

      初審意見:該品種豐產性好,抗性較好。適宜在浙江省種植。

      47.玉米品種

      品種名稱:富玉917

      申請者:安徽省創富種業有限公司

      育種者:安徽省創富種業有限公司、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宿遷農科所、海南錦色春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劉曉飛、趙玉廷、王衛軍、崔小平、孫寶林)

      品種來源:WY-9×4綠

      特征特性:該品種兩年區試平均,生育期112.4天,比對照鄭單958晚3.3天。株型緊湊,株高262.4厘米,穗位高107.2厘米,空稈率0.1%,倒伏率0.9%,倒折率0.7%。果穗筒形,籽粒黃色,半馬齒型,軸白色,穗長18.7厘米,穗粗4.7厘米,軸粗2.9厘米,禿尖長0.7厘米,穗行數17.0行,行粒數41.2粒,單穗重242.3克,千粒重261.8克,出籽率79.6%。

      品質與抗性:品質經農業農村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2023-2024年檢測,籽粒容重749.5克/升,蛋白質含量8.2%,脂肪含量3.9%,淀粉含量69.9%。抗性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玉米與特色旱糧研究所2023-2024年接種鑒定,抗小斑病,中抗紋枯病,中抗南方銹病,高抗莖腐病,感穗腐病。

      產量表現:2023年區試平均畝產602.8公斤,比對照鄭單958增產9.0%,達顯著水平。2024年區試平均畝產565.8公斤,比對照增產13.9%,達極顯著水平。兩年平均畝產584.3公斤,比對照增產11.5%。202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98.3公斤,比對照增產8.8%。

      栽培注意事項:注意培土控密防倒伏,重施穗粒肥防禿尖,種植密度每畝3500株左右。

      初審意見:該品種豐產性好,抗性較好。適宜在浙江省種植。

      48.大豆品種

      品種名稱:浙農27

      申請者: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浙江勿忘農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育種者: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浙江勿忘農種業股份有限公司(龔亞明、張古文、劉娜、馮志娟、卜遠鵬)

      品種來源:臺灣292/JP-31

      特征特性:該品種兩年區試生育期平均70.1天,比對照滬寧95-1長2.7天。有限結莢習性,株型收斂,株高中等,株高34.3厘米,結莢高度7.0厘米,主莖節數8.5個,有效分枝數2.8個。葉片卵圓形,葉色淺綠,紫花,結莢性好,莢型中等,彎鐮形,鮮莢綠色,茸毛灰色。種子橢圓形、種皮淺黃色。單株有效莢數24.4個,標準莢率65.3%,標準莢長5.8厘米,寬1.3厘米,平均每莢粒數1.8粒。鮮百莢重306.4克,鮮百粒重79.5克。

      品質與抗性:經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及加工品質量安全檢驗測試中心(杭州)2023-2024年檢測,兩年平均淀粉含量5.6%,可溶性總糖含量1.8%。品質鑒定綜合得分為83.9。經國家大豆改良中心2023-2024年接種鑒定,大豆花葉病毒病SC15株系病情指數分別為54和44,為感病和中感;SC18株系病情指數分別為49和35,為中感和中抗。經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2023-2024年接種鑒定,炭疽病病情指數為38.8和29.2,均為中感。根腐病田間鑒定,為抗病。

      產量表現:2023年區試平均畝產796.0公斤,比對照滬寧95-1增產10.3%,差異顯著;2024年區試平均畝產746.9公斤,比對照增產11.2%,差異顯著;兩年區試平均產量771.4公斤,比對照增產10.8%。202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97.8公斤,比對照增產8.1%。

      栽培注意事項:適宜三月下旬到四月上旬播種,選擇雨后天氣晴好的日期下種。合理密植,密度1.2-1.8萬株/畝。合理施肥,前期需肥性強,應施足基肥。用水原則為“干花濕莢”,田間不能積水。

      初審意見:該品種屬于早熟鮮食春大豆,結莢性好,商品性好,綜合性狀較好。適宜在浙江省作鮮食春大豆種植。

      49.大豆品種

      品種名稱:衢秋9號

      申請者:衢州市農業林業科學研究院

      育種者:衢州市農業林業科學研究院、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雷俊、許竹溦、袁鳳杰、邵曉偉、汪壽根)

