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者:敘永縣水潦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敘永縣糧油與種子站 敘永縣經濟作物站
育種者:劉恒 謝先華 丁世江 張本安 王興朝 曹小華 鄭斌 馬康利 胡云華 楊梅 李騰芳 趙貴均 朱啟恒 羅鍵 曹光強 樊時惠 顧光鳳 楊崇勝 楊甲聰 趙再強 楊高祿 唐明全 陳克江 趙貴連 張子榮 杜世貴 王正飛 楊崇茂 朱玉林 李騰勇 龔啟能 朱啟恒 曹明貴 趙明從 王興全 趙貴友
品種來源:該品種來源于江安李的實生變異。
特征特性:樹勢較強,春季萌芽力強。葉片細長形,嫩梢淡綠褐色。初果期以中短果枝結果為主,自花結實率較強,坐果率高。果子成熟后,果圓形,大小均勻,平均單果重26.1克;果表面呈銀灰色、果皮薄;果肉略呈淡黃色,口感青脆、甜、化渣;連核;可食率達95.7%;果柄處凹陷,果頂圓,縫合線明顯,兩半對稱。
品質:2019~2020年連續二年送樣檢測,平均單果重26.1克,可食率95.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4%,總糖含量9.98%,維生素C含量3.85毫克/100克,總酸(以檸檬酸計)含量0.52克/100克。
抗性:田間自然發病調查,冰脆李對李紅點病,抗性評價為感病(S);李細菌性穿孔病,抗性評價為感病(S);李褐斑病,抗性評價為耐病(T);李流膠病,抗性評價為感病(S)。
產量表現:2018~2019年連續二年在水潦彝族鄉多點試驗,結果表明,從開花到果實成熟,生育期140天左右,比當地同區域種植的江安李遲熟50天左右。2018年試驗平均產量1468.0公斤/畝,2019年試驗平均產量1430.0公斤/畝,二年平均產量1449.0公斤/畝,比對照江安李增產2.3%。
栽培技術要點:①畝定植40株,山坡或臺地可適當增加株數。②樹形以自然開心形為宜。③冬季清園,每株追施有機肥10~15公斤;根據樹勢,每株追施復合肥0.1公斤(氮磷鉀含量15~5~5)。④夏季實施中耕松土;在五月上中旬每株追施復合肥0.2~0.3公斤(氮磷鉀含量5~20~5);成熟前1個月根據樹勢追施硫酸鉀每株0.2~0.3公斤。⑤謝花后,及時疏果。⑥病蟲害防治:重點防治蚜蟲、紅點病、細菌性穿孔病、李食心蟲、蚧殼蟲等。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敘永縣水潦彝族鄉、石廂子彝族鄉、赤水河鎮沿赤水河流域海拔800~1000米的中山區。適宜種植季節:春季。
注意事項(品種缺陷、風險及防范措施):品種缺陷:①易感染李紅點病;②不適宜在低海拔地區種植。防范措施:①果園四周挖溝,保持排水通暢;②秋冬季及時清園,深翻土壤,増施有機肥;③開春后萌芽前追施速效肥;④謝花后及時疏花疏果,噴施農藥預防;⑤5月上中旬,及時噴施化學藥劑防治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