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種編號:渝備稻2019015
品種來源:揚秈2A×揚香恢219(香占)
引 種 者:四川省蜀玉科技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育 種 者:江蘇里下河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
審定編號:滇審稻2018013號
特征特性:該品種屬中秈遲熟三系雜交水稻。在海拔800米及以下地區全生育期153天。株高105.5厘米,株型適中,植株直立緊湊,莖稈直徑粗到極粗,莖節包裹,無花青甙顯色;基部葉鞘綠色,葉片無花青甙顯色,劍葉直立正卷,長34.6厘米,寬2.3厘米;畝有效穗16萬穗,穗長25.4厘米,成穗率90%,穗平著粒數179.5粒,結實率86.0%,千粒重29.3克。
產量表現:2018年一年適應性試驗,10點平均畝產630.5千克,比對照渝香203增產8.2%。
抗性評價:葉瘟病級4級,穗瘟發病率病級5級,穗瘟損失率病級3級,綜合抗性指數3.75,抗性病級3級,抗性評價中抗。
栽培技術要點:1.播種宜3月上旬播種,畝用種量1千克;2.秧齡45天左右移栽,采用寬行窄株栽插,畝植1.2~1.5萬窩左右,每窩栽2粒谷苗,保證基本苗8.0萬以上;3.采用“重底早追”,氮、磷、鉀配方施肥法,中等肥力田畝施純氮8千克、五氧化二磷6千克、氧化鉀8千克;磷肥全作底肥;氮肥70%作底肥,30%作追肥;鉀肥60%作底肥,40%作追肥;4.追肥應在移栽后7~10天后及時施用;5.要求在浸種時用種子消毒劑或生石灰消毒,按當地植保部門的預測預報及時防治稻飛虱、一代和二代螟蟲;6.在抽穗前10天左右防治一次紋枯病;7.稻瘟病常發區,在始穗期用“富士1號”或“三環唑”防治稻瘟病。
風險提示:成熟期抓緊晴朗天氣適時收獲,以防后期未及時收獲而造成浪費損失。
引種適宜種植區域:適宜重慶市(除武陵山區)海拔800米以下中秈遲熟稻區種植。
咨詢服務電話:028-86008473











