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中甜401
申請者: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育種者: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中2832×中1830BT
特征特性:北方(東華北)鮮食甜玉米組出苗至鮮穗采收期82.9天,比對照中農大甜413早熟1.4天。幼苗葉鞘綠色,葉片綠色,葉緣白色,花藥綠色,穎殼綠色。株型平展,株高253厘米,穗位高108厘米,成株葉片數19.3片。果穗長筒形,穗長20.6厘米,穗行數14-16行,穗粗5.2厘米,穗軸白色,籽粒白色、甜質型,百粒重35.2克。接種鑒定,中抗大斑病,感絲黑穗病,感瘤黑粉病,皮渣率5.46%,還原糖含量11.15%,水溶性總含糖量31.38%,品嘗鑒定87.95分。北方(黃淮海)鮮食甜玉米組出苗至鮮穗采收期72.6天,比對照中農大甜413早熟0.7天。幼苗葉鞘綠色,葉片綠色,葉緣白色,花藥黃色,穎殼綠色。株型半緊湊,株高228厘米,穗位高91厘米,成株葉片數19片。果穗長筒形,穗長20.1厘米,穗行數14-16行,穗粗5.2厘米,穗軸白色,籽粒白色、甜質型,百粒重40.7克。接種鑒定,感絲黑穗病,感小斑病,高感瘤黑粉病,高感矮花葉病,皮渣率8.54%,還原糖含量8.18%,水溶性總含糖量23.87%,品嘗鑒定88.55分。
產量表現:2018-2019年參加北方(東華北)鮮食甜玉米組聯合體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1012.4千克,比對照中農大甜413增產25.8%。2018-2019年參加北方(黃淮海)鮮食甜玉米組聯合體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923.5千克,比對照中農大甜413增產30.4%。
栽培技術要點:一般種植密度3500株/畝為宜,套種或直播均可,春夏播均可。該品種喜肥水,抗倒性強;苗期緩苗偏慢,應加強前期的肥水管理,早定苗。一蹴而就,不要蹲苗煉苗。需要注意掌握采收期,一般在開花授粉后21-24天采收較為適宜。該品種在采用壟作寬窄行種植時更有利于增產征收,一級穗率高。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玉米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黑龍江省第五積溫帶至第一積溫帶、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北京、新疆、寧夏、甘肅、陜西等省自治區年糖10℃活動積溫1900℃以上玉米春播種植區;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中南部、河南省、山東省、陜西省關中灌區、山西省南部、安徽和江蘇兩省淮河以北地區等玉米夏播種植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