      品種來源:南農99-6/南農88-31

      特征特性:該品種兩年區試生育期平均96.1天,比對照浙秋5號短1.3天。亞有限結莢習性,株型收斂,株高較高,株高83.7厘米,主莖節數16.8個,結莢高度8.7厘米,有效分枝數1.5個。葉片尖卵形,葉色淺綠,結莢性好,莢型較小,彎鐮刀形,白花,棕毛,不裂莢,種子橢球形、種皮淺黃色、褐色臍。單株有效莢數47.4個,每莢粒數2.6粒。百粒重20.5克。蟲食粒率0.6%,紫斑粒率0.2%,褐斑粒率0.2%。

      品質與抗性:經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及加工品質量安全檢驗測試中心(杭州)2021-2022年檢測,兩年平均蛋白質含量39.0%,脂肪含量22.1%,水分含量12.3%,蛋白質脂肪合計含量61.0%。經國家大豆改良中心2021-2022年接種鑒定,大豆花葉病毒病SC15株系病情指數分別為0和30,為高抗和中抗;SC18株系病情指數均為0,均為高抗。經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接種鑒定2021-2022年鑒定,炭疽病病情指數分別為38.6和15.7,為中感和中抗。根腐病田間鑒定,為抗病。

      產量表現:2021年區試平均畝產186.4公斤,比對照浙秋5號增產4.9%,差異顯著。2022年區試平均畝產188.7公斤,比對照增產12.7%,差異顯著。兩年區試平均產量187.6公斤,比對照增產8.7%。202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64.9公斤,比對照增產10.5%。

      栽培注意事項:適宜7月中旬到8月初播種。該品種對肥水要求較高,后期注意肥水管理。

      初審意見:該品種結莢性較好,莢型較小,綜合性狀較好。適宜在浙江省作干籽秋大豆種植。

      50.小麥品種

      品種名稱:嘉麥191

      申請者: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育種者: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郎淑平、馬燕欣、王暉)

      品種來源:P24/南農9918

      特征特性:該品種田間整齊度較好,植株中等。穗型較大,著粒較密。穗型橢圓形,殼色為白殼,長芒,粒色紅,籽粒硬質。兩年省區試平均全生育期172.5天,比對照短0.9天;平均株高81.4厘米,畝有效穗28.0萬,成穗率58.5%,穗長8.0厘米,每穗實粒數36.5粒,千粒重45.8克。

      品質與抗性:經省農科院植微所2021-2023年抗性鑒定:赤霉病平均反應2.7級,中抗赤霉病。經農業農村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2021-2023年品質分析測定,兩年平均容重809g/L,粗蛋白干基含量11.74 %,濕面筋含量22.3%,Zenely沉淀值15.75mL,吸水量57.75mL/100 g,穩定時間1.9min,最大拉伸阻力208.5E.U,延伸性162.0mm,能量49.0cm2,兩年品質檢測結果均為普通。

      產量表現:2021-2022年區試平均畝產356.5公斤,比對照揚麥20增產2.3%,未達顯著水平;2022-2023年區試平均畝產313.5公斤,比對照增產2.1%,未達顯著水平。兩年省區試平均畝產335.0公斤,比對照增產2.2%。2023-2024年省生產試驗平均畝產341.3公斤,比對照增產6.2%。

      栽培注意事項:注意赤霉病的防治。

      初審意見:該品種屬春性小麥,成熟期比對照略早,株型緊湊,分蘗力中等。籽粒飽滿,千粒重較高,豐產性較好。中抗赤霉病。適宜在浙江省作冬小麥種植。

      51.小麥品種

      品種名稱:浙華麥1969

      申請者:浙江農林大學、華中農業大學

      育種者:浙江農林大學、華中農業大學(胡鑫,孫東發,戎均康)

      品種來源:華矮01/華麥2566//加引261/川麥42

      特征特性:該品種田間生長整齊,植株中等。穗型較大,著粒較密。穗型紡錘形,殼色為白殼,長芒,粒色紅,籽粒硬質。兩年區試平均全生育期172.4天,比對照短0.9天;平均株高83.5厘米,畝有效穗28.2萬,成穗率59.9%,穗長8.7厘米,每穗實粒數32.3粒,千粒重45.5克。

      品質與抗性:經省農科院植微所2021-2023年抗性鑒定:赤霉病平均反應2.5級,中抗赤霉病。經農業農村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2021-2023年品質分析測定,兩年平均容重806g/L,粗蛋白干基含量11.56 %,濕面筋含量22.65%,Zenely沉淀值11.75mL,吸水量52.65mL/100 g,穩定時間1.35min,最大拉伸阻力141E.U,延伸性163.5mm,能量35.0cm2,兩年品質檢測結果均為弱筋。

