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中棉所9704
申請者: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
育種者: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
育種人:張學賢、邢朝柱、郭立平、吳建勇、戚廷香、唐會妮、張夢、王海林、喬秀琴
品種來源:L28A×中棉所52
特征特性:春棉轉基因雜交品種。株型塔型、緊湊,莖稈茸毛多,葉片大、葉色深綠,鈴較大、卵圓形,吐絮暢、絮色潔白。2020年、2021年兩年區域試驗結果:平均生育期126天,株高127.1厘米,株果枝數17.6臺,第一果枝節位為6.3,單株結鈴24.0個,單鈴重5.29克,子指10.7克,衣指7.8克,衣分40.77%,霜前花率87.94%。中國農科院棉花研究所抗性鑒定結果,2020年枯萎病指16.2,耐枯萎病,黃萎病指30.9,耐黃萎病;2021年枯萎病指8.7,抗枯萎病,黃萎病指33.3,耐黃萎病。農業農村部棉花纖維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安陽)品質檢測結果,2020年上半部平均長度29.5毫米,比強度32.4厘牛/特克斯,馬克隆值4.9,整齊度85%;2021年上半部平均長度31.9毫米,比強度33.9厘牛/特克斯,馬克隆值4.9,整齊度87%。
產量表現:2020年區域試驗平均皮棉畝產84.1千克,比對照品種增產8.38%,霜前花率80.41%;2021年區域試驗平均皮棉畝產86.7千克,比對照品種增產1.64%,霜前花率95.47%。2022年生產試驗平均皮棉畝產87.1千克,比對照品種增產5.19%,霜前花率92.94%。
栽培技術要點:1.播期:營養缽育苗,宜在4月中上旬播種,5月中旬移栽,也可以在4月下旬點播;2.密度:移栽密度每畝1800-2000株,瘦地適當密一些;3、化學調控:前輕后重,少量多次,根據長勢和天氣情況進行合理調控;4.水肥管理:施足底肥,輕施苗肥,重施花鈴肥,補施蓋頂肥。全生育期一般畝施純氮(N)13-15千克,純磷(P2O5)8-10千克,純鉀(K2O)12-14千克;5.病蟲害防治:及時防治蚜蟲、棉盲椿及高代棉鈴蟲;5.重病區及低洼地不宜種植。
審定意見:符合安徽省棉花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適宜在安徽省長江流域棉區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