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南陵軟珍
申請者:蕪湖市星火農業實用技術研究所
育種者:蕪湖市星火農業實用技術研究所、安徽荃銀高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育種人:程太平、張從合、朱國邦、吳文革、程維民、宋衛兵、桂云波、束孝海、王利紅、潘有珍、胡忍峰、艾可根、許磊、梁元、丁健、黃鍵
品種來源:皖稻143/浙9248//舟優903太空輻射
特征特性:低位早熟常規再生稻品種。2021年、2022年兩年特殊類型低位早熟再生稻品種生產試驗結果:頭季平均株高114.6厘米,再生季平均株高89.8厘米;頭季畝有效穗17.6萬,再生季畝有效穗14.0萬;頭季每穗總粒數172.3粒,再生季每穗總粒數130.4粒;頭季每穗實粒數141.9粒,再生季每穗實粒數108.8粒;頭季結實率81.5%,再生季結實率83.6%;頭季千粒重24.8g,再生季千粒重23.6g;周年生育期194.8天,頭季115.6天,再生季79.7天,比對照品種(豐兩優香1號)分別短10.6天、15.4天、-4.9天。經抗病性鑒定,2021年中感稻瘟病(綜合抗指6.0),中感稻曲病(病穗率11.0%),感白葉枯病;2022年中感稻瘟病(綜合抗指6.0),感稻曲病(病穗率24.0%),感白葉枯病。經安徽省稻米及制品檢測中心檢驗,2021年米質為部標普通,2022年米質為部標1級。
產量表現:2021年生產試驗平均周年畝產759.69千克,比對照品種增產0.81%,其中頭季稻平均畝產505.11千克,比對照減產4.66%,再生季平均畝產254.58千克,比對照增產13.76%;2022年生產試驗平均周年畝產871.79千克,比對照品種增產14.96%,其中頭季稻平均畝產572.96千克,比對照增產7.33%,再生季平均畝產298.83千克,比對照增產42.87%。
栽培技術要點:1.播期:常規栽培育秧在4月5日前后播種,大田用種量3-4千克,秧齡28-30天;2.栽插密度:一般栽插密度2.3-2.5萬穴/畝,每穴2-3粒種子苗;3.施肥:頭季稻大田畝施純氮量15千克,重施基肥,占全部施肥量的80%以上,并注意氮、磷、鉀肥配合,栽后7 天左右結合施用除草劑,畝追施尿素5.0千克;再生季稻大田畝施純氮量10千克,頭茬收割后7 天左右重施促蘗肥,占全部施肥量的80%以上,并注意氮、磷、鉀肥配合,抽穗前25天畝追施尿素3.0千克;4.灌水:頭季稻做到淺水栽秧,深水護苗活棵,返青后淺水擱田促分蘗,中期適時適度烤田,后期干干濕濕;再生季稻干濕交替,分蘗期不宜斷水,后期濕潤成熟。5.病蟲害防治:注意生育前期稻薊馬、中期螟蟲、稻瘟病、紋枯病防治,后期注意防治稻曲病。
審定意見:符合安徽省稻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適宜在安徽省雙季稻區推廣種植,需要注意對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進行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