      產量表現:2021-2022年區試平均畝產344.3公斤,比對照揚麥20減產1.1%,未達顯著水平;2022-2023年區試平均畝產305.8公斤,比對照減產0.4%,未達顯著水平。兩年區試平均畝產325.1公斤,比對照減產0.8%。2021-2022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330.2公斤,比對照揚麥20增產2.8%。

      栽培注意事項:注意赤霉病的防治。

      初審意見:該品種屬春性小麥,成熟期比對照略遲,株型緊湊,分蘗力中等。籽粒飽滿,千粒重較高,豐產性較好。中抗赤霉病。適宜在浙江省作冬小麥種植。

      52.棉花品種

      品種名稱:中棉所99029

      申請者: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

      育種者: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楊代剛、李威、劉艷改、張飛、裴小雨)

      品種來源:中植棉2號×中棉1279

      特征特性:該品種兩年區試平均全生育期121.7天,比對照慈抗雜3號長1.5天。株高131.3厘米,單株結鈴數41.7個,株型塔型,第一果節較短,夾角較小;葉色稍深,莖桿和葉片較光滑,茸毛稀少;吐絮較暢,單鈴重5.8克,衣分41.7%,籽指10.3克。

      品質與抗性:纖維品質經農業農村部棉花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2022-2023年檢測,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31.9毫米,整齊度指數87.6%,斷裂比強度33.5cN/tex,馬克隆值4.7,伸長率5.3%,兩年品質均達優質。枯萎病抗性經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2022-2023年人工接種鑒定,兩年枯萎病病指分別為10.2和9.1,為耐和抗。

      產量表現:2022年區試平均畝產皮棉94.6公斤,比對照慈抗雜3號增產1.4%,未達顯著水平;2023年平均畝產皮棉135.1公斤,比對照增產7.9%,達顯著水平。兩年平均畝產皮棉114.8公斤,比對照增產4.7%。202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皮棉135.4公斤,比對照增產4.0%。

      栽培注意事項:適時早播,營養缽育苗為主,重施花鈴肥,補施蓋頂肥。中后期適當化控調節株型。

      初審意見:該品種結鈴性好、鈴中等大小,纖維品質優,豐產性好。適宜在浙江省種植。

      53.桑蠶品種

      品種名稱:星絲路1號

      申請者:紹興市大禹蠶種制造有限責任公司、湖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貴州遵義星絲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育種者:紹興市大禹蠶種制造有限責任公司、湖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貴州遵義星絲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趙根松、趙麗華、梅山標、占鵬飛、尉賢鑫)

      品種來源:中系:秋(金黃色Nistari×豐1、秋豐)·鳳(黃3A×池);日系:金(金黃色Nistari×54A、白玉)·禹(HJA×湖)

      特征特性:該品種是春秋兼用的四元雜交中絲量蠶品種,正交卵色淺綠,反交卵色紫褐,催青經過10d,孵化齊一,壯蠶正交為限性斑紋,反交為素斑,蠶體勻整,食桑旺盛,全齡經過22d左右,老熟齊涌,營繭快,繭形長橢圓形,大而勻整,繭色金黃,色差小,耐水色牢度4-5級,縮皺中等,解舒率高,纖度細,凈度優。蠶種繁育系數高,綜合經濟性狀優良。

      產質量表現:實驗室鑒定:2022、2023年兩年3個省級實驗室鑒定點鑒定成績:實用孵化率98.19%、四齡起蠶蟲蛹率98.93 %、萬蠶產繭量19.92kg、萬蠶產繭層量4.081kg,與對照種相仿;繭絲長1117m 、解舒絲長805m,分別比對照種長19m、71m;解舒率71.73 %,比對照種高4.4個百分點;凈度95.1分,比對照種高2.1分;干毛繭出絲率38.09 %,比對照種高0.5個百分點;繭絲纖度2.651D,較對照種細0.096D;耐水色牢度4級。農村生產鑒定:2024年春期4個農村生產鑒定點鑒定成績:健蛹率97.78%,高于對照種4.02個百分點;盒種產繭量52.95kg,與對照種相仿;繭絲長1097m、解舒絲長532m、解舒率47.61%、凈度93.27分,分別比對照種長133m、121m、高5.53個百分點、高0.35分,繭絲纖度2.528D,比對照種細0.339;耐水色牢度4-5級。

