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興粳7號
申 請 者:興安盟農牧業科學研究所
育 種 者:興安盟農牧業科學研究所 吉林省農業科學院
品種來源:10y3-24為母本,吉09-9為父本
特征特性:出苗至成熟139天左右;葉片綠色,葉鞘綠色,株型緊湊,抗寒性強,株高107厘米左右,葉片寬窄適中,分蘗力較強,莖桿堅韌,穗長17.0厘米左右,每穗粒數118粒左右,著粒密度適中,結實率90.2%左右,谷粒橢圓型,穎及穎尖黃色,千粒重22.8克左右。品質:出糙率84.4%,整精米率73.5% ,堊白粒率5%,堊白度1.5%,粒型長/寬比1.7,粗蛋白(干基)7.10%,直鏈淀粉17.5%,膠稠度82mm,食味評價86分。抗性:苗瘟表現中感(MS);葉瘟表現中抗(MR);穗瘟表現感病(S)。
產量表現:2017年參加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00.1千克,比對照增產8.9%。2018年參加早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66.3千克,比對照增產9.1%。2019年參加早熟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03.3千克,比對照增產15.9%。
栽培技術要點:1.播種期: 4月上中旬播種,稀播育壯秧。5月中旬插秧。2.栽培密度:插秧行株距為9×3~4寸,每穴3~4棵苗。 3.施肥:氮、磷、鉀配方施肥,每公頃施純氮160千克,按底肥3、蘗肥4、補肥2、穗肥1比例施用,純磷100千克,用做底肥,純鉀80千克,按底肥、蘗肥、補肥和穗肥4∶3∶2∶1比例,分4次施肥,并配合施足硅、鋅、鈣、鎂、硼、鐵、錳、鉬、銅等中、微量元素,平穩促進,穩健生長,靠壯稈大穗、高度結實,奪高產。4.田間管理:緩苗后田間水分管理采用分蘗期淺,孕穗期深,籽粒灌漿期淺,生育后期干干濕濕相結合的灌溉方式,收獲前15~20天撤水。全生育期注意及時防治各種病、蟲、草害,7月上中旬注意防止二化螟蟲,抽穗前藥劑防治稻瘟病。搞好田間去雜,苗期,出穂期注意拔除雜株,田間純度達到99.9%。
適宜種植區域:內蒙古自治區≥10℃活動積溫2600℃以上地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