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魯審棉20230003
育種單位:山東省農業科學院
品種來源:常規品種,系魯棉研28號/非抗蟲種質S131189雜交選育。
特征特性:屬轉基因中熟品種。植株塔型,葉片中等大小。鈴卵圓形、中等大小,吐絮暢。區域試驗結果:生育期118天,株高109.8厘米,第一果枝節位7.2節,果枝數14.2個,單株結鈴20.9個,鈴重6.4克,霜前衣分40.9%,籽指11.3克,霜前花率96.6%,僵瓣花率8.1%。2020~2021年經農業農村部棉花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測試(HVICC):上半部平均長度30.0mm,斷裂比強度30.8cN/tex,馬克隆值4.7,紡紗均勻性指數150。2020~2021年經山東棉花研究中心抗病蟲性鑒定:高抗枯萎病,耐黃萎病,高抗棉鈴蟲。
產量表現:2020年參加全省中熟棉花品種區域試驗,籽棉、霜前籽棉、皮棉、霜前皮棉平均畝產分別為265.2公斤、254.5公斤、108.6公斤和104.7公斤,分別比對照魯棉研28號增產6.6%、6.1%、4.4%和4.2%;2021年參加全省中熟棉花品種區域試驗,籽棉、霜前籽棉、皮棉、霜前皮棉平均畝產分別為269.3公斤、261.0公斤、109.5公斤和106.3公斤,分別比對照魯棉研28號增產6.2%、6.9%、2.6%和3.2%;2022年生產試驗籽棉、霜前籽棉、皮棉、霜前皮棉平均畝產分別為277.6公斤、264.3公斤、109.5公斤和104.9公斤,分別比對照魯棉研28號增產6.0%、6.2%、4.2%和4.4%。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播期4月25日左右,適宜密度為每畝3000~4000株。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適宜區域:全省適宜地區春棉品種種植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