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新棉145
申 請 者: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新疆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
育 種 者: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新疆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
品種來源:NDO12/新陸早45號
特征特性:株型塔型較緊湊,長勢強,株高84.2cm。第一果枝節位4-5節,果枝著生高度31.8cm左右。果枝類Ⅰ-Ⅱ式。莖稈粗壯堅硬不倒伏,茸毛較多。掌狀葉,葉片中等大小。葉色較深。花瓣乳白色,花冠較大,花瓣基部白色,花藥白色。鈴形卵圓形,單鈴重6.2克。結鈴性強,單株結鈴9.7個。衣分較高39.97%。種子卵形,毛籽灰色,種仁有色素腺體。生育期128 d,開絮暢而集中,霜前花率達到91.87%。含絮適中,易收摘且不易掉落。爛鈴率低,僵瓣少。纖維色澤潔白,有絲光。絨長32.3mm,整齊度指數86.8%,斷裂比強度30.5cN/tex,馬克隆值4.4,伸長率6.8%。綜合指標達到Ⅱ型常規棉品種的標準。枯萎病指6.13 (R),抗枯萎病;黃萎病指24.41 (T),耐黃萎病。
產量表現:2017-2018年參加域試驗,該品系平均籽棉每公頃產量3609.43g,比對照增產3.49%;皮棉每公頃產量1436.8公斤,比對照增產3.16%;霜前皮棉每公頃產量1332.49公斤,比對照增產3.04%。霜前皮棉四點增產。兩年區試皮棉產量增產點比率66.7%。2019年參加生產試驗。該品系霜前皮棉每公頃產量877.53公斤,比對照增產3.01%;籽棉每公頃產量2419.19公斤,比對照增產2.77%;皮棉每公頃產量974.75公斤,比對照增產3.35%。皮棉產量增產點比率100.0%。
栽培技術要點:遼寧等特早熟棉區春播最適宜時間是4月20-30日,黃河流域夏播應在5月20日前后播種。遼寧棉區種植密度9.75-11.25萬株/hm2,新疆北疆棉區13.5-19.5萬株/ hm2。前期施足底肥,后期可根據長勢和肥力適當追肥。6月下旬至7月上旬根據天氣和棉花長勢,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則進行化控。打頂后重控兩次,兩次間隔6—7天,藥量適當增加。及時防治病蟲害,尤其要注意棉蚜、棉鈴蟲和紅蜘蛛的防治。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遼寧棉花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遼寧省特早熟棉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