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宿單908
申請者:宿州市農業科學院
育種者:宿州市農業科學院
育種人:張建、李猛、陳瑞佶、付華、劉興舟、馬桂美
品種來源:HZ14095×HZ160488
特征特性:普通夏玉米品種。該品種株型半緊湊、穗軸粉色、粒型硬粒型、粒黃色。2020年、2021年兩年高密度組區域試驗結果:平均株高255厘米、穗位98厘米、穗長16.9厘米、穗粗4.5厘米、禿尖長0.8厘米、穗行數15.5行、行粒數33.5粒、出籽率87.5%、千粒重278克。全生育期98天左右,與對照品種(鄭單958)熟期相當。安徽農業大學抗病鑒定,2020年感小斑病、感南方銹病、中抗紋枯病、抗莖腐病、抗穗腐病;2021年感小斑病、中抗南方銹病、感紋枯病、中抗莖腐病、中抗穗腐病。農業農村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籽粒容重782g/L、粗蛋白(干基)10.12%、粗脂肪(干基)4.66%、粗淀粉(干基)73.64%、賴氨酸(干基)0.29%。
產量表現:2020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80.6千克,較對照品種增產6.71%(極顯著);2021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457.5千克,較對照品種增產5.70%(極顯著)。2022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25.6千克,較對照品種增產7.27%。
栽培技術要點:1.播期:夏播一般6月中旬播種,畝播種量1.6千克左右。2.種植密度:一般種植密度為4500株/畝。3.施肥:重施基肥,畝施氮磷鉀復合肥(15-15-15)50千克左右,12-14葉期畝追施尿素20千克左右。4.灌水:及時排澇和灌溉。5.病蟲害防治:及時防治病蟲害,苗期在玉米播種前可用40%溴酰·噻蟲嗪種子處理懸浮劑按照藥種比1:200的比例進行拌種,防治地老虎;喇叭口期用氯蟲(9.3%).高氯氟(4.7%)15-20毫升兌水30-45升防治玉米螟,乳熟期用40%戊唑醇·丙硫菌唑懸乳劑30-50毫升,加上99%磷酸二氫鉀150克,兌水2千克,采用植保無人機進行飛防防治紋枯病、南方銹病等。
審定意見: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適宜安徽省淮河以北夏播玉米產區推廣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