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浙鳳3號
申請者: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蠶桑與茶葉研究所
育種者: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蠶桑與茶葉研究所(杜鑫、王永強、陳金娥、徐霞、于少芳)
品種來源:雌35CN×平28。雌35CN:雌蠶無性克隆系,由雌35與秋豐N雜交、回交、自交后添毒選育而成。平28:性連鎖平衡致死系,以性連鎖平衡致死系平30為性別控制基因供體,夏秋用蠶品種白玉為受體轉育而成。
特征特性:為國內外首對利用抗病雌蠶無性克隆系與平衡致死系雜交育成的抗血液型膿病雄蠶品種。與現行雄蠶品種相比,該品種在保持優良繭絲質性狀的同時,具有抗血液型膿病強、蠶種生產可免去雌雄鑒別的優勢。催青經過10d,良卵率98%左右,孵化齊一,實用孵化率49%左右,蟻蠶黑褐色,1~2齡趨光、趨密性強。發育快,眠起齊,體質強健。壯蠶普斑,食桑較旺盛。老熟齊涌,營繭快,繭層厚,繭色潔白,橢圓形,大小整齊。縮皺細,解舒較好,凈度優,纖度細。
抗病性測定:抗性檢測結果‘浙鳳3號’對BmNPV的LC50為108.19,對照種‘秋華×平30’LC50為107.69。
產質量表現:實驗室鑒定:2021、2022年兩年5個省級實驗室鑒定點共同鑒定成績:實用孵化率49.91%,雄蠶率100%;四齡起蠶蟲蛹率96.96%,比對照種高0.76個百分點;萬蠶產繭量、萬蠶產繭層量分別為15.90kg、3.837kg,分別比對照種提高1.34%、1.27%;繭絲長1176m、解舒絲長822m,分別比對照種長28m、41m;解舒率69.48%,比對照種高1.89個百分點;凈度94.7分,比對照種高0.2分;干毛繭出絲率41.21%,比對照種高0.75個百分點;繭絲纖度2.503D,較對照種細0.040D。農村生產鑒定:2023年秋期4個農村生產鑒定點鑒定成績:健蛹率88.69%,高于對照種5.68個百分點;平均每張蠶種產繭42.7kg,比對照種高3.6kg;一繭絲長1038m、解舒絲長610m、解舒率59.21%、干毛繭出絲率35.48%、繭絲纖度2.293D、萬米吊糙2.6次,與對照種比,分別長36m、長58m、高3.28個百分點、高1.07個百分點、細0.029D、低0.4次;凈度94.7分,與對照種相仿。
飼養技術要點:該品種的一代雜交種按二化性家蠶品種標準催青,催青后期溫度可偏高0.5℃,因是雄蠶品種,補催青攤卵面積為常規品種的1.5-1.7倍。飼育溫度較常規品種高0.5-1.0℃,飼喂適熟偏嫩葉,有助于發育整齊。
審定意見:該品種是一對中絲量抗血液型膿病雄蠶品種,強健好養,張種產繭量高,繭絲長長,絲質優,出絲率高。適宜在全省蠶區飼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