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魯審稻20210005
育種單位:山東省農業科學院
品種來源:常規品種,系圣稻19/寧5062選系雜交選育。
特征特性:屬中晚熟粳稻品種。葉片深綠,劍葉較短、半直立,穗半直立,谷粒闊卵形。區域試驗結果:全生育期157天,比對照臨稻10號早熟3天;平均畝有效穗21.6萬,成穗率78.7%,株高89.2厘米,穗長16.3厘米,穗實粒數127.1粒,結實率85.7%,千粒重25.1克。2017、2018年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杭州)測試:稻谷出糙率84.4%、整精米率68.0%、長寬比1.8、堊白粒率3.5%、堊白度0.5%、膠稠度78.0mm、直鏈淀粉含量9.0%;2018年經天津市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性接種鑒定:稻瘟病綜合損失率最高級1級。
產量表現:2017~2018年參加全省水稻品種中晚熟組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655.5公斤,比對照臨稻10號增產5.5%;2019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66.3公斤,比對照臨稻10號增產7.7%。
栽培技術要點:一般5月上中旬育秧,6月中旬插秧,適宜密度每畝18000穴左右,注意防治薊馬、螟蟲、飛虱等蟲害。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適宜區域:魯南、魯西南及沿黃稻區種植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