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浙審豆2021002
申請者: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
育種者: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龔亞明、張古文、劉娜、馮志娟)
品種來源:灰莢白豆/六月拔
特征特性:兩年區試生育期平均79.9天,比對照‘衢鮮1號’長2.7天。該品種為有限結莢習性,株型收斂,株高中等,株高63.2厘米,底莢高度12.8厘米,主莖節數12.3個,有效分枝數1.8個。葉片較大、卵圓形,葉色淡綠,紫花,結莢多且分散,彎鐮刀形,鮮莢綠色,莢型大,茸毛灰色。種皮黃色,種臍褐色。單株有效莢數27.9個,標準莢長6.7厘米、寬1.6厘米,平均每莢粒數1.9粒,鮮百莢重400.2克,鮮百粒重89.2克,標準莢率70%。
品質與抗性:經農業部農產品及轉基因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杭州)檢測,平均淀粉含量4.87%,可溶性總糖含量2.60%。品質品嘗評分平均88.6。經南京農業大學接種鑒定,大豆花葉病毒病SC15株系最高病指57,為感病,SC18株系最高病指50,為中感。經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接種鑒定,炭疽病最高病指29.08,為中感。
產量表現:2018年區試鮮莢平均畝產798.5公斤,比對照‘衢鮮1號’增產9.2%,差異極顯著,增產點率85.7%。2019年區試鮮莢平均畝產685.7公斤,比對照增產5.7%,差異極顯著,增產點率75.0%。兩年區試鮮莢平均畝產742.1公斤,比對照增產7.6%。2020年生產試驗鮮莢平均畝產674.0公斤,比對照增產4.1%,增產點率85.7%。
栽培注意事項:適宜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播種,畝種植密度1.0萬株左右,生產后期注意肥水管理,防早衰,避免連作,注意炭疽病等病害防治。
審定意見:該品種屬于優質高產鮮食秋大豆,結莢性較好,豐產性較好,品質佳,莢寬粒大,商品性好,適宜在浙江省作鮮食秋大豆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