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 隴單 336
申 請 者: 甘肅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育 種 者: 甘肅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 BSK 卡 570×BSKZ82
特征特性: 北方早熟春玉米組出苗至成熟 125.9 天,比對照德美亞 3 號早熟 1.2 天。幼 苗葉鞘紫色,葉片綠色,葉緣綠色,花藥淺紫色,穎殼淺紫色。株型半緊湊,株高 273 厘米, 穗位高 103 厘米, 成株葉片數 17-18 片。果穗筒形, 穗長 18.5 厘米, 穗行數 14-16, 穗 粗 4.8 厘米, 穗軸紅色,籽粒黃色、半馬齒, 百粒重 37.2 克。接種鑒定, 感大斑病、絲黑 穗病、灰斑病,中抗莖腐病、穗腐病。籽粒容重 758 克/升,粗蛋白含量 10.15%,粗脂肪含 量 3.58%,粗淀粉含量 75.46%,賴氨酸含量 0.27%。
產量表現: 2018-2020 年參加北方早熟春玉米組聯合體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 783.1 千克, 比對照德美亞 3 號增產 5.4%。2020 年生產試驗, 平均畝產 744.8 千克, 比對照德美 亞 3 號增產 3.2%。
栽培技術要點: 春季 4 月 15 日左右播種, 保苗 6000 株/畝。在起壟或播種時施足底肥, 施磷酸二銨 30 千克/畝, 有條件的可施農家肥。在拔節期和抽雄期各追施尿素 15 千克/畝和 20 千克/畝。 苗期應視墑情采取蹲苗措施, 使其健壯控制株高,控旺不控弱,控濕不空干, 苗期注意中耕除草。喇叭口期施肥水猛攻,此期注意用顆粒劑防玉米螟; 完熟后適時收獲。
審定意見: 該品種符合國家玉米品種審定標準, 通過審定。適宜在北方早熟春玉米類型 區的黑龍江省中北部及東南部山區第三積溫帶, 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部分地區、興安盟部分地 區、 烏蘭察布盟部分地區、赤峰市部分地區、通遼市部分地區、包頭市部分地區、呼和浩特 市部分地區, 吉林省延邊州、白山市、通化市的部分山區, 河北省北部接壩地區, 寧夏南部 山區海拔 1800-2000 米地區, 山西省北部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呂梁市、太原市、陽 泉市海拔 1000-1200 米丘陵山區,甘肅省定西市、臨夏州、 酒泉市海拔 1800-2000 米地區 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