      飼養技術要點:該品種的一代雜交種按二化性家蠶品種標準催青。小蠶飼育溫度較常規品種高0.5~1.0℃,有趨光、趨密性,要提前擴座勻匾,壯蠶要良桑飽食,避免喂偏嫩葉、濕葉和蒸熱葉,適熟上蔟,注意通風換氣,減少蔟中死蠶和不結繭蠶發生。

      初審意見:該品種是一對四元雜交中絲量彩色繭蠶品種,體質強健好養,產繭量高、繭絲質優,繭絲金黃鮮亮、色牢度符合要求,適宜在長江流域蠶區各蠶期飼養。

      54.桑蠶品種

      品種名稱:中2018×日2018

      申請者: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蠶桑與茶葉研究所、紹興市大禹蠶種制造有限責任公司

      育種者: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蠶桑與茶葉研究所、紹興市大禹蠶種制造有限責任公司(周文林,葉愛紅,武雪會,薛向紅,尉賢鑫)

      品種來源:中2018:夏C(菁松A×繡源C)·夏D(菁松B×繡源C);日2018:秋C(皓月A×錦天E)·秋D(皓月B×錦天E)

      特征特性:該品種是一對小蠶(1~3齡)人工飼料育專用蠶品種。正交卵灰紫色,反交卵紫褐色;催青經過10d,孵化整齊;對人工飼料攝食性好,眠起較齊一;大蠶體色青白,蠶體粗壯,正反交均普斑,斑紋一致;強健好養,結繭率高,蔟中多營上層繭;繭色白,繭形長橢圓,縮皺中等,解舒好,凈度優,纖度細。

      產質量表現:實驗室鑒定:2022、2023年兩年5個省級實驗室鑒定點共同鑒定成績:24h疏毛率98.99%,高于對照種4.34個百分點;96h一齡就眠率97.45%,高于對照種6.06個百分點;四齡起蠶蟲蛹率97.90%,高于對照種0.18個百分點;萬蠶產繭量19.64kg、萬蠶產繭層量4.213 kg,與對照種相仿;繭絲長1241m、解舒絲長916m,大于對照種32m、24m;繭絲纖度2.739D,比對照種細0.191D;凈度93.3分,與對照種相仿。生產鑒定:2024年春期2個農村生產鑒定點鑒定成績:健蛹率87.66%,低于對照種1.88個百分點;盒種產繭量53.7kg,為對照種的98.17%;解舒絲長643.0m,比對照種長20.5m;繭絲纖度2.845D,比對照種細0.116D;凈度93.18分,優于對照種。

      飼養技術要點:該品種由小蠶人工飼料育階段轉換為桑葉育后對飼育條件和管理技術要求高,小蠶人工飼料育轉換為大蠶桑葉育后要做好眠起處理,加強分批提青和補給桑;注意控制合理的溫濕度,加強消毒防病。

      初審意見:該品種是一對小蠶人工飼料育專用蠶品種,具有對人工飼料攝食性好、發育較整齊、體質強健、產量較高、繭絲質優的特點,適宜農村小蠶人工飼料育、大蠶桑葉育養蠶模式生產應用。

     

      (二)擴季品種

      1.水稻品種

      審定編號:浙審稻2016002

      品種名稱:嘉67

      申請者: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浙江勿忘農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育種者: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浙江勿忘農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李金軍、唐昌華、陸金根、高榮村)

      品種來源:嘉66/秀水123

      特征特性:該品種株高中等,株型適中,分蘗力較強,劍葉短挺,穗型中等,著粒中等,結實率較高。谷粒短粒形,稃尖稈黃色、無芒。經2023-2024年浙江省連作晚粳稻擴季自主試驗,平均全生育期138.4天,比對照寧81短1.3天。平均畝有效穗23.4萬,株高81.1厘米,每穗總粒數116.8粒,實粒數100.9粒,結實率86.4%,千粒重26.2克。

      品質與抗性: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2024年抗性鑒定,穗瘟損失率平均2.3級,最高3級,綜合指數為4.8,中感稻瘟病;白葉枯病平均3.8級,最高5級,中感白葉枯病。經農業農村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2025年檢測,整精米率68.6%,長寬比1.9,堊白粒率28.0%,堊白度8.4%,透明度3級,堿消值7.0,膠稠度82mm,直鏈淀粉含量7.3%,米質各項指標綜合評價為農業行業標準《食用稻品種品質》普通。

