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云嶺翠糯
申請者:云南農業大學稻作研究所
育種者:云南農業大學稻作研究所,(李東宣、朱騫、陳麗娟、郭效瓊、李偉、余衛霖、吳文彬、李仕川)
品種來源:[(Norenjachal//Norenjachal/08KV96♂)/(東鄉野生稻/G39//合系41///Ansanbyeo)]F11
特征特性:常規粳型有色糯稻。株型緊湊,株高79.35厘米,穗長17.5厘米,畝有效穗21.0萬穗、成穗率86.5%,穗總粒數165.45粒,實粒數111.65粒,結實率67.15%,千粒重19.55克,全生育期平均174天,較常規品種提前兩周收獲,全糙米果皮呈翠綠色,完全成熟后全糙米果皮呈淺褐色。落粒性適中。米質檢測:出糙率79.5%、精米率67.0%、粒長4.8mm、粒型長/寬比1.8、直鏈淀粉0.7%、膠稠度74mm、堿消值7.0級。成熟期全糙糯米GABA含量34.7mg/100g,約為普通稻米3倍,早收綠色全糙糯米GABA含量45.1mg/100g,相同環境條件種植的Norenjachal為31.3mg/100g。云南省農作物品種抗性鑒定站2020年鑒定:穗瘟損失率級數1,綜合抗性指數2.0,抗稻瘟病,抗白葉枯病和紋枯病,感稻曲病。
產量表現:云南農業大學稻作研究所組織2019-2020年特殊用途品種自主試驗(尋甸、元陽、隆陽、墨江、武定),2019年平均畝產439.6千克,比對照增產77.63%、增產點率100%。2020年平均畝產402.8千克,比對照增產53.88%、增產點率100%。兩年平均畝產421.2千克、比對照永寧大白谷增產65.42%、增產點次率100%。2020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384.9千克、比對照永寧大白谷增產58.95%、增產點次率100%。
栽培技術要點:適時移栽,秧齡35-45天,杜絕老秧,培育壯秧;合理密植,規范栽培,畝插2-3萬叢,每叢種2-3苗;合理施肥,合理灌溉、科學管水;綜合防治病蟲害,后期重點防治稻曲病,適時收獲。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云南省稻品種審定標準,同意通過審定。適宜云南省與試點類似區域海拔1400-1870米粳稻區域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