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川審稻20200013
品種名稱:川綠優313
申 請 者: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
育 種 者: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四川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利用四川省農業科學院作物所選育的不育系川綠389A與自育恢復系蜀恢313配組育成的中秈遲熟三系雜交水稻品種。
特征特性:該品種株型適中,葉片、葉耳、莖稈節花青甙有顯色,莖稈基部莖節包裹,基部葉鞘、柱頭紫色。兩年區試平均全生育期147.7天,比對照宜香優2115早熟0.6天,株高113厘米,畝有效穗14.5萬,穗長25.9厘米,每穗著粒192.1粒,結實率85.9%,千粒重26.6克。谷粒細長形,芒長度極短、分布于穗頂部、棕色,糙米淺棕色。品質測定:糙米率81.5%,精米率72.0%,整精米率57.2%,粒長6.9mm,長寬比2.9,堊白粒率29%,堊白度4.7%,透明度2級,堿消值4.8級,膠稠度78mm,直鏈淀粉23.3%。稻瘟病抗性鑒定:2017年葉瘟4、4、4、4級,頸瘟5、5、5、5級;2018年葉瘟4、4、4、4級,頸瘟3、5、5、5級;中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2017年參加四川省水稻中秈遲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10.92公斤,比對照宜香優2115增產9.39%,增產點率100%;2018年續試,平均畝產593.16公斤,比對照增產8.37%,增產點率100%,倒伏點率11%;兩年區試平均畝產602.04公斤,比對照增產8.88%,兩年共18個試點,增產點率100%。2019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66.92公斤,比對照增產0.97%。
栽培技術要點:①適時播種,培育壯秧;②合理密植;③肥水管理:科學配方施肥,重底早追,氮、磷、鉀配合施用,科學管水;④病蟲防治:根據植保預測預報,綜合防治病蟲害;⑤注意防倒伏。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四川省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四川省海拔800米以下的平壩丘陵地區種植(不含攀西生態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