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Y兩優云290
申請者: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
育種者: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云南高原育繁示范中心(張展、楊柳梅、楊漢樹、譚曉瓊、辛業蕓、呂萍)
品種來源:Y58S×云恢290
特征特性:兩系法雜交秈稻。株型松散,熟期轉色好,平均株高110.2厘米、穗長27.1厘米、畝有效穗18.47萬穗、成穗率67.42%、穗總粒數175粒、穗實粒數142粒、結實率81.0%、千粒重27.2克、全生育期平均145天、比對照短3天。米質檢測:糙米率81.6%、整精米率62.8%、堊白度2.1%,透明度:2級、堿消值7.0級、膠稠度70mm、直鏈淀粉15.6%、粒長7.0mm、粒型長/寬比3.3、精米率72.7%、堊白率粒率18%,符合優質二等食用長粒形秈稻品種品質標準。抗性鑒定:稻瘟病穗瘟損失率4,綜合抗性指數1.56,抗稻瘟病(3級R);抗紋枯病(3級R),抗白葉枯病(3級R),感稻曲病(7級S)。試點無“重”病記載。
產量表現:參加云南農大雜交秈稻科企聯合體2020-2021年品種試驗(試點:彌勒、廣南、景東、勐海、芒市、耿馬),2020年平均畝產661.8千克、比對照增產3.2%、增產點率66.7%,2021年平均畝產641.5千克、比對照增產3.3%、增產點率100%,兩年平均畝產651.7千克、比對照增產3.3%、增產點次率83.3%。2021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85.1千克、比對照增產1.9%、增產點率60%。
栽培技術要點:1、扣種稀播,精細管理秧苗,培育矮壯秧;3月中旬播種;2、適時移栽:掌握移栽葉齡4.5—5.5片葉,平均帶蘗兩個以上;3、栽插密度:種植規格4寸×7寸或4寸×8寸;4、在施足農家肥的前提下,氮、磷、鉀肥配合施用;5、加強田間管理,科學管水,及時防治病蟲害;6、適時收獲。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云南省稻品種審定標準,同意通過審定。適宜云南省與試點類似區域海拔1350米以下秈稻區種植,稻曲病高發區謹慎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