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和稻16號
申請者:蒙自和順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育種者:蒙自和順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李亞龍、李紹梅、楊麗華、李成和、劉永輝、李維新、燕林祥、孔令瑗)。
品種來源:云恢290/紅香軟7號
特征特性:常規秈稻品種。全生育期164.9天,株高113.7厘米,株型適中,熟期轉色好。穗長27.4厘米,穗總粒數173.3粒,穗實粒數144.3粒,結實率83.3%,千粒重28.2克,畝有效穗17.2萬穗,成穗率67.5%。米質檢測:糙米率80.4%,精米率73.1%,整精米率55.4%,粒長7.6mm,長寬比3.2,堊白粒率16%,堊白度2.4%,直鏈淀粉15.3%,膠稠度63mm,堿消值7級,透明度2級,達到農業部食用稻品種品質優質二級標準。米粒橫斷面碘液染色呈藍紫色。抗性鑒定:稻瘟病穗瘟損失率1級,稻瘟病綜合抗性指數3.71,中抗稻瘟病(5級),抗紋枯病(3級),中抗白葉枯病(5級),中抗稻曲病(5級)。試點無重病記載。
產量表現:參加2020-2021年蒙自和順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特殊用途品種自主品種試驗(試點:蒙自、文山、勐海、芒市、云縣),2020年平均畝產660千克,比對照增產11.6%,增產點率100%,2021年平均畝產638.4千克,比對照增產9.9%,增產點率100%,兩年平均畝產649.2千克,比對照增產10.7%,增產點次率100%。2021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50.1千克,比對照增產12.3%,增產點率100%。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早播,培育帶蘗壯秧;2.合理密植,規格條栽。秧齡35天左右,畝栽1.5—1.7萬叢,叢栽壯秧1-2苗;3.配方施肥,控氮增磷鉀。畝施純氮10.5千克,氮磷鉀比例1:0.5:0.7,前促中穩后保;4.淺水管理,干濕交替;5.綜合防治病蟲害,特別注意防治稻瘟病、稻曲病。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云南省稻品種審定標準,同意通過審定。適宜云南省與試驗點類似區域海拔1300米以下秈稻區域作特殊類型稻(軟米)品種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