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品種名稱:蘇芋10號
三、申 請 者:江蘇省農業科學院
四、育 種 者: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
五、選育人員:殷劍美、王立、張培通、韓曉勇
六、來源與類型:以永泰紅芽芋為材料,經系統選育于2020年育成,屬中早熟型紅芽芋頭品種。
七、特征特性:設施栽培生育期159.0天;出苗較早,苗勢強,中后期長勢穩健;株高105.0厘米;生育期出葉數平均14張,葉片深綠色,葉柄基部深綠色,上部近葉片內側帶紫紅色;單個母芋300.0克左右,單個子孫芋60.0克左右,單株結子孫芋數10個-15個;子孫芋卵圓形,縱徑7.2厘米,橫徑4.2厘米,肉白色,芋節較密,褐色棕毛,芋芽粉紅色;芋頭硬度適中,口感偏粉,折干率較高,適宜蒸煮食用。田間表現耐芋疫病、莖腐病能力較強,耐高溫能力較強。
八、產量表現:自行組織的江蘇省芋頭品種認定試驗中,2021年平均畝產1496.2千克,比對照浙江紅芽芋低8.4%;2022年平均畝產1508.5千克,比對照浙江紅芽芋高9.8%;兩年平均畝產1502.3千克,比對照浙江紅芽芋減產0.1%。2022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351.2千克,比對照浙江紅芽芋增產10.3%。
九、栽培技術要點:1、田塊選擇。選擇具有抗旱和排澇條件的田塊種植,不宜連作。2、適宜密度。大棚種植采用單行種植,行距90厘米~100厘米,株距25厘米~27厘米。種植密度2300株~2800株/畝。肥沃土壤種植密度適當降低,貧瘠土壤種植密度適當增加。3、適期播種。大棚芋頭播種期:沿江地區1月下旬~2月上中旬播種。起壟,開播種穴放種,穴深10厘米~15厘米。每穴放1個種芋,芋芽朝上擺放。播后覆土,厚10厘米以上。播種后噴除草劑,壟上覆蓋黑膜。4、土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施腐熟有機肥1000千克~2000千克/畝、45%(N15-P15-K15)硫酸鉀復合肥30千克~50千克/畝。忌用氯化鉀等含氯離子復合肥。膨大期于根周撒(穴)施30千克/畝(N15-P15-K15)硫酸鉀復合肥,結合培土除邊荷。保持田間濕潤,干旱時及時澆水(不可漫灌);濕度過大時及時排水。及時培土。5、病蟲害防治。堅持預防為主,農業防治和藥劑防治相結合,注意防治斜紋夜蛾和芋疫病。6、適時采收。大棚芋頭一般在8月下旬~9月底收獲,分批采收,即收即售。留種芋應于芋葉變黃枯萎、根系枯萎充分成熟后采收。7、芋頭貯藏。采收后晾曬2~3天,室內用細砂或沙土埋藏越冬。注意防凍,溫度控制在5~10℃。
十、認定意見:認定通過,適宜江蘇省沿江地區設施或露地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