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金稻606
申請者:天津市水稻研究所
育種者:天津市水稻研究所
品種來源:津稻372/南粳9108
特征特性:該品種為常規粳稻品種。全生育期147天。株高101.2厘米,穗長14.6厘米,每畝有效穗數22.6萬,每穗總粒數120.0粒,結實率91.9%,千粒重25.3克。抗性:稻瘟病綜合指數為5.0,穗頸瘟損失率最高級5級,中感稻瘟;條紋葉枯病最高級3級,抗條紋葉枯病。主要米質指標:整精米率64.9%,堊白度8.0%,直連淀粉含量10.8%,膠稠度40毫米。
產量表現:2019年天津市特用稻區試,平均畝產量655.2千克。 2020年天津市特用稻生產試驗,平均畝產量590.0千克。
栽培技術要點:用有效藥劑浸泡防治干尖線蟲病和惡苗病,秧田畝用種量同當地常規粳稻,秧齡在35天左右。株行距26.6厘米×13.3厘米,每穴栽3—4株。氮、磷、鉀、鋅肥配合使用,注意干濕交替,確保有效穗在20萬以上。及時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稻水象甲、二化螟等病蟲害,重點搞好稻瘟病和稻曲病的防治,在稻穗破口前5—7天和齊穗期各噴施藥防治一次。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天津市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天津市作一季春稻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