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名稱:遼棉44
申 請 者:遼寧省經濟作物研究所
育 種 者:遼寧省經濟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遼棉16/遼KH12
特征特性:常規棉花品種。株高79.6cm,高度適中,株型塔型較緊湊,第一果枝高度為28.8cm;葉片大小中等,葉色較深。鈴卵圓形,吐絮暢,纖維潔白。果枝7.8臺,單株結鈴10.3個;單鈴籽棉重6.23g,鈴較大;衣分39.52%,籽指10.24g。在遼寧省種植生育期126天,比對照遼棉23早1天。霜前花率92.69%。經農業農村部棉花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監測,該品系絨長32.7mm,整齊度指數85.7%,斷裂比強度31.5cN/tex,馬克隆值4.6,伸長率6.9%。綜合指標達到Ⅱ型常規棉品種的標準。經遼寧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鑒定,該品系對棉花枯萎病表現為抗(R),枯萎病指5.95;對棉花黃萎病表現為抗(R),黃萎病指19.27 (R)。
產量表現:2017-2018年參加遼寧省區域試驗,兩年產量平均結果:霜前皮棉每公頃產量1132.63公斤,比對照增產4.28%;籽棉每公頃產量3082.28公斤,比對照增產4.16%;皮棉每公頃產量1216.75公斤,比對照增產3.72%;兩年區試皮棉增產點比率66.7%。2019年參加省生產試驗,平均結果為:霜前皮棉每公頃產量881.31公斤,比對照遼棉23號增產3.38%;籽棉每公頃產量2428.66 公斤,比對照增產3.04%;皮棉每公頃產量982.95公斤,比對照增產4.11%;皮棉產量增產點比率100.0%。
栽培技術要點:遼寧省4月22日至5月1日播種,種植密度10.5-11.25萬株/hm2,底肥施農家肥60m3/hm2以上,復合肥1050-1200公斤/hm2,初花期重施花鈴肥,后期噴施葉面肥。6月下旬至7月上旬根據天氣和棉花長勢適度化控。 6月初現蕾后打去果枝以下營養枝,7月上中旬打頂。及時防治病蟲害,尤其要注意棉蚜、棉鈴蟲和紅蜘蛛的防治。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遼寧省棉花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遼寧省特早熟棉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