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浙審豆2020002
品種名稱:浙農秋豐2號
申請者: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
育種者: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主要選育人:龔亞明、張古文、胡齊贊、劉娜、徐盛春)
品種來源:六月青×夏豐2008。
特征特性:兩年區試生育期平均78.6天,比對照‘衢鮮1號’長1.2天。該品種為有限結莢習性,株型收斂,株高70.0 厘米,主莖節數12.9個,有效分枝數2.3個。葉片卵圓形,葉色深綠,結莢密集,彎鐮刀形,鮮莢綠色,莢型較大,茸毛灰色。單株有效莢數30.3個,每莢粒數1.8個,鮮百莢重328.7克,鮮百粒重86.4克。標準莢長6.0厘米,寬1.5厘米。
品質與抗性:經農業部農產品及轉基因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杭州)檢測,2017-2018年平均淀粉含量5.1%,可溶性總糖含量1.8%。2018年品質品嘗評分91.5。經南京農業大學2017-2018接種鑒定,大豆花葉病毒病SC15株系最高病指50,為中感,SC18株系最高病指50,為中感。經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接種鑒定,2018年炭疽病病指13.17,為中抗。
產量表現:2017年區試鮮莢平均畝產697.3公斤,比對照‘衢鮮1號’增產13.9%,差異顯著。2018年區試鮮莢平均畝產670.8公斤,比對照增產3.4%,差異不顯著,增產點率62.5%。兩年區試鮮莢平均畝產684.1公斤,比對照增產8.5%。2019年生產試驗鮮莢平均畝產841.5公斤,比對照增產7.6%,增產點率85.7%。
栽培注意事項:適宜七月中旬到八月初播種,畝種植密度1萬株左右。
審定意見:該品種屬于鮮食秋大豆,豐產性較好,結莢性好,品質佳,三粒莢比例較高,中抗炭疽病,適宜在浙江省作鮮食秋大豆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