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水稻引種備案品種適宜生態區域(調整后)
|
序號
|
國家生態區
|
對應安徽生態區
|
||||
|
類型
|
包含區域
|
類型
|
包含區域
|
對照設置
|
備注
|
|
|
1
|
長江中下游雙季早秈早中熟類型區
|
江西省、湖南省、湖北省、安徽省、浙江省的雙季稻區。本類型區品種全生育期110天左右。
|
安徽沿江、江南雙季早秈稻區
|
安慶市、池州市、銅陵市、蕪湖市、馬鞍山市、宣城市、黃山市、合肥市,六安市的舒城縣雙季稻種植區。
|
同省級相應組別的對照
|
山區縣海拔300米及以上稻區除外。
|
|
2
|
長江中下游雙季晚秈早熟類型區
|
江西省、湖南省、湖北省、安徽省、浙江省的雙季稻區。本類型區品種全生育期115天左右。
|
安徽沿江、江南雙季晚秈稻區
|
安慶市、池州市、銅陵市、蕪湖市、馬鞍山市、宣城市、黃山市,合肥市的巢湖市、廬江縣、肥西縣,六安市的舒城縣雙季稻種植區。
|
同省級相應組別的對照
|
山區縣海拔300米及以上稻區除外。
|
|
3
|
長江中下游中秈遲熟類型區
|
湖北省(武陵山區除外)、湖南省(武陵山區除外)、江西省、安徽省、江蘇省的長江流域稻區以及浙江省中稻區、福建省北部稻區、河南省南部稻區。本類型區品種全生育期135天左右。
|
安徽淮河以南中秈稻區
|
安徽淮河以南各市單季稻種植區。
|
同省級相應組別的對照
|
|
|
4
|
華北中粳中熟類型區(黃淮海粳稻)
|
江蘇省淮北稻區、安徽省沿淮和淮北稻區、河南省沿黃及沿淮稻區、山東省魯南稻區。本類型區品種作麥茬稻全生育期155天左右。
|
安徽淮河以北中粳稻區
|
宿州市、阜陽市、亳州市、淮北市,蚌埠市和淮南市兩市的淮河以北地區。
|
同省級相應組別的對照
|
|
|
5
|
長江中下游單季晚粳類型區
|
浙江省、上海市、江蘇省南部、安徽省沿江、湖北省沿江的粳稻區。本類型區品種全生育期150天左右。
|
安徽沿江江南單季晚粳稻區
|
安慶市、池州市、銅陵市、蕪湖市、馬鞍山市、宣城市、黃山市。
|
同省級相應組別的對照
|
山區縣海拔300米及以上稻區除外。
|
注:關于對照設置,采用“同省級相應組別的對照”;如省級未設該試驗組別,可采取國家相應試驗組別的對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