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紅兩優8012
申請者: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
育種者: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中國水稻所、福建旺穗種業有限公司(吳春珠、呂宏斌、占小登、趙正云、錢敏、王軼平、吳永營、陳柏遠)
品種來源:紅19S×中恢8012
特征特性:兩系法雜交秈稻。全生育期155天左右,株型適中,熟期轉色好,落粒性適中。株高105厘米左右、畝有效穗16~17萬、穗長23~24厘米、穗總粒數190粒左右、穗實粒數159粒左右、千粒重27克左右。抗性鑒定:稻瘟病綜合抗性指數2.00,抗稻瘟病,感紋枯病,中抗白葉枯病,中抗稻曲病。米質檢測:精米率70.8%,整精米率42.2%,粒長6.4mm,長/寬比2.9,堊白粒率34%,堊白度12.0%、透明2級、堿消值4.0級、膠稠度30mm、直鏈淀粉23.0%。
產量表現: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2020-2021年在云南省組織紅米試驗(建水、富寧、瀾滄、勐海、隆陽、雙江),2020年平均畝產658.3千克,比對照紅稻8號增產38.49%、增產點率100%,2021年平均畝產692.7千克,比對照增產34.34%、增產點率100%,兩年平均畝產675.5千克,比對照增產36.33%、增產點次率100%。。2021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35.1千克,比對照增產33.37%、增產點率100%。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稀播種,培育壯秧。2、合理密植,根據秧苗素質,每叢移栽2-3顆種子苗。3、施足基肥,早施分蘗肥,后期控氮增施磷鉀肥。4、注意防治病蟲害,稻瘟病高發區域謹慎種植。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云南省稻品種審定標準,同意通過審定。適宜云南省海拔1350米以下類似試點區域作特殊類型(紅米)稻品種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