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者:四川農業大學 石棉縣農業農村局
育種者:王永清 鄧群仙 杜奎 潘翠萍 張卉 楊志武 張慧芬 王羊 李雪蓮 王茜 譚碧其 王國全 王儀全 楊先才 肖建平 康偉 徐元軍 羅華 張家志
品種來源:‘大五星’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Dawuxing’)×南亞枇杷(Eriobotrya bengalensis)。
特征特性:樹姿開張,樹冠圓頭形,樹勢強。葉片綠色,近長橢圓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葉緣鋸齒明顯。春季3月份開花。坐果率極高,豐產性好,每穗坐果數8~20個。果實6月中下旬成熟,相同立地條件下比‘大五星’晚一個半月左右。單果重22~33克。果形近圓形,萼洼圓,較淺,萼孔微開。果皮橙黃色,皮中厚,易剝離;果肉橙黃色,果肉柔軟,汁多味濃甜,風味濃,有少量石細胞。單果種子數2~4粒,三角形。
品質: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分析測試中心檢測結果為單果重24.7克,可食率75%,可溶性固形物10.4%,可溶性糖7.61%,總酸0.23g/100g,維生素C含量5.83mg/100g。
抗性:因3月份開花避免冬季低溫凍害,較‘大五星’抗葉斑病。
產量表現:經雨城區、石棉縣、米易縣等地多年多點試種,高接換種3年后株產13~15公斤,平均畝產475公斤。其自花結實能力、試花期、平均株產等指標與‘大五星’枇杷相當。
栽培技術要點:①采用共砧健壯嫁接苗,在土壤深厚、排水良好處建園,定植株行距4米×5米。②樹形可采用單層開心形或雙層開心形。③結果樹應重點施用采后肥、花前肥、壯果肥等三次肥料,增施有機肥。④疏果和套袋在5月中旬進行,每穗留果約8個。⑤采取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的病蟲害綠色防控措施,重點防治根部和根頸病害、枝干腐爛病、食心蟲、木虱等。
適宜種植區域及季節:適宜在四川省內枇杷栽培適宜區種植,尤其適宜常規枇杷品種凍害頻發的地區。定植適宜季節為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或2月下旬至3月上旬春梢萌動前。
注意事項(品種缺陷、風險及防范措施):品種缺陷、風險:①單果重偏小;②因坐果率極高,在完全不疏果的情況下可能發生成熟度不整齊、采前落果和品質下降。防范措施:①加大疏花疏果力度;②適時采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