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淮鮮豆10號
申 請 者:江蘇徐淮地區淮陰農業科學研究所
育 種 者:江蘇徐淮地區淮陰農業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H229/楚秀,參試名稱“淮鮮17-49”
特征特性:中熟鮮食夏大豆品種。植株直立,株型半開張,有限結莢習性,抗倒性較好。葉片卵圓形,紫花,灰毛。鮮莢綠色,彎鐮形。干籽粒橢圓形,種皮綠色,子葉黃色。省區試平均結果:出苗至青莢采收86.7天,與對照通豆6號長2.9天。株高68.8厘米,主莖15.5節,有效分枝2.5個,單株結莢35.7個,多粒莢個數百分率74.6%;每公斤標準莢293.1個,二粒標準莢長6.3厘米、寬1.41厘米。百粒鮮重79.5克,出仁率51.5%。口感品質香甜柔糯。經南京農業大學國家大豆改良中心接種鑒定:中感大豆花葉病毒病SC3株系,感大豆花葉病毒病SC7株系。
產量表現:2018~2019年參加江蘇省鮮食夏大豆品種區試,兩年平均鮮莢畝產767.8公斤,比對照通豆6號增產11.9%;平均鮮粒畝產395.7公斤,比對照增產8.9%。2019年參加生產試驗,平均鮮莢畝產807.2公斤,比對照通豆6號增產10.9%;平均鮮粒畝產412.5公斤,比對照增產5.3%。
栽培技術要點:1、輪作。避免重茬,建議輪作。2、適期播種。一般6月下旬播種,晚播不遲于7月下旬。3、適宜密度。每畝留苗0.8萬~1.0萬株,中低產田或遲播應適當增加密度。4、肥水管理。一般基肥畝施純氮2.5公斤、五氧化二磷3.0公斤、氧化鉀2.5公斤,花莢期視長勢每畝追施純氮2公斤、氧化鉀2公斤。花莢期注意抗旱排澇,保持土壤濕潤。5、病蟲草害防治。播前使用土壤殺蟲劑防治地下害蟲,播后及時防病治蟲除草,注意防治點蜂緣蝽等刺吸性害蟲。采收前15天內禁止用藥。6、適時采收。當鮮豆莢呈青綠色、鮮籽粒充分飽滿時,采摘青莢。
審定意見:通過審定,適宜在江蘇省淮南地區作鮮食夏大豆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