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閩甜糯816
申請者:福建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育種者:福建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閩糯系Nd1011×閩甜系Tc3
特征特性:南方(東南)鮮食糯玉米組出苗至鮮穗采收期70.6天,比對照蘇玉糯5號早熟0.4天。幼苗葉鞘綠色,葉片綠色,葉緣綠色,花藥黃色,穎殼綠色。株型半緊湊,株高215厘米,穗位高89厘米,成株葉片數19片。果穗筒形,穗長19.2厘米,穗行數14-16行,穗粗4.7厘米,穗軸白色,籽粒花色、糯與甜質,百粒重32克。接種鑒定感小斑病,高感紋枯病、瘤黑粉病、南方銹病。皮渣率9.05%,品嘗鑒定86.45分,支鏈淀粉占總淀粉含量97.4%。
產量表現:2018-2019年參加南方(東南)鮮食糯玉米組聯合體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785.9千克,比對照蘇玉糯5號增產23.2%。
栽培技術要點:適時播種,春播3月至4月,秋播7月至8月,畝種植密度3200-3500株。施足基肥,以有機肥為主,畝施尿素15-20千克和氮磷鉀復合肥20-30千克。大喇叭口后結合培土畝施尿素10千克、復合肥10千克,授粉前、后增施鉀肥,畝用量10千克。綜合防治病蟲害。適時采收,一般在授粉后22-24天采收。風險提示:注意防治莖腐病、紋枯病、瘤黑粉病、南方銹病等。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玉米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東南鮮食玉米類型區的安徽和江蘇兩省淮河以南地區、上海市、浙江省、廣東省、福建省、江西省、廣西省、海南省等作鮮食玉米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