      產量表現:2023-2024年浙江省連作晚粳稻擴季自主試驗,2023年平均畝產552.6公斤,比對照寧81增產5.7%;2024年平均畝產479.9公斤,比對照增產6.4%。兩年平均畝產516.2公斤,比對照增產6.1%。

      栽培注意事項:注意病蟲害防治,加強肥水管理,不宜斷水過早。

      初審意見:該品種原屬單季晚粳稻品種,增擴連作晚粳稻種植,田間生長整齊一致,株高中等,分蘗力較強,后期轉色好,谷色亮黃色。豐產性較好。

      2.水稻品種

      審定編號:浙審稻2020018

      品種名稱:甬優31

      申請者:寧波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育種者:寧波種業股份有限公司(馬榮榮、王曉燕、陸永法、周華成、蔡克鋒)

      品種來源:甬粳15A×F5703

      特征特性:該品種株高中等,株型適中,分蘗力中等,劍葉挺,葉色綠色。穗型中等,著粒中等,結實率較高。谷粒橢圓形,稃尖稈黃色。經2023-2024年浙江省連作晚稻擴季自主試驗,平均全生育期133.9天,比對照甬優1540長0.1天,每畝有效穗數16.0萬,株高104.4厘米,每穗總粒數219.4粒,結實率87.0%,千粒重23.9克。

      品質與抗性: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2024年抗性鑒定,穗瘟損失率平均1.7級,最高3級,綜合指數為4.3,中感稻瘟病;白葉枯病平均5.6級,最高7級,感白葉枯病。經農業農村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2025年檢測,整精米率61.1%,長寬比2.4,堊白粒率32.0%,堊白度6.5%,透明度2級,堿消值6.8,膠稠度82mm,直鏈淀粉含量15.3%,米質各項指標綜合評價為農業行業標準《食用稻品種品質》普通。

      產量表現:2023-2024年浙江省連作晚稻擴季自主試驗,2023年平均畝產622.2公斤,比對照甬優1540增產3.8%;2024年平均畝產625.4公斤,比對照增產5.2%。兩年平均畝產623.8公斤,比對照增產4.5%。

      栽培注意事項:注意病蟲害防治,加強肥水管理,不宜斷水過早。

      初審意見:該品種原屬單季秈粳雜交稻品種,增擴連作晚稻種植,田間生長整齊一致,株高中等,分蘗力中等,后期轉色好,谷色黃亮。豐產性較好。

      3.水稻品種

      審定編號:浙審稻2017021

      品種名稱:甬優7860

      申請者:寧波市種子有限公司

      育種者:寧波市種子有限公司(馬榮榮、王曉燕、陸永法、周華成、蔡克鋒)

      品種來源:甬粳78A×F6860

      特征特性:該品種株高中等,株型適中,分蘗力中等,劍葉挺。葉色淡綠,穗型較大,著粒中等,結實率較高。谷粒橢圓形,稃尖稈黃色,有短頂芒。經2023-2024年浙江省連作晚稻擴季自主試驗,平均全生育期135.9天,比對照甬優1540長2.1天,每畝有效穗數15.8萬,株高106.1厘米,每穗總粒數217.5粒,結實率85.2%,千粒重25.1克。

      品質與抗性: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2024年抗性鑒定,穗瘟損失率平均1.7級,最高3級,綜合指數為4.5,中感稻瘟病;白葉枯病平均5級,最高5級,中感白葉枯病。經農業農村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2025年檢測,整精米率60.3%,長寬比2.4,堊白粒率28.0%,堊白度4.8%,透明度1級,堿消值6.8,膠稠度82mm,直鏈淀粉含量14.8%,米質各項指標綜合評價為農業行業標準《食用稻品種品質》普通。

      產量表現:2023-2024年浙江省連作晚稻擴季自主試驗,2023年平均畝產625.9公斤,比對照甬優1540增產4.4%;2024年平均畝產628.0公斤,比對照增產5.7%。兩年平均畝產627.0公斤,比對照增產5.0%。

      栽培注意事項:注意病蟲害防治,加強肥水管理,不宜斷水過早。

      初審意見:該品種原屬單季秈粳雜交稻品種,增擴連作晚稻種植,田間生長整齊一致,株高中等,分蘗力中等,后期轉色好,谷色黃亮。豐產性較好。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品種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