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種編號:渝備稻2019018
品種來源:明1A×雙抗明占
引 種 者:福建六三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育 種 者:三明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審定編號:滇審稻2019025號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中秈遲熟三系雜交水稻。在海拔800米以下地區全生育期151.4天,比對照F優498短2.0天。株高110.8厘米,株葉型整齊,葉色濃綠,穗型較大,穗姿態強烈下彎,熟期轉色好,落粒性中等。畝有效穗17.5萬穗,穗長26.4厘米,穗平著粒數192.0粒,結實率85.6%,千粒重26.5克。
產量表現:2019年一年適應性試驗,5點平均畝產622.8千克,比對照F優498增產5.7%。
抗性評價:葉瘟病級4級,穗瘟發病率病級3級,穗瘟損失率病級1級,綜合抗性指數2.25,抗性病級3級,抗性評價中抗。
栽培技術要點:1.重慶市作中稻種植,適時早播、稀播,培育多蘗壯秧,3月中上旬至4月初播種,畝用種量1~1.5千克;2.適時早栽,秧齡28天左右,規格條栽,畝插1.2~1.6萬叢,每叢1粒谷苗,畝基本苗4~5萬;3.重施底肥,早施追肥,后期控制氮肥施用適當增加磷肥和鉀肥用量;4.綜合防治病蟲害,注意防治稻瘟病。
風險提示:1.將種子置于陰涼干燥處保存,注意防蟲防鼠;2.注意稻瘟病、紋枯病及其它病蟲害的防治,具體防治措施遵照當地農技部門指導;3.中后期注意田間水肥管理和病蟲害防治,加強水稻抗高溫、低溫能力,并防止倒伏;4.不要用不透氣的尼龍袋、編織袋或器皿催牙,以免影響芽率。
引種適宜種植區域:適宜重慶市(除武陵山區)海拔800米以下中秈遲熟稻區種植。
咨詢服務電話:0598-58566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