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者:四川農業大學 石棉縣農業農村局
育種者:王永清 鄧群仙 潘翠萍 張卉 楊志武 張慧芬 王茜 譚碧其 馬巧莉 曾玉戈 王國全 王儀全 楊先才 肖建平 康偉 徐元軍 羅華 張家志
品種來源:在石棉縣野生枇杷實生群體選育的“2010-11-9”品系的小種子植株群體中選育
特征特性:樹姿較直立,樹勢強健,枝梢粗壯、較硬、較直立。葉片大,深綠色,長披針形至長橢圓形,葉片較窄;先端漸尖,基部楔形;葉緣鋸齒較明顯,淺、稀,鋸齒形狀為銳尖;葉脈輪廓分明,葉面較平展。花序支軸下垂,較疏散。抗逆性強,坐果率極高,豐產性好。秋冬開花,果實5月上中旬成熟。果大,單果重50~58克。果實近圓球形,萼孔較小,果梗處微凸,皮中厚,易剝離;果皮近橙紅色,果面光潔;果肉橙黃色,細嫩多汁化渣,味甜,風味濃。單果種子數3~4粒。
品質: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分析測試中心3年品質檢測結果平均值為:單果重56.03克,可食率77.83%,可溶性固形物10.97%,可溶性糖8.62%,總酸0.25g/100g,維生素C2.32mg/100g。
抗性:綜合抗性與‘大五星’枇杷相當,抗葉斑病能力優于‘大五星’枇杷。
產量表現:經雨城區、石棉縣、米易縣等地多年多點試種,高接換種3年后株產13~15公斤,平均畝產量490公斤。其自花結實能力、試花期、平均株產等指標都優于或與‘大五星’枇杷相當。
栽培技術要點:①采用共砧健壯嫁接苗,最好配置授粉品種,在土壤深厚、排水良好處建園,定植株行距4米×5米。②樹形可采用單層開心形(無頻繁霜凍果園)或雙層開心形(有頻繁霜凍果園)。③結果樹應重點施用采后肥、花前肥、壯果肥等三次肥料,增施有機肥。④通過肥水管理、修剪等措施,盡量把開花期調控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疏果和套袋在2~3月進行,每穗留果約3個。⑤采取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的病蟲害綠色防控措施,重點防治根部和根頸病害、枝干腐爛病、食心蟲、木虱等。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四川省內枇杷栽培適宜區種植。定植適宜季節為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或2月下旬至3月上旬春梢萌動前。
注意事項(品種缺陷、風險及防范措施):品種缺陷、風險:本品種因坐果率高,易發生坐果過多、果實商品性降低、風味變淡。防范措施:①加大疏花疏果力度;②重施有機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