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楚粳55號
申請者:楚雄彝族自治州農業科學院
育種者:楚雄彝族自治州農業科學院(阮文忠、李開斌、黃文興、徐加平、張天春、王正偉、段浩平、尹顯明)
品種來源:楚粳37號/云粳35號
特征特性:常規粳稻,株高100.5厘米,畝有效穗23.38萬、穗長20.3厘米、穗總粒數160.7粒、穗實粒數136粒、千粒重23克,易落粒,全生育期175.5天、比對照長2.2天。米質檢測:糙米率81.4%、精米率73.4%、整精米率72.1%、粒長4.4mm、長寬比1.6、堊白粒率1%、糯米、直鏈淀粉1.7%、膠稠度100mm、鹼消值7.0、透明度1級、水分13.4%,達部優2級米標準。抗病性鑒定:稻瘟病綜合抗性指數2、穗瘟損失率最高級1級,中抗白葉枯病,抗紋枯病和稻曲病。試點無重病記載。
產量表現:參加2020-2021年云南省中海拔常規粳稻稻品種區域試驗,2020年平均畝產628.5千克、比對照減2.86%、增產點率28.57%,2021年平均畝產701.9千克,比對照增產2.96%,增產點率57.14%。兩年平均畝產665.2千克,比對照增產0.13%,增產點率42.86%。2021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700.2千克、比對照減2.18%、增產點率60%。
栽培技術要點:播種前用“咪鮮胺”等藥劑進行種子消毒預防惡苗病。扣種稀播培育壯秧,秧齡45-55天,畝栽插2.5萬~3.3萬叢、2苗/叢,機插1.5萬~1.8萬叢、3苗/叢。重施基肥,早施追肥,巧施穗肥,增施磷鉀肥。及時預防稻瘟病等病蟲害,及時收獲。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云南省稻品種審定標準,同意通過審定。適宜在云南省海拔1450-1850米粳稻區域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