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皖墾粳1514
申 請 者:安徽皖墾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揚州大學
育 種 者:揚州大學、安徽皖墾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武粳15/武香粳14
特征特性:早熟晚粳稻品種。苗期葉色中綠,葉姿較挺,分蘗力較強,株型較緊湊,植株生長清秀,成熟期轉色好,抗倒性強。省區試平均結果:全生育期156.9天,比對照武運粳23短2.2天。株高104.8厘米,每畝有效穗20.1萬,每穗總粒數140粒,結實率93.1%,千粒重28.6克。經江蘇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鑒定:穗頸瘟損失率5級,稻瘟病綜合抗性指數4.75,中感稻瘟病、白葉枯病、條紋葉枯病,感紋枯病。米質理化指標根據農業農村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2020年檢測:整精米率70.6%,堊白粒率9.0%,堊白度3.2%,膠稠度67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5.7%,長寬比1.9,達到農業行業《食用稻品種品質》標準優質三級。
產量表現:2018~2019年參加江蘇省早熟晚粳稻區試,兩年平均畝產741.1公斤,比對照武運粳23增產6.9%。2020年參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97.8公斤,比對照武運粳23增產5.8%。
栽培技術要點:1、適期播種,培育壯秧。一般5月中下旬播種,濕潤育秧每畝播量25~30公斤,旱育秧每畝播量35~40公斤,塑盤育秧每盤120克左右,大田用種量每畝3~4公斤。2、適時移栽,合理密植。秧齡根據不同育秧及栽插方式合理確定,適時移栽,每畝栽插1.8萬~2.0萬穴,基本苗6萬~8萬。3、科學肥水運籌。一般畝施純氮18~20公斤,氮、磷、鉀搭配使用,比例為2:1:1,肥料運籌掌握前重、中穩、后補的施肥原則,基蘗肥與穗肥比例以7:3左右為宜。水漿管理上掌握淺水栽插,寸水活棵,薄水分蘗,適當露田;當畝總莖蘗數達20萬時分次適度擱田,后期間隙灌溉,干干濕濕強稈壯根,收割前一周斷水。4、綜合防治病蟲草害。根據各地病蟲發生的動態,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播前用藥劑浸種防治惡苗病和干尖線蟲病等種傳病蟲害,秧田期和大田期注意灰飛虱、稻薊馬的防治,中、后期要綜合防治紋枯病、螟蟲、稻飛虱、稻瘟病等。
審定意見:通過審定,適宜在江蘇省沿江及蘇南地區地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