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定編號:粵審豆20190002
申請者:華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育種者:華南農業大學農學院
品種來源:上海紅皮/通00-419
特征特性:普通型夏大豆品種。早熟,生育期93~95天,比對照種華夏9號遲2天,2018年秋植比對照種華夏9號早4天。紫花,棕毛,株型收斂,有限結莢習性,橢圓葉。株高41.7~53.9厘米,主莖節數10.1~11.5個,分枝數3.9~4.0個,單株有效莢數33.6~46.4個,單株粒數68.1~85.8個,百粒重27.1~29.2克。完好莢率96.2%~96.6%,蟲蝕莢率0.7%~2.0%,紫斑莢率0.3%~1.1%,褐斑莢率0.5%~0.8%。種皮黑色,橢圓粒。理化品質檢測結果:粗蛋白質含量(干基)43.30%~43.55%,粗脂肪含量(干基)18.98%~20.87%,蛋脂總和(干基)62.53%~64.17%。人工接種鑒定對大豆花葉病毒流行株SC15和SC18表現為中感。
產量表現:2017、2018年秋參試,平均畝產分別為153.6公斤、173.1公斤,比對照種華夏9號分別減產0.72%、1.48%。
栽培技術要點:(1)夏播6月中下旬~7月下旬;(2)采用點播或撒播,畝保苗1.2萬~1.6萬株;(3)肥力低的地塊重施底肥;(4)成熟及時收獲、脫粒。(5)注意防治大豆黑潛蠅等蟲害。
省品審會審定意見:華夏17號為普通型夏大豆品種。早熟,生育期93~95天,與對照種華夏9號相當。產量與對照種相當,籽粒較大,種皮黑色,抗倒力較強。適宜我省各地夏、秋季種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大豆黑潛蠅等蟲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