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紫玉金剛
申請者:廈門中田金品種苗有限公司
育種者:廈門中田金品種苗有限公司、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綠色食品與鄉村發展中心(祖文龍、康指用、依光香、胡美琳、李寧、魏明、周婷婷、鄧少文)
品種來源:H148×JFH023
特征特性:生育期平均93天,株高210.5厘米,株型適中,穗位高87.3厘米,穗長16.4厘米,穗粗5厘米,穗行數15.5,行粒數32.6,籽粒深度1.2厘米。果穗形狀錐到筒形,籽粒顏色紫黑色。楊州大學農學院2021年檢測:皮渣率10.27%,支鏈淀粉/總淀粉97.60%,符合鮮食糯玉米品質標準。抗性鑒定:感灰斑病(7級),高抗大斑病(1級),中抗銹病(5級),抗彎孢霉葉斑病(3級),感紋枯病(7級),抗葉鞘紫斑病(3級)。
產量表現:2020年參加區域試驗,產量變幅在779.7-1369kg/畝,平均畝產975.45千克,比對照增產163.26kg/畝,增幅20.1%,在參試7個試點中6個試點比對照增產,增產點次率85.71%。2021年參加區域試驗,產量變幅在242.7-1193.4kg/畝,平均畝產891.51千克,比對照增產262.73kg/畝,增幅41.78%,在參試7個試點中均比對照增產,增產點次率100%。2020年-2021年參加區域試驗結果:產量變幅在242.7-1369kg/畝,平均畝產933.5千克,比對照增產213kg/畝,增幅29.56%,增產點次率92.86%。2021年參加德宏、景洪、麗江、普洱、文山、玉溪6個試點生產試驗,以石糯2號為對照,平均畝產1004.28千克,比對照石糯2號平均畝產872.49千克增產131.79千克,增幅15.1%,增產點次率83.33%。
栽培技術要點:(1)選地:種植時應選擇保水、保肥力較強,并且富含有機質的土壤。(2)栽培管理:適宜種植密度3500株/畝。以育苗移栽方式為主,定植標準是三葉一心。(3)種植管理:中等肥力地塊適量施用有機肥,畝施復合肥25千克、過磷酸鈣50千克作基肥。出苗后畝追施尿素5千克,吐絲前畝追施復合肥10千克。苗期和拔節期注意除草,及時防治病蟲害。(4)吐絲后20?22天適時采收果穗。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云南省玉米品種審定標準,同意通過審定。適宜在云南省海拔2400米以下鮮食玉米區域春